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開始割肉了

文/十一弟

去年八月份,廈門第一大國企開發商——建發房產的掌舵者莊躍凱,被帶走調查。

經過幾個月調查,莊躍凱涉嫌受賄、貪污、濫用職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初,廈門市檢察院已批準對莊躍凱進行逮捕。

莊躍凱在建發集團干了三十多年,平步青云,做到了建發房產的一把手。

在建發體系內,莊躍凱掌舵的建發房產,是貢獻利潤最多的子公司。

很多地方國企的資產和利潤,都來自房地產業務。

建發的營收大頭是大宗商品貿易,去年營收規模有七千億。

房地產業務的收入規模,只有一千多億。

大宗商品貿易跑的是現金流業務,營收規模很大,但利潤很薄。

去年,建發的總營收達到了八千多億,凈利潤還不到113億。

其中,建發房產僅憑一千億營收,就為建發貢獻了69億的凈利潤。

對建發來說,房地產是絕對的利潤保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支撐作用。

但在去年,建發房產的毛利率不到17%,凈利潤也幾乎不再增長了。

國企的殘酷之處在于——

在行業乘風而上的時候,房地產支撐著國企的半壁江山,這些開疆拓土的高管,名利兼收;

一旦行業下行,很多高價地、收并購逐漸暴露風險,需要有人擔責,高管的前途命運,就很難預料了。

年景不好,墻上落灰都是能砸死人的磚頭。

建發偏愛搶地王,但礙于國企的身份,到處拍地王,影響不好。

于是,建發用了很多馬甲來遮擋,掩人耳目。

馬甲拍地,就要通過抽屜協議,安排私人代持。

對國企來說,這其中隱藏著利益輸送、國資流失的風險。

最后東窗事發,若要問責的話,很難說清楚。

這一輪市場回調,對建發的影響很大。

尤其是一些高價的地王項目,建發已經開始割肉了。

兩年前,廣州市南沙區掛牌了一宗商住用地,建發以政府最高限價20億拍下,溢價率45%。

這塊地的計容面積很小,只有8.9萬平米。

其中,商業面積2.7萬平米,住宅面積僅剩6.2萬平米。

而為了搶到這塊地,建發還競報了3600平米的配建政府性住宅。

因此,這塊地實際可售的住宅面積,還不到5.9萬平米。

攤到二十多億的地價上,可售住宅的樓面價,超過了3.4萬/平米。

哪怕計入商業面積,每平米2.4萬的樓面價,也是廣州南沙區的單價地王。

建發把這塊地開發成了“建發·明珠灣璽”,去年上半年開盤。

明珠灣璽取證的時候,趕上了廣州樓市調控松動。

項目所在的南沙橫瀝島,原本政府限定的新房備案價為3.6萬/平米。

放開限價之后,建發直接把開盤價,漲到了3.8萬/平米。

這塊地純住宅部分的樓面價,達到了3.4萬/平米。

建發的開盤價,只貴了四千塊錢,注定就要虧本了。

去年,南沙樓市已經回調,復歸理性,房價開始回落。

之前,政府設定的新房限價為3.6萬/平米,明珠灣璽開盤價3.8萬/平米,在片區里依然屬于高價。

很多地王就是這樣——

市場火熱的時候,發瘋拿地,等到市場冷卻下來開盤,尷尬得腳趾摳地。

你說它貴吧,開發商在賠本賣;你說它便宜吧,又是區域內房價天花板。

地價很貴,房價更貴,明珠灣璽在廣州根本賣不動。

去年,賣了大半年,明珠灣璽只賣了一萬多平米。

相比可售面積,去化率一成左右。

硬著頭皮賣了幾個月,建發熬不住了,使出了殺手锏——降價。

每平米3.8萬的開盤價,一路降下來,現在只賣3.1萬/平米。

去年的開盤價,比樓面價貴了四千塊錢。

盡管是虧本賣,但建發還算是留了一塊遮羞布。

把價格降到三萬出頭,就直接打穿了地價。

建發連底褲都脫掉,徹底裸奔了。

可是,就算降價了,還是賣得不好。

十一弟查了下網簽系統,明珠灣璽已經拿到預售證的房源,有三、四百套。

賣了一年多,去化率大概只有一半左右。

在明珠灣璽項目上,建發也做好了虧損的打算。

去年,建發對項目計提了資產減值,大約有兩個億。

在地王項目上的錯判,反映了建發在戰略上的矛盾。

建發的兩大業務——大宗商品貿易、房地產。

大宗商品貿易,堆積了營收規模,產生了龐大現金流,但利潤很薄。

這就需要房地產業務把這些現金流,變成利潤。

從建發的業務模式來說,房地產業務不用沖刺規模,保證利潤就可以了。

但過去幾年,建發拍了不少地王,而且為了掩人耳目,還動用了馬甲。

結果,卻碰上了市場回調,地王被套住,虧本入市。

房地產業務不僅侵蝕了利潤,馬甲拍地這樣的操作,又隱藏著風險。

這就叫吃力不討好、賠本賺吆喝。

建發高價拍地的副作用,已經開始顯現了——

去年,房地產業務收入規模增長了42%,但凈利潤下滑了21%。

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市場回調,項目不及當初高價拿地的預期,計提了資產減值。

明珠灣璽這樣的地王項目,建發已經在割肉銷售了,但還沒有結轉。

地王的苦果,還要拖累建發好幾年。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