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趙艷君 韋多加
端午前夕,有著40多年繡齡的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屈原鎮屈原村譚金玉正在加緊刺繡香囊、肚兜、圍裙、背帶等傳統繡品。一根普通的棉線,一塊粗糙的棉布,在她手中,變成了精美絕倫的藝術品。
近日,國家統計局湖北調查總隊聯合秭歸調查隊開展專題調研,實地走訪部分鄉鎮,電話訪談縣鄉村振興局、文旅局、湖北慢工繡藝有限公司等單位,調研結果顯示:“三閭刺繡”非遺傳承與發展,有效幫助當地農村婦女居家就業,成為秭歸縣農村婦女手中就業創收的“金鑰匙”。
(資料圖片)
傳承與發展2000多年古老技藝
來到羋繡館,有香囊、睡眠枕等各種產品,吸引著游客觀賞、購買。
羋繡館負責人、三閭刺繡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成為介紹,該館原是從歸州搬遷復建的青灘古民居,如今400多平方米的羋繡館,用于三閭刺繡技藝體驗及產品展覽、銷售等。
成為介紹,這種古老的民間刺繡興起于漢代,發展于明清,盛行于晚清,在兩千多年的民間傳承中,以屈原出生地秭歸縣屈原鎮樂平里一帶最具特色,故而被稱為“三閭刺繡”。
“三閭刺繡憑繡娘巧手發揮,故而表現力強,帶有濃厚的楚文化色彩。”成為說,三閭刺繡線條繁復,紋飾對稱、脫形寫神、寓意豐富,代表作品有“端午龍舟”“雙龍搶珠”“八桃獻壽”等100余種。刺繡手法主要包括挑花、課花、斗花、掇花、平繡五種,歷史流傳的針法多達100多種,至今仍被傳承運用的僅剩10余種。
20世紀70年代開始,受國內輕工業發展的沖擊,這種刺繡工藝逐漸衰落。“以前沒錢給娃娃買衣服,都是手工縫制、手工繡花,從衣帽鞋襪到背娃的攀帶(一種背嬰兒的圍布),都會繡上各種圖案。”譚金玉表示。
為了實現“三閭刺繡”的活態傳承與長效保護,2018年4月,宜昌市人民政府將“三閭刺繡”納入了第六批非遺保護名單。
據秭歸縣非遺保護中心負責人介紹,該縣“慢工繡藝”繡品公司以三閭刺繡為基礎,開發的抱枕、坐墊等系列手工刺繡產品頗受歡迎,獲得“2018中國特色旅游商品大賽金獎”。
“指尖技藝”變成“指尖經濟”
在湖北慢工繡藝有限公司繡藝坊內,一群“80后”“90后”年輕繡娘,利用本地野生的艾葉正在加緊趕制睡眠枕、頸椎枕端午文創訂單。
湖北慢工繡藝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1月,是一家扎根農戶、集專業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手工刺繡工藝品、種植刺繡填充用品艾葉、傳承三閭刺繡傳統刺繡為一體的民營企業。
湖北慢工繡藝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將“三閭刺繡”“跨界”到互聯網平臺上,改變了秭歸縣刺繡及艾葉家庭生產、自給自足的傳統模式,開創了一條“政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性開發)+公司(銷售平臺)+繡娘(產品生產)+填充艾葉(合作社種植)”的現代化民族產業鏈,走出了鄉村振興致富的新路子。
該負責人算了一筆賬,自公司成立起至今,全縣累計有1800多名繡娘通過“三閭刺繡”非遺項目培訓,實現居家就業,有效提高收入。衍生出30余支刺繡團隊、近10家生產加工企業、20余個電商銷售平臺。“三閭刺繡”逐漸成了真正的惠民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62歲的譚金玉就是受益者之一,她說,年均出售“三閭刺繡”作品近10件,普通刺繡產品均價在800元/件,掛墻精致刺繡訂單每件價格可以達到2000元以上。通過“三閭刺繡”技藝,譚金玉年均有效增收超過8000元。
如今,該公司已探索開發出艾絨睡眠枕、頸椎枕、艾絨坐墊、手工養生布鞋、端午香包等30多個系列150多款產品。“三閭刺繡”依托網絡媒體造勢、利用節會搭臺推介、激發電商產業活力、大型央企國企聯動、借力專業直播帶貨、延伸線下實體鋪貨等銷售途徑,讓刺繡產品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成了旅游饋贈的佳品。
