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布局7大重點技術領域,科技創新發展“十四”五規劃發布

3月4日,龍華區人民政府官網公示了了《深圳市龍華區科技創新發展“十四”五規劃》,并且做了相關的解讀。

“十四五”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以“科技自立自強”支撐國家發展戰略,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關鍵時期,也是深圳收獲多重國家戰略利好后的紅利集中釋放期,為龍華區科技創新創造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是龍華區全面建設“數字龍華、都市核心”的關鍵時期。

為加快以創新驅動產業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助力龍華區全面打造“數字龍華、都市核心”,編制了本規劃。

發展目標:

到2025年,龍華區建設成為關鍵核心技術發源地、科技成果產業化優選地、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地,源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要突破,數字經濟產業全國領先,全面建成創新引領的數字經濟先行區、高質量的硬科技創新生態區、國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

具體發展指標包括:市級以上創新載體達到220家,各類高層次人才達到2000人,累計引進省市創新創業團隊達到36個,科研機構達到2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000家,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超過4.5%,每萬人口高價值專利數達到26件,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0%,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達到25家,市級以上眾創空間達到40家。

(一)現狀基礎與機遇挑戰

一是系統總結了“十三五”時期龍華區科技創新取得的成就。創新要素實現量質齊升,產業結構加快高端轉型,創新生態環境持續優化,創新成果實現首創突破。

二是深入分析了“十四五”期間面臨的新形勢。科技創新戰略升級帶來技術突破和科技合作機遇。數字經濟時代加速到來帶來創新型產業轉型機遇。

龍華迎來“雙區”驅動、“雙區”疊加、“數字龍華、都市核心”等系列重大歷史機遇。同時也面臨國際資源鏈接障礙和創新活力不足、自身創新能力的短板未能為迎接數字經濟的來臨做好充分準備等挑戰。

重點技術領域布局

一、數字技術。包括人工智能、5G、區塊鏈、工業互聯網;

二、新一代電子信息。包括新型顯示、新型電子元器件、新型計算機及信息終端設備、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高端軟件、可見光通信與光計算;

三、高端裝備制造。包括智能裝備、智能工廠;

四、生物醫藥與健康。包括中藥、生物藥、高性能醫療器械、合成生物、細胞與基因;

五、空天技術。包括航天通信、航天新材料、空天信息、航空電子、空天裝備制造;

六、其它技術領域。包括新材料、新能源、金融科技、元宇宙。

主要任務

重點打造大工程。

一是創新引領的數字經濟先行區構建工程打造一批數字技術場景應用示范,創建數字技術應用良好政策環境,推動數字技術與新興產業融合,加強支撐數字經濟的新基建建設。

二是高質量的硬科技創新生態區創建工程打造坂雪崗-觀瀾硬科技創新集聚區,謀劃建設“總部+母工廠”示范城,強化優質低成本硬科技產業空間布局,全力打造“硬科技”企業集聚高地,提升硬科技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三是國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設工程強化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能力,打造國際科技成果孵化首選地,建立科技成果線上對接平臺,大力提升科技創業孵化水平,完善科技成果產業化生態環境,實施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計劃。

四是深圳國家高新區龍華園區高質量發展工程加快打造深圳硬科技產業的國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國家科技場景創新引領示范區、深圳硬科技高端制造的核心基地三大平臺,建設成深圳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硬科技產業創新發展先行區。聚力建設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加強園區優質資源全面導入,構筑園區創新創業生態。

五是“高精尖缺”科技創新人才集聚工程加強人才政策和育才制度創新,大力引育一批高端創新型人才,聚焦重點產業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全面壯大知識型技能人才隊伍,大力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環境。

六是精準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升級工程加強政府引導基金與社會資本對接,多措并舉拓寬科技企業融資渠道,強化科技金融結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七是一流的創新生態和制度環境優化工程提升知識產權運用與保護能力,營造適應創新發展的制度環境,營造更加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構建重點片區協同發展大格局。

【產業爆料】?所屬房網/咚咚找房平臺 資訊中心團隊原創號,轉載文章請注明來源,轉公眾號請與我們取得聯系!

本文部分信息及圖片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