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聞】打造10 條活力商業主街!寶安中心商務大道第一名設計方案曝光

近日,由寶安區人民政府主辦、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寶安管理局承辦的寶安創業路商務大道策劃及城市設計國際咨詢專家評審會成功落幕。

經專家多輪優選,最終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畝加建筑規劃(深圳)有限公司、戴德梁行房地產顧問(深圳)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獲得第一名。中規院發布了這次的設計思路。


(資料圖)

創業路是連接寶安中心區與尖崗山高新區的主干道,一端是濱海的超級文體設施、高密度商務總部、超級活力海岸帶,另一端是與特區同步建設的新安縣城,充滿著市井的煙火氣息,有近在咫尺的溫暖感。

過去十年,城市西進,寶安是深圳人口增長最快、結構變化最劇烈、年齡構成最年輕的行政轄區。緊鄰南山、前海的創業路沿線是其中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發展動力強勁。

中心性地區的區位特征與旺盛的城市活力,創業路與寶安中心區構建了“前城后巷”的空間關系,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華爾街與紐約硅巷、倫敦金融城與肖爾迪奇地區,人與創新要素的集聚給創業路帶來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不同于增量地區以空間吸納大產業、大總部,這些極具活力的人群、產業在創業路與現狀存量空間構建了緊密的共生關系。如何以合理的路徑導入更高質量經濟活動(商業/ 商務/ 文化/ 創意)是設計考慮的出發點。但這些活動不應是直接“設計”出來的,而將在空間場域里自然生長出來。因此我們提出“街巷聚場”,通過有限度的設計手法,培育出一個多元豐富、可生長、可進化的空間場系。

設計聚焦在更有活力的街道環境、更具創新性的觸媒項目、更包容更具有延續性的城市氛圍三個關注點,引導創業路在空間“更新”的同時保持多樣性與復雜性。

2.1?重構“街巷體驗”?

107國道(G107)與創業路密切相交,它的快速化改造為構建更有吸引力的交通環境帶來契機。主線的局部立體化改造增加了4條南北向跨越G107的通道,釋放了創業路的交通壓力。設計通過將街道路權重新劃分,以創業路改造為基礎,打造”道-街-巷”三級街道體系。

5條林蔭道、10段主題趣街、20條活力里巷的打造,營造激發創新活力的街道空間。

1?條主干街道——創業路

G107改造后,創業路交通流量更加合理,我們通過縮窄創業路車行斷面,釋放給慢行空間, 塑造更具活力的主街。

在G107的改造中保留原有G107創業立交結構框架,通過增加建筑外表皮,將其轉變為鏈接南北的慢行新地標。

5?條林蔭干道

包括新安二路&新安三路、寶安大道、前進一路、寶石路、廣深公路(地面段)。在重新平衡行人與機動車使用空間的基礎上,為未來交通設施的植入預留空間。在重要節點結合城市活動設置擴大的沿街公共空間,打造功能更加均衡中心區干道系統。

10?條活力商業主街

包括翻身路、大寶路、留仙二路、公園路等,將以潮汐車道、公交專行道及靈活使用車道等方式,跟隨時段需求更加靈活的調整路權分配。對不同區段的商業主街進行差異化的發展引導,有限度弱化建筑與街道之間的功能分割,形成各具特征、多元有趣的商業街道體系。

20?條城市里巷

里巷網絡是藏身于城中村、舊住區等街坊內部的毛細血管,我們在現有建筑空間的基礎上適當加密公共性的通行空間,優化街區的交通微循環,并為街角公共交往空間的形成提供基礎設施與制度上的支持,讓街坊里巷成為文化創意與社區精神的孵化器。

通過街道網絡的再梳理,創造一個充滿活力、充分連接的街道生態系統,讓街道、街角成為休憩、交往的絕佳場所。

2.2 構建“超級路徑”

沿創業路挖掘潛力空間,打造“超級路徑”。通過觸媒點項目的植入,為區域功能的重組與提升提供動力。

銜接區域發展的框架,我們定義了五大主題板塊,以綜合整治與拆除重建相結合的方式識別其中的潛力資源,通過公共服務、消費場所、混合辦公場所的植入形成五個擁有不同性格、具有場所識別感的城市聚場,成為聚人氣、聚活力的“錨點”。

翻身片區?- 我們保留有活力的城中村,組織起未來青年交往的趣緣聚場,提供多樣的新社交消費場,“廠房計劃”提供低成本創業空間,最大化城中村固有的社交優勢,將新空間語匯嵌入老建筑結構,用新生活方式激活老市井街巷,打造青年群體的創新能量充電站。

建安花園?- 學校、醫院、辦公之間的節點樞紐,我們通過三組立體院落扭合、充實了社區的公共底盤,也促進周邊公共資源的局部開放,形成開放混合的未來社區生活走廊,塑造適應年輕人居住、社群生活的社群聚場。

裕安花園?- 科技體驗和青年潮玩耦合的創意聚場,外側創造連續的創業路界面,內側形成細碎的體驗界面與大量灰空間,外置承重結構為空間靈活分割帶來可能,可變的建筑單元適應商業需求的迭代,半永久的文化裝置是潮流科創的空間載體,也是標志性的城市景觀。

