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又添跨江新通道,南城直通萬江!工程勘察設計招標

近日,東莞市公共資源交易網發布《鴻福西路-銀龍路跨江通道工程勘察設計招標公告》。

跨江通道兩側分別銜接鴻福西路和銀龍路,設計速度為50km/h,隧道主線雙向 6車道,估算總投資20.3億元。

通道建成后有利于進一步完善 區域路網,支撐城市空間布局結構優化,改善地區出行,對構筑完善的越江體系,緩解曲海大 橋、萬江大橋等越江通道壓力有著重要意義。

據了解,東莞市“三年品質提升”計劃中提出鴻福路過江通道已納入項目庫(征求稿)中,計劃與軌道1號線同期開展建設。

本工程由跨江通道兩側分別銜接鴻福西路和銀龍路,北起萬江大道,沿銀龍路向南穿越東莞水道和曲海大橋,向南接鴻福西路,南至港口大道,主線總長度約1.8km,其中隧道全長約1.5km。

隧道主線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干路,設計速度為50km/h,隧道設計凈高為5.0m,隧道主線雙向 6車道。

估算總投資(暫定)約203086.04萬元,建安工程費約161341.29萬元(工程規模及投資金額以最終批復的文件為準)。

隧道主線采用雙向六車道布置,主線南起港口大道以北,隧道下穿體育公園和曲海大橋邊跨后進入水域,以沉管法實施下穿東莞水道,沉管段采用直線平面線形,長度為 150m。東莞水道北側主線穿越金曲路后設置一對出入口匝道,隧道主線在萬江大道以南接地。

總體方案:

鴻福路越江隧道沿規劃線位布置,越江通道兩側分別銜接鴻福西路和銀龍路,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干路,技術標準按照城市主干路標準,設計速度為 50km/h,設計凈高為 5.0m。?

隧道北起萬江大道以南,沿銀龍路向南穿越車站南路、規劃住宅地塊,后采用沉管法實施穿越東莞水道和曲海大橋邊跨,之后沿規劃軌道交通 1 號線平行線位穿越濱江體育公園,最后接鴻福西路,于港口大道以北接地。隧道主線全長約 1.5km。

南側鴻福西路地面道路為雙向八車道,隧道主線以雙向六車道越江,地面道路以雙向四車道銜接東江大道,服務近江交通;為保障銀龍路交通功能,同時更好服務近江交通,北側出入口采用兩級疏解的方式,隧道穿越東莞水道后于銀龍路和車站南路設置一對出入口匝道,北側主線出入口以雙向四車道規模下穿車站南路后接地,而后銀龍路以雙向八車道規模地面道路形式向北銜接萬江大道。?

越江段采用沉管法實施,沉管段長度約 150m,沉管采用軸線干塢形式,在北岸岸上段的主線范圍開挖施工干塢,預制沉管管節后沿軸線由干塢浮運運到隧址。隧道線位從曲海大橋邊跨穿越,與橋樁間距約 5m,為減少基槽開挖對老橋的影響,通過鋼板樁圍堰將南岸橋墩圍進岸上明挖段范圍;圍堰的鋼平臺避開東莞水道現狀航道范圍,且圍堰在明挖段施工完成后拆除,對東莞水道行洪限制影響不大。南岸隧道明挖段避讓軌道交通 1 號線盾構區間,預留地鐵區間實施條件,南側敞開段擬與濱江體育館站共用圍護實施隧道結構,需與相關部門協調。?

全線設置雨水泵房 4 處,設置在四處峒口內側,設置管理中心 1 處,設備用房 1 處,與管理中心合建。

鴻福路-銀龍路跨江通道為接通兩岸干線道路的節點工程,通道建成后有利于進一步完善 區域路網,支撐城市空間布局結構優化,改善地區出行,對構筑完善的越江體系,緩解曲海大 橋、萬江大橋等越江通道壓力有著重要意義;加強東莞水道兩岸溝通,縫合東莞水道兩岸起到 促進作用,促進城市協同發展。

【東莞樓市大事】 所屬房網/咚咚找房平臺 資訊中心團隊原創號,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轉公眾號需與我們取得聯系!

本文部分信息及圖片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鍵詞: 工程勘察設計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