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今頭條!國家發改委:現代化都市圈不能跨越發展階段,防止盲目擴張規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9月19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推動超大特大城市和有條件的大城市輻射帶動周邊市縣,縮小中小城市與超大特大城市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方面的差距,有利于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有利于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對穩住經濟大盤、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總體上看,我國都市圈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各地要尊重客觀規律、立足發展階段,以促進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鎮)同城化發展為方向,以創新體制機制為抓手,科學有序推動都市圈建設。

一是依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大城市培育都市圈。都市圈是大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后,與周邊市縣密切互動進而呈現出的城鎮化空間形態。從城鎮化發展規律看,都市圈主要集中在經濟發展優勢區域,需要充分考慮發展基礎和發展潛力,在條件成熟的前提下,依托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大城市逐步培育。不能跨越發展階段,在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推動都市圈建設。

二是依據人口經濟聯系科學合理確定都市圈空間范圍。都市圈形成的重要特征是城市間有密切的人員往來和經濟聯系,基本范圍是1小時通勤圈。從地方已印發的發展規劃來看,都市圈范圍大多是2萬多平方公里。各地在確定都市圈范圍時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順應產業升級、人口流動和空間演進趨勢,做到集約高效發展,防止盲目擴張規模。

三是把中心城市帶動周邊市縣共同發展作為培育都市圈的重要內容。發揮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通過建立健全都市圈協同機制,加快基礎設施向周邊延伸、要素資源向周邊流動、功能產業向周邊疏解、公共服務向周邊覆蓋,更好帶動周邊市縣發展,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統籌考慮地方培育都市圈的基礎和條件,指導都市圈科學有序發展,推動都市圈中心城市轉變發展方式,帶動中小城市共同發展。

延伸閱讀

宜居城市建設離不開職住平衡城市色彩最重要的價值在于表達樓市再降溫,這三個城市走出獨立行情重慶今年計劃開工16個城市更新試點示范項目深圳發布城市更新“十四五”規劃,將供應商品住房建筑面積不少于3000萬平方米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