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熱點:重磅,3000萬平住房+21.3萬個學位!深圳城市更新“十四五”發布

7月29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了《深圳市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先來看一下重點:

1、規劃期內堅持“留改拆”并舉,以保留提升為主,除違法建筑、經專業機構鑒定為危房且無修繕保留價值的建筑以及滿足存量低效用地盤活評價標準的用地外,不大規模、成片集中拆除現狀建筑,原則上城市更新片區內拆除建筑面積不大于現狀總建筑面積的20%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規劃期內,全市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實施規模不少于95平方公里。其中,完成綜合整治用地不少于45平方公里,完成直接供地10平方公里和空間儲備用地40平方公里。

3.規劃期內通過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完成基礎教育設施學位不少于21.3萬個,重點保障一批綜合醫院、高中等全市緊缺的大型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供應,彌補民生短板。落實水質凈化廠、電力、環境生態園等市政設施用地,提升市政支撐水平。加快推動國鐵、城際鐵路、軌道及相關場站、新(擴)建主干路等用地整備,促進交通設施完善。

4.加大住房保障力度,通過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持續穩定提供商品住房、公共住房和配套宿舍,規劃期內實現供應商品住房建筑面積不少于3000萬平方米,力爭通過土地整備完成居住潛力用地不少于10平方公里通過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規劃籌集公共住房和配套宿舍面積不少于700萬平方米

5.規劃期內保留提升100平方公里工業區,連片改造及整備45平方公里產業空間。其中,完成產業空間土地整備20平方公里,推進連片改造25平方公里,打造一批集中連片高質量產業發展空間,力保重大產業項目落地。

6.規劃期內完成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不少于1萬億元。

有效發揮城市更新單元計劃的管控作用,合理控制新增更新單元計劃規模,規劃期內全市新增更新單元計劃規模不限為28平方公里。

一、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以加快住房供應為目標,持續發揮城市更新對商品住房市場的穩定作用,加大土地整備對住房用地供應的支持力度,優化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加強住房空間布局引導,提高居住環境品質,切實改善人居環境。

尊重居民的安置,鼓勵以就地、就近安置為主,就近安置率不應低于50%。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高度重視公共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設,土地整備用地供應要向公共住房和租賃住房建設傾斜,鼓勵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建公共住房。

加大商品住房供應,提高居住空間品質。以拆除重建類城市更新為主,土地整備供應用地為輔,規劃期內直拉供應的居住用地規模不少于5平方公里。規劃期內實現供應商品住房建筑面積不少于3000萬平方米,力爭通過土地整備完成居住潛力用地不少于10平方公里。

嚴格落實公共住房配建政策,優化住房供應體系。規劃期內力爭通過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規劃籌集公共住房和配套宿舍建筑面積不少于700萬平方米。

二、提高產業空間質量

加快工業區轉型升級,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空間保障上,全面落實“兩個百平方公里級”的高品質產業空間管理要求。產業引導上,聚焦“20+8”產業集群,提升服務業發展能級,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重塑產業鏈競爭新優勢。

保留提升100平方公里工業區,穩定基礎制造空間,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將全市約100平方公里建設形態好、建筑質量高、占地規模較大的工業集中區域納入保留提升區,予以長期鎖定并提升能級,全面保障對深圳具有戰略性、支撐性意義的實體產業空間需求,形成預期穩定、成本適中、集約高效的先進制造業集聚區。

保留提升區內用地“十四五”期間原則上不得新增納入拆除重建類更新單元計劃和土地整備計劃,鼓勵運用綜合整治、產業用地容積調整等措施提升工業區能級。

連片改造45平方公里工業區,供應高端制造空間,引領未來產業升級。將規劃主導功能為工業、現狀產業發展滯后、合法用地比例較低、建筑質量較差、開發強度較低、用地規模較大的集中連片區域整體納入整備和連片改造區范圍,并由政府主導實施改造,引入全球科技創新前沿領域的高端產業,打造世界一流、產城融合、產學研一體的高端產業集聚區。

全市通過政府主導完成約20平方公里成規模產業空間土地整備。通過政府統籌、政企合作,有序推進25平方公里高品質產業空間連片改造。

優化產業空間結構,嚴格控制新型產業用地規模增長

規劃期內新增“工改M0”類拆除重建更新單元計劃需同時滿足空間引導和批標管理要求。

三、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規劃

結合全市國土空間規劃等上層次規劃、相關專項規劃、全市公共配套能力評估等內容,建立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項目清單,通過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統籌落實各類項目用地,加快構建適度超前、功能完備、安全高效的現代化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系統,推動城市向高效率運行、高質量生活發展。

加大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對基礎教育設施的保障力度,規劃期內通過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完成基礎教育設施不少于130所,用地面積不低于203公頃,預計新增規劃學位不少于21.3萬個。

優先推進涉及高中教育設施的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項目,重點落實松崗、民治、大鵬中心區等地的高中用地,增加高質量教育用地供給。規劃期內全市通過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保障新、改、擴建高中不少于15所,涉及用地面積約42公頃,提供學位約2萬個。

加快推進涉及醫療衛生設施和養老設施的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項目,擴大優質醫療衛生設施和養老設施供給,進一步促進醫療、養老資源的公平分配與設施的均衡布局。規劃期內全市通過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保障不少于8所醫院的新、改、擴建用地,涉及用地面積約21公頃,增加床位約1300個;通過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保障不少于5所養老院的新、改、擴建用地,涉及用地面積約5公頃,增加床位約2000個。

規劃期內積極探索綜合醫院、高中和養老院用地目標任務的互動調整機制,高中、醫院及養老院設施任務分配方案詳見表9,全市重點落實的公共服務設施項目詳見附表1。

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結構指引

規劃期內通過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規劃引導建設用地和建筑規模結構不斷優化,重點保障公共服務與基礎配套用地面積,大力提高居住與產業建筑面積,嚴格控制新增商業(含研發和辦公)建筑面積。其中,居住用地和建筑面積比例不少于50%,商業(含研發和辦公)建筑面積比例不高于20%,產業建筑面積比例不少于30%。

土地整備空間范圍劃定與管理

土地整備空間范圍包括產業空間整備區及綜合功能整備區。

規劃期內,全市共劃定綜合功能整備區25片,涉及需要土地整備的用地規劃為20.3平方公里。

附表:

【樓市大事】?所屬房網/咚咚找房平臺 資訊中心團隊原創號,轉載文章請注明來源,轉公眾號請與我們取得聯系!

本文部分信息及圖片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鍵詞: 城市更新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