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訊!供應宅地25公頃,沙井寶中供應一批商品房!寶安行動方案印發

據@寶安日報消息,2月6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寶安管理局召開《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寶安管理局關于錨定高質量發展 推動規劃落地的行動方案》(下稱《方案》)專家征求意見座談會。

2月7日,《方案》正式印發,《方案》提出:

● 深入構建“聯合供地、單獨供地”的分類分層空間保障體系,穩步推進“工業上樓”計劃,全年供應產業用地35公頃以上;加快產業項目提容審批,推動存量產業用地再開發。


【資料圖】

●?供應居住用地不少于25公頃(商品房12公頃、公共住房13公頃);對接住建部門“四個一批”計劃,在沙井、寶安中心區集中供應一批高品質商品房,在燕羅、松崗、機場片區供應一批保障性住房。

●?重點推進三十六高、創新創意設計學院、市人民醫院寶安院區、沙井文體中心等重大民生工程規劃建設;開展寶安區公園和文體設施一體化建設規劃研究,優化整合文體設施和公園用地資源布局。

●?完善對外快速軌道交通布局,開展廣深第二高鐵和深莞增城際線站位布局優化研究;提升軌道交通服務質量,配合開展軌道交通五期項目審批建設、多條軌道線路布局優化工作。

●?做強南北雙中心,配合深化寶安中心區城市設計成果,完成創業路商務大道城市設計國際咨詢成果整合;培育西部城市中心“新引擎”。做實四片基本盤,完成燕羅、石巖、新橋東、深港先進制造業合作區4大先進制造業園區空間保障指引深化;深化完善灣區芯城城市設計,助力灣區芯城規劃實施;深入開展石巖中心、石巖南等重點片區城市設計。

寶安區重大空間發展戰略規劃示意圖(來源:寶安日報)

高質量發展四大目標及四大行動

一、實施規劃編制行動

1、高質量完成國土空間分區規劃

統籌推進面向2035年的寶安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報批工作;以“三區三線”為基礎,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加快構建功能完備、優勢互補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搭建區、組團、單元三級規劃傳導體系。

2、推動重點片區規劃落地見效

做優臨空經濟帶,強力推動臨空經濟市級戰略落地,引導全球高端要素布局深圳。做強南北雙中心,配合深化寶安中心區城市設計成果,完成創業路商務大道城市設計國際咨詢成果整合;培育西部城市中心“新引擎”。做實四片基本盤,完成燕羅、石巖、新橋東、深港先進制造業合作區4大先進制造業園區空間保障指引深化;深化完善灣區芯城城市設計,助力灣區芯城規劃實施;深入開展石巖中心、石巖南等重點片區城市設計。

3、加快構建多規協同體系

協調平衡更新整備、民生服務、住房保障、生態建設等城市多元發展需求,完善貫通各領域專項規劃的橫向銜接機制,形成各部門共同遵守的規劃“一張圖”,實現國土空間全域、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

、實施產業空間保障行動

4、強化產業用地空間保障

深入構建“聯合供地、單獨供地”的分類分層空間保障體系,穩步推進“工業上樓”計劃,全年供應產業用地35公頃以上;加快產業項目提容審批,推動存量產業用地再開發。

5、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務

以“規劃-供地-報建”一體化思維,落實“一企一策”全流程、全周期服務工作機制。主動對接、提前介入、量身定制項目規劃設計方案編制;分級分類、差異化供給空間配套,實現產業空間與生產需求的精準匹配;聯動產業主管部門,優化并聯審批流程。

6、實施海洋產業“大招商”專項行動

編制海洋產業招商工作方案,成立“一把手”任組長的招商工作專班;重點引進涉海龍頭企業,全力推動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國際金槍魚交易中心)等重大項目落地建設。

、實施民生福祉提升行動

7、落實住有宜居

供應居住用地不少于25公頃(商品房12公頃、公共住房13公頃)對接住建部門“四個一批”計劃,在沙井、寶安中心區集中供應一批高品質商品房,在燕羅、松崗、機場片區供應一批保障性住房;加快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審批,改善老舊小區人居環境。

8、提升公共服務“質”“量”

完成民生設施用地供應約100公頃;重點推進三十六高、創新創意設計學院、市人民醫院寶安院區、沙井文體中心等重大民生工程規劃建設;開展寶安區公園和文體設施一體化建設規劃研究,優化整合文體設施和公園用地資源布局。

9、優化綜合交通網絡

筑牢灣區樞紐核心地位,助力寶安“六位一體”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完善對外快速軌道交通布局,開展廣深第二高鐵和深莞增城際線站位布局優化研究;提升軌道交通服務質量,配合開展軌道交通五期項目審批建設、多條軌道線路布局優化工作。

10、提高市政系統承載力

基于寶安國土空間分區規劃,完成重大市政基礎設施布局評估及規劃策略研究;編制燕羅、九圍國際總部區等重點片區市政專項規劃,開展石巖片區電力規劃調整;加快推進鐵崗-羅田輸水隧洞等重大基礎設施開工建設;探索“市政設施+”模式,推動公園、水廠、變電站等復合開發利用。

、實施綠美寶安建設行動

11、構建綠色生態格局

依托寶安“一脊一帶六廊”生態格局及“一環七道六區”慢行系統骨架,有機銜接“山海連城”計劃。推動鐵崗-石巖水庫、鳳凰山森林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優化調整;開展鳳凰山生態單元詳細規劃試點研究;配合開展公園城市和碧道項目規劃建設。

12、扎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與修復

當好自然資源忠誠衛士,嚴守剛性約束,嚴格用途管制。守牢耕地保護紅線,壓實保護責任,嚴禁耕地“非糧化”“非農化”;提高濕地保護率,確保濕地面積不減少,重點推動西灣片區、海洋新城片區紅樹林濕地生態修復;推深做實林長制,完成古樹名木補充調查,完善古樹名木檔案和養護管理臺賬。

13、聚焦建筑品質提升

打通城市設計與建筑設計的傳導機制,加強城市設計對重點地區、重要節點建設項目的傳導與銜接;強化建筑方案設計優選機制,引入專家智庫,嚴把品質關,打造“互聯網+”未來科技城等一批城市精品建筑;加大建筑文化宣傳推廣力度,營造良好建筑設計創作氛圍;引導項目單位改善綠化景觀品質,打造綠色建筑;制定居住建筑審批負面清單,進一步提升居住建筑品質。

14、加強歷史文化保護

以文潤城、以文化人,有機融合寶安山水資源、歷史文脈與人文底蘊,實現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交相輝映。完成新橋、新二、燕川、橋頭等4個歷史風貌區保護規劃編制,推動成果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統籌管理;確定歷史風貌區、歷史建筑以及傳統風貌建筑保護范圍,做到應保盡保。

【規劃先鋒】?所屬房網/咚咚找房平臺 資訊中心團隊原創號,轉載文章請注明來源,轉公眾號請與我們取得聯系!

本文部分信息及圖片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