新安26區二期地塊?- 前業后居的總部聚場,采用1.5彈性開發模式,隨著企業迭代提高開發強度, 無車化組織最大化地面綠地,層層退臺的空中花園延續公園語境,引綠入戶。城市核與半地下廣場將地鐵人流由喧囂帶入寧靜,在郁郁蔥蔥的城市森林中偷閑效率生活。

靈芝新村?- 連接新安公園與靈芝公園,是雙公園間的榕林自然開放社區、生息聚場,我們提供更混合的社群功能與更優質的居住環境,用小體量創新群落建筑隱于現狀榕林蔭中,通過風雨廊與靈芝天棚提供了靈動的林下洄游體驗。

通過地上地下一體化的線性空間廊道串聯觸媒空間、魅力聚場、公園及其他重要場所,共同構成創業路“超級路徑”——一條展現未來工作、消費、生活與休閑的全景走廊。

2.3?保育“新安本味”

榕樹老街、古村食街與鄰里巷道是創業路最有市井煙火味的活力基底。我們重點關注榕樹下、市場里的市井公共生活,在保留原生的生活印記的基礎上對街巷進行創意活化。

識別“新安榕樹地圖”,延續新安榕樹下生活的特色,將運動康體、文化藝術、日常休閑等居民生活場景輕巧放置在舒適的樹下陰涼空間,通過系列裝置工具箱,在實際建設中滿足社區居民的多樣場景,讓老人、小孩、年輕人都能在樹下找到適合的活動場所。

市場是新安煙火氣的主要來源,我們改造老市場、新建新市場,形成多個有特色、有趣味的公共生活場所節點,重點針對上川市場、寶民市場、新樂綜合市場進行改造提升,讓市場更加時尚,融入市集、快閃藝術與創藝劇場功能,成為新的煙火心理地標。

未來我們期望用有限度的空間設計回應有活力的建成特征,讓數字科技、潮流藝術、市井生活在這里自然生長。這里有新樓宇、新社群,而嶺南依舊、榕林依舊。

-------

查看此前的資料顯示,2022年7月11日,《寶安創業路商務大道策劃及城市設計國際咨詢》正式公告發布。

寶安創業路商務大道位于深圳市寶安區新安街道,地處廣深港澳科創走廊,也是寶安都市發展軸的核心節點。商務大道南部緊鄰寶安中心區與前海合作區,周邊集聚有鐵仔山、尖崗山等國家級高新區和留仙洞總部基地,隨著城市能級不斷提升,將成為一條聯動“現代服務業”與“智能制造業”的城市軸線。

立足深圳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目標,商務大道將進一步優化空間形態和功能業態,穩步提高商業商務的服務品質和競爭力,打造消費新高地。

項目區位示意圖

創業路商務大道沿線匯聚了壹方城、海雅繽紛城、中洲商業π mall等大型商業,緊鄰寶安中心區、騰訊未來科技城、留仙洞總部基地等重大發展平臺。

將打造生產、生活、生態高度融合的示范城區,成為國際一流、灣區標桿的新樣本,并帶動周邊地區發展,構建連續的城市活力片區。

交通體系內暢外達,107國道和寶安大道貫穿該片區,未來軌道交通將呈現網格化布局,隨著深中通道、深珠通道、西麗樞紐、前海樞紐等陸續建成,也將極大加快該片區深度融入灣區發展格局,為寶安未來發展注入新的驅動力。

項目區位示意圖

本次國際咨詢范圍包含兩個層面:統籌城市設計范圍、核心城市設計范圍。

統籌城市設計范圍:面積約為13.4平方公里,西南起海秀路,東北至留仙三路,沿創業路兩側約1~1.5千米范圍內的帶狀區域。

核心城市設計范圍:面積約為5.3平方公里,西南起新湖路,東北至留仙三路,沿創業路兩側約500米范圍的帶狀區域,包含靈芝公園、新安公園、新安廣場和新圳河等重要的公共空間和尖崗山產業園片區,同時納入了多處風貌亟需改善的老舊社區和廠房。

設計范圍

本次國際咨詢將立足于“前海+寶安”區塊聯動、“舊城+新城”縫合共生、“智造+服務”創新復合、“商業+商務”多元共生的工作目標,將創業路沿線打造為“對話世界、國際一流、灣區標桿”的商務大道。

本次國際咨詢包括以下四方面重點工作:

商業產業策劃:探索現代服務業與智能制造業的融合,研究片區商業產業發展定位及方向,對商業商務業態、模式、規模等進行分析,提出業態布局、空間模式、運營等方面的建議。

公共空間營造:統籌規劃片區公共空間,優化商務大道兩側、新圳河、新安公園、靈芝公園、創業立交、廣深高速沿線等公共空間要素,結合商業策劃,建立高品質的公共空間環境。

新老城區融合:關注新老城區的歷史、文化、居民及城市風貌,促進新老城區融合共生,提升城市形象。

交通組織優化:建立與總體定位與開發規模相匹配的綜合交通體系,考慮107國道兩側的便捷聯系,軌道站點周邊的地上地下一體化開發、與商業業態的組合關系。

【規劃先鋒】?所屬房網/咚咚找房平臺 資訊中心團隊原創號,轉載文章請注明來源,轉公眾號請與我們取得聯系!

本文部分信息及圖片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