即時:深圳也逃不過老齡化,2030年前后進入!養老設施專規公布

6月25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深圳市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現面向社會公眾公開征詢意見。


【資料圖】

規劃表示,按照有關部門預測,深圳預計于2030年前后進入老齡化社會,至2035年,預計老年人口規模接近300萬人。

規劃至2025年,深圳市可提供機構養老床位不低于2萬張,各區至少建設一處區級兜底保基本型機構養老服務設施。規劃至2035年,規劃預控全市養老床位不低于11.2萬張,其中機構養老床位不少于9.5萬 張,用于建設機構養老服務設施的社會福利用地不低于190公頃。

至2035年,預控用于建設機構養老服務設施的社會福利用地不少于1.9平方公里,可提供機構養老床位不少于9.5萬張,形成規模適宜、布局均衡的機構養老服務設施空間格局。

至2035年,深圳市各區落實不少于一處獨立占地的醫養結合試點項目,全面推進醫養深度融合。

本規劃的規劃范圍為深圳市市域范圍,不含深汕合作區。

截至2021年,深圳市已建成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近170家。同時,面向居家社區養老的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星光老年之家、黨群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站等設施網點不斷加密,服務功能不斷豐富、日益完善。

從2010至2020年,深圳市老齡人口規模由30.0萬增長至93.2萬,按照有關部門預測,深圳預計于2030年前后進入老齡化社會,至2035年,預計老年人口規模接近300萬人,養老服務設施需求規模仍將持續增長。

發展目標

規劃至2025年,深圳市可提供機構養老床位不低于2萬張,各區至少建設一處區級兜底保基本型機構養老服務設施。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逐步完善,“一街道一長者服務中心”、“一老齡化社區一長者服務站”的養老服務設施網絡基本形成,深圳市適老化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全面構建。

規劃至2035年,規劃預控全市養老床位不低于11.2萬張,其中機構養老床位不少于9.5萬張,用于建設機構養老服務設施的社會福利用地不低于190公頃。街道、社區及小區級養老服務設施實現全覆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步行15分鐘覆蓋率超過80%,全面實現“老有頤養”民生幸福標桿目標。

規劃對象?

養老服務設施,主要指由民政部門指導和推動建設、提供養老服務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養老服務設施類型主要為“機構養老服務設施”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構成我市養老服務設施體系。?

此外,在保障基本養老服務的基礎上,政府積極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培育和支持企業、社會組織、個人等多元主體發展養老服務新業態,充分發揮其先進管理經驗和市場資源優勢,擴大多樣化、個性化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

機構養老服務設施:

為老年人提供全日集中住宿、專業照料護理服務的養老院、老年護理院等設施,分為市級和區級兩級。本規劃預控社會福利用地和其他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以保障其發展空間。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

為居住在社區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的設施,包括提供多項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功能的街道長者服務中心,以及至少提供一項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功能的社區長者服務站、小區長者服務點等設施。

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主要包含短期托養、日間照料、助餐配餐、醫養結合、文體娛樂、家庭喘息、居家上門服務等功能。

規劃策略

1、分級構建養老服務設施空間網絡。

>>加大市區級機構養老服務設施空間預控本規劃按照人均不少于0.1平方米的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在全市各區(新區)預控機構養老服務設施發展空間,作為全市”9073”養老服務格局的基石。?

>>新增街道級長者服務中心空間配置本規劃以街道為單位,結合街道內人口規模配置街道長者服務中心,在延伸居家養老服務的同時,為7%老年人就近提供集照護托養、日間照料、保健康復、居家養老于一體的綜合性養老服務。?

>>強化社區級長者服務站空間保障本規劃以社區為單位,根據老年人口分布情況配置社區長者服務站,多路徑保障社區長者服務站的空間供給,為90%居家老年人就近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娛樂、健康管理等的基本養老服務需求。?

>>新增小區級長者服務點的建設指引本規劃鼓勵以住宅小區(片區)為單位,拓展小區物業服務內容,為居家老年人就近提供上門養老服務。

2、全域統籌養老服務設施空間布局。

>>均衡布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以居住社區為中心,按照步行15分鐘可達的空間范圍,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置,構建老年友好的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保障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均衡布局、方便可及、普惠共享,塑造社區歸屬感、家園感。?

>>推動機構養老服務設施空間布局以適宜老年人的就近養老觀念和醫療康復需求為主要原則,引導機構養老服務設施結合老齡人口分布與養老需求較集中片區布局,引導與醫療衛生、文化娛樂、體育休閑等公共服務設施及公園綠地鄰近布置,不斷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與安全感。

3、充分挖潛存量資源增加服務供給。

>>挖潛存量資源,推進養老服務設施提質增效推動現狀利用率較低的養老服務設施升級改造,擴展服務功能,增加供給總量。鼓勵閑置存量用房在符合消防安全等要求的前提下通過整合改造舉辦養老服務設施,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

>>鼓勵復合利用,促進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資源共享引導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與文化活動中心(室)、便民服務站、黨群服務中心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集中設置、功能復合,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個性化養老服務需求,打造“家門口養老”的民生幸福示范。

4、大力提升養老服務設施服務品質。

>>完善養老服務設施配置標準適應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加強用地集約節約利用,因地制宜創新機構養老服務設施建筑設計與建設模式,并在空間上盡量集中緊湊布局,為未來擴建預留空間。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形成“一中心、多站點”聯動服務模式,提出設施配置要求,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優質的“家門口”養老服務。?

>>深化醫養結合規劃建設全面推進醫療養老資源共建共享,鼓勵醫療衛生用地與社會福利用地混合設置,推動建設醫養結合項目。強化社區醫院、社區健康服務中心與街道長者服務中心、社區長者服務站的組合設置,解決老年人慢性病治療、康復護理等基礎醫療服務需求。?

>>探索“一老一小”融合設置鼓勵養老服務與幼托服務的適度融合,引導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與幼兒園、托育園鄰近或復合建設,為老幼群體間的多元互動創造條件。

規劃方案

1、深圳全市機構養老服務設施布局方案。

規劃保留部分現狀綜合利用率較高的機構養老服務設施,通過對現有設施挖潛改造、新增用地選址、存量用地開發建設等多種路徑加強機構養老服務設施空間供給,其中通過新增用地選址的機構養老服務設施,應在符合深圳市基本生態線管理規定的前提下進行土地供應。

至2035年,預控用于建設機構養老服務設施的社會福利用地不少于1.9平方公里,可提供機構養老床位不少于9.5萬張,形成規模適宜、布局均衡的機構養老服務設施空間格局。

2、醫養結合試點項目布局方案。

規劃通過引導醫院與機構養老服務設施混合用地布局、醫院與機構養老服務設施鄰近布局且設有便捷和安全可達的鏈接通道、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附建于醫院、社區醫院附建于機構養老服務設施四種建設模式,開展醫養結合試點項目的方式進行推廣。

至2035年,深圳市各區落實不少于一處獨立占地的醫養結合試點項目,全面推進醫養深度融合。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