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亮點!10年買過4套房,做房產中介的我被套住了!

編者按(來源:廣州樂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打拼故事,“房子”是故事里出現頻率頗高的詞。它是百味人生的配角,亦是普遍存在的執著。有人將其當成目標,作為價值感和歸屬感的證明。有人隨心而定,只追求自己力所能及。

時代觀念不同,對房子的定義也不盡相同。《我和我的房子》系列,將以真實故事展現時光變遷中人與房子間的生活縮影。


(相關資料圖)

被訪者|阿慧(80后二寶媽 陸續買入4套房)

2013年初入地產賣房子

因高考成績不理想,選了一個專科就讀,畢業1年后,就被熟人帶入房地產行業,做起了中介。

我是2013年入行的,當時純粹是聽說,做中介賣一套房,提成不錯,所以才想做這個,本來我是內向的人,因為選擇做中介,也變成外向性格,而且越做越順手。

最開始幾個月,是最難的,幾乎沒有談成一單,不是在打電話找客戶,就是在帶看的路上,帶看上百次,見效的,可能才百分之幾。

后來因為自身勤奮,再加上有師傅的渠道客戶介紹給我,我慢慢做得有聲有色,有時候一個月就幾萬的提成,主要是做二手房交易。

業務主要圍繞珠海和中山的二手房展開,門店開在珠海,因為能力不錯,我被提拔做了一家店的店長。

陸續買入4套房

每天都在忙著幫客戶買房子,賣房子,其實,自己心里早就有想買房的打算了。

剛好也存了一筆錢,手上有一個特價房源,樓盤處在中山和珠海交界的位置,是次新房,保養好,只需要購置家具入場,就能入住。

我是2015年開始留意房源,在2016年入手,當時買入價格是4500多元一平,80多平兩居室,總價40萬,首付三成,給了十幾萬,貸款20多萬,月供1600元。

我買的時候,比市場價要便宜500多元一平,主要是房子在2樓,價格方面自然得低一些,然后又是自己經手的房子,中介費也省了。

買入后,兩年多時間,就看到房價翻倍,甚至漲至1萬元/㎡,主要是深中通通道開工建設和附近高鐵站開通的因素影響。

看著房價漲得有點瘋狂,自己的房子一下子賺了幾十萬,于是萌生了,想投資房子的想法。

但是當時再以自己的名義買,二套的首付高,貸款利率也高,不劃算,我就想到了找身邊的朋友一起合伙買房子。

最后找到了4個親戚朋友,每個人出資5萬,一共籌集了25萬元,在2018年入手珠海一套公寓,買后就稍微裝修,把房子出租了,每個月租金1000多元,當做是投資理財了。

緊接著,2018年底,我們5個人,又籌了一筆錢,全款140萬在珠海買入了一套小三房,稍微裝修后,也拿去放租了,2000多元一個月。

2020年,我回老家,發現縣城的房子也在蹭蹭蹭往上漲,但一二手房處于倒掛中,一手房價格在4000-6000元/㎡,但是二手房卻賣6000-7000元/㎡。

我覺得新房雖是毛坯交付,但也好過二手房,畢竟我是做二手房買賣的,知道就算買二手,最后也免不了要裝修,那還不如直接選新房,價格還便宜1000多元一平。

于是,我就選了靠近縣城新區的一個樓盤,當時價格5000元/㎡,買了一套130㎡的四房,總價65萬元。

賣房脫手不容易

2021年,因為我懷了二寶,就有想回老家的打算,所以想處理手上的房子。

珠海合資買的公寓,是最早被掛出的,25萬買,50萬賣,一個人賺了幾萬塊。

珠海的小三房,在今年掛牌,最開始報價270萬,中間陸續有調價,現在放盤價降至230萬,暫時還沒賣掉。

而我自己中山的房子,也在今年掛出,目前放盤價是1萬/㎡,市場有點低迷,來看房的人不多,這房要是早一年賣,就賺了,最高峰時,房價已漲至1.8萬/㎡,可惜沒把握好機會。

主要是自己懷孕時,就離開了地產圈,沒太關注行業信息,導致沒做好及時出手的準備,現在就變得有點被動了,降太多,肯定不想賣,但是不降,就肯定賣不出。

目前租給了別人,一個租金才1000多元,月供都罩不住。

最后,老家的新房,在今年要交樓了,雖然是毛坯交房,現在就一大堆問題凸顯,房子質量就不用說了,都是偷工減料的,地下車庫漏水是時常發生的事兒,項目也不整改,有點擺爛的意思。

園林景觀,和當初效果宣傳圖相差十萬八千里,原本設計了西湖斷橋,結果實物就是一個小斜坡。

現在看,還是二手房實在,至少配套,園林,學校都是看得見的,而新房,不敢奢望要和當初承諾的一模一樣,能否順利交付,都得在心里打個問號。

眼下就盼著珠海的房子盡快出手,賣掉后,我也好有點錢搞新房裝修。

關鍵詞: 房產中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