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銳科技IPO:營收兩年翻43倍,子公司貢獻超9成收入

5月8日,贛州吉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銳科技”)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吉銳科技本次擬募集不超過5908.03萬股,募集資金為11億元,公司公開發行新股的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按照輕重緩急順序投資,年處理30萬噸鋰電池循環綜合利用項目(一期年處理11萬噸磷酸鐵鋰電池)以及鋰離子電池材料循環制造研發技術中心項目。

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吉銳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099.32萬元、1.66億元、9.3億元,復合增長率高達565.51%;取得凈利潤-705.52萬元、3693.69萬元、1.11億元,扭虧之后,利潤攀升。

而僅成立四年的吉銳科技,如何做到切入鋰電池材料回收利用賽道并實現業績高速增長的呢?

一方面,這與公司擁有一支成熟的團隊密不可分。據招股書,吉銳科技的核心技術人員及多位高管均出身不凡。

其中,創始人之一廖志剛與公司實控人司馬忠志就業經歷相似,擁有超30年有色金屬冶金行業從業經驗,在中礦國際擔任董事,目前是吉銳科技核心技術人員,并擔任董事、副總經理;李斌則在鋰電池材料與資源回收利用行業擁有超15年從業經驗,曾在深圳貝特瑞新能源材料、深圳市比克電池、贛州市芯隆新能源材料等多家公司任職;公司另一核心技術人員謝萬程,從事有色金屬冶金行業超30年,曾在江西江鎢鈷業有限公司任副總經理長達10年時間。

公司第二大股東長信科技背后的實控人為田吉平,他還是吉銳科技目前的董事之一,其從事鋰電池材料行業達29年,在長優實業任總經理,于2019年5月出任吉銳有限、吉銳科技董事。

此外,公司高管陳貴生為上市公司合力泰(002217.SZ)前財務總監、副總經理、總經理、董事長,于2021年入職吉銳科技,任董事、副總經理,分管財務和人力資源。不過,2021年8月,中國證監會福建監管局曾對陳貴生出具警示函,主要涉及合力泰2019年年報多計凈利潤4421.68萬元,少計資產6.33億元,少計負債7.21億元,多計所有者權益8780.81萬元。

另一方面,吉銳科技迅速成長過程中,李斌和力道能源功不可沒。

2019年5月,吉銳科技為快速形成廢舊電池回收產能,以300萬元對價從李斌手中收購了力道新能全部股權。彼時,力道新能由深圳市春秋源新能源和李斌分別持股85%、15%,深圳市春秋源新能源亦為李斌旗下公司,該公司于2021年3月2日注銷。

收購完畢后,吉銳科技利用力道新能現有的廠房設備進行了技術改造和改擴建,使之成為吉銳有限報告期內磷酸鐵鋰廢舊鋰電池材料回收重要生產經營主體。

2022年,吉銳科技全資子公司力道新能實現營業收入為8.69億元,實現凈利潤1.64億元,占母公司營收、凈利潤的比例分別為93.44%、147.75%。

主營業務方面,吉銳科技主要生產和銷售的產品為電池級碳酸鋰、磷酸鐵、鎳/鈷/錳鹽等;此外,公司還向鋰離子電池制造企業、正極材料生產企業提供加工服務,將鋰電池廢料或邊角料生產加工為符合客戶需求的鋰電池原料,獲取加工服務和產品收入。

公司支柱性營收主要為電池級碳酸鋰產品,2020年-2022年,該產品實現營收分別為1874.41萬元、1.47億元、7.74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在九成左右,2021年-2022年分別實現高達683.24%、427.36%的增速。

而吉銳科技業績暴增的主要原因還是吃到了下游市場需求帶來的市場紅利。2021年以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接受度的提升,鋰電池出貨量遞增,生產鋰電池所需的碳酸鋰市場需求擴大,而上游資源約束是行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動力電池退役市場逐步成為關注的焦點,公司通過回收鋰電池材料所生產的電池級碳酸鋰等產品因此實現量價齊飛。

2020年-2022年,吉銳科技電池級碳酸鋰產品銷量分別為557.5噸、1430.83噸、3228.22噸;2021年-2022年,碳酸鐵的銷量分別為133噸、2843噸。

報告期各期,公司電池級碳酸鋰產品銷售單價分別為3.45萬元/噸、11.11萬元/噸和43.03萬元/噸,兩年時間漲幅超11倍,此外,磷酸鐵的銷售單價也從2021年的0.93萬元/噸提升至1.58萬元/噸。

不過,吉銳科技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卻有著更高幅度的增速,公司最主要的原材料鋰的均價由2020年的10.04萬元/噸上漲至2022年的173.73萬元/噸,兩年漲幅達到1630.38%。

這使得吉銳科技的毛利率呈現動蕩下滑的趨勢,2020年-2022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9.83%、41.13%和23.52%,2022年毛利率較2021年近乎“腰斬”。

吉銳科技深耕新能源鋰電池循環利用領域,專業從事廢舊鋰電池正極材料回收利用及鋰電池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加工服務,主要產品包括電池級碳酸鋰、磷酸鐵、鎳/鈷/錳鹽等,主要用于制造鋰電池正極材料的原料,最終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儲能、消費電子等領域。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