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做小白鼠生意,帶著公司“A+H”上市 看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基于自主開發的基因編輯技術,提供各類創新模式動物研發。
文丨直通IPO ID:zhitongIPO

作者丨韓文靜

繼在港交所上市后,日前,百奧賽圖(北京)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百奧賽圖”)又在籌備科創板上市,擬募集資金18.93億元。
招股書顯示,百奧賽圖成立于2009年11月,是一家臨床前CRO以及生物醫藥企業,公司基于自主開發的基因編輯技術,提供各類創新模式動物以及臨床前階段的醫藥研發服務。
成立以來,百奧獲得了包括清池資本、CPE源峰、奧博資本、招銀國際等知名機構的投資。
若能順利登陸科創板,百奧賽圖將實現“A+H”上市。根據目前港股通規則,百奧賽圖科創板IPO上市當日即將被納入港股通。
港股“基因編輯第一股”
百奧賽圖的創始人沈月雷,于1992年7月從武漢大學畢業,持有病毒學學士學位。
1997年,沈月雷申請到了美國名校馬薩諸塞大學的獎學金赴美深造,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后又進入著名的紐約大學Dan Littman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
時間來到2008年,沈月雷在馬薩諸塞州自立門戶創辦了一家名為“Biocytogen”的公司,開始研究用于基因技術的小白鼠,由此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2009年,沈月雷帶著自己的成果回到祖國,正式創辦百奧賽圖基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簡單來說,百奧賽圖做的是“小白鼠”的生意。在藥物研發的過程中,會先在動物身上進行實驗,而這類動物也被稱之為“模式動物”。
2022年9月1日,百奧賽圖港股上市,成為“基因編輯第一股”。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百奧賽圖及其子公司共擁有99項對主營業務有重大影響的發明專利,其中境內專利 62 項,境外專利 37 項。
報告期內,公司與全球前十大制藥企業中的 9 家建立了合作關系,所提供的產品及服務受到了醫藥領域客戶及合作伙伴廣泛的認可。
三年虧15億,盈利路漫漫
招股書顯示,百奧賽圖的主要產品有基因編輯服務、創新模式動物銷售、臨床前藥理藥效評價服務、抗體開發以及藥物臨床開發。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公司自主開發的 RenMab 小鼠為全球范圍內人源化程度最高的小鼠平臺之一,可產生多樣性豐富且親和力高的抗體分子。
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54億元、3.55億元、5.34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4.28億元、-5.46億元、-6.02億元。
對此,百奧賽圖解釋稱,公司創新藥開發業務仍處于新藥研發階段,尚無產品獲批上市,持續處于較高水平的研發投入,是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分配虧損的主要原因。
再者,為加快新藥研發各底層技術平臺研發進程,構建抗體藥物研發核心能力,公司其他業務亦存在較大金額的研發投入,如公司自主研發的 RenMice 平臺,包括RenMab、RenLite 以及 RenNano,分別用于單抗、雙抗/雙抗 ADC 以及納米抗體的研發,以及公司持續推進“千鼠萬抗”的研發。
最后,公司臨床前CRO服務所產生的利潤尚未足以覆蓋大額的研發支出。
招股書也提到,研發投入方面,近三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2.76億元、5.58億元、6.99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08.98%、157.52%、130.96%。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研發人員627人,占同期公司員工人數的47.00%。
在風險因素中,百奧賽圖提到,公司預計未來仍需持續較大規模的研發投入用于在研項目。隨著公司持續保持較高的研發投入,公司可能會面臨虧損狀態預計持續存在且累計未彌補虧損繼續擴大的風險。
自2022年9月1日上市以來,百奧賽圖在港股市場的反應不溫不火。百奧賽圖發售價為每股25.22港元,上市首日市值超百億,截止6月21日收盤,百奧賽圖的股價為21.45港元/股,市值為85.67億。
發展至今,相較于海外市場早已具備產業規模,中國動物模型市場還處在發展早期階段。近年來,創新藥研發迎來持續快速發展,也帶動了模式動物需求的增加,百奧賽圖在未來的成長空間同樣值得期待。

(首圖來源:百奧賽圖官網)

你“在看”我了嗎?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