公司負責人表示,“‘三閭刺繡’為鄉鎮農民直接或間接提供了近500個就業崗位。”下一步,還將繼續以免費培訓的方式,讓喜愛繡活的婦女拜師學藝,舉辦數次大型的刺繡比賽,不斷地提高繡娘的技藝,提升刺繡的品質。
調研了解到:秭歸縣秉持“教會一門技藝,帶動一批就業,興起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群眾”的理念,以新型的產業模式鞏固脫貧攻堅,實現了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讓數千名脫貧戶在家門口種植艾葉,帶動逾千名婦女居家就業,“指尖技藝”變成了“指尖經濟”。
品牌升級、人才培訓、產品宣傳亟須加強
在走訪調研中發現,有半數以上的零基礎繡娘表示:“三閭刺繡”學習起來難度較大。
據譚金玉介紹,“三閭刺繡”一般來說主要是人工時間成本,由于“三閭刺繡”圖案比較復雜,一件刺繡作品一般耗時在兩周以上。屈原村現在仍會“三閭刺繡”傳統技藝的20多人都已年過五旬,對于年齡較大的農村婦女來說,完成一件刺繡品所花費的時間會更多。
成為表示,由于“三閭刺繡”產品線條繁復,刺繡手法較多,技藝要求較高,要想熟練掌握“三閭刺繡”相關技巧,一般培訓要經歷多個周期、多個環節,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繡娘。
調研中還了解到,對于有一定刺繡基礎的繡娘來說,需要改變以往的刺繡習慣,糾正習慣沿用的刺繡方法等。同時,由于培訓一般只開設在縣城內,學習起來較為不便,往返家與培訓地之間的時間成本過高。
基于秭歸縣“三閭刺繡”繡娘大多集中在30至60歲之間的農村婦女,調研建議培訓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細化和區分,提高效率。一是對于脫產培訓的婦女,盡量組織來縣城集中培訓,提供更好的教學條件。二是對于不方便外出的農村婦女,定期組織“三閭刺繡”老師下沉鄉鎮進行相關培訓,點對點,戶對戶,進行包保制。三是充分發揮“熟手”帶“新手”模式,發散式教學,做好傳幫帶。
從問卷調查情況來看,“三閭刺繡”的知曉度并不高。調研發現,僅“三閭刺繡”所在鄉鎮屈原鎮知曉率達到了90%以上,其余鄉鎮知曉率均不到20%。從年齡結構來看,年輕人占比不到10%,60歲以上的占比達到了60%。秭歸縣以外的地區,對于“三閭刺繡”知曉度更是有限。
對于提升產品知名度,調研建議當地有關部門應充分利用好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對“三閭刺繡”進行全方位宣傳。一是樹立典型人物,發掘一批“三閭刺繡”傳承典型人物,制作人物宣傳片。二是邀請抖音、B站、微博等具有一定粉絲基礎的網紅和秭歸縣“網絡達人”進行實地探訪直播帶貨宣傳,擴大產品影響力。三是利用現有的屈原元素文創產品,進一步融合“三閭刺繡”工藝,多重文化元素結合起來給予游客更強的沖擊感,吸引游客購買秭歸文創產品留作紀念。
調研中還發現,隨著輕工業的快速發展,高科技下的自動化刺繡技術已較成熟,“三閭刺繡”作為一種純手工的民間古老技藝,單從其技藝手法來看,產品優勢不明顯,與當前的社會發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結合“三閭刺繡”技藝已經開發出150多款產品,但這些產品需求量比較有限。建議應升級產品門類,積極與床上用品、服裝廠、皮包廠聯系,進行“三閭刺繡”工藝類的深度開發,創新打造全手工定制標簽,形成“廠商定制、公司派單、繡娘加工”三方互贏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極目新聞)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 “指尖技藝”變成“指尖經濟”,秭歸農民找到增收“金鑰匙”2023-06-12
- 自動駕駛如何實現一路平安2023-06-12
- 愛上奇派全鋁家居,愛上居家生活2023-06-12
- 世界熱頭條丨艾爾斯巨石精確位置_艾爾斯巨石2023-06-12
- 如何快速消除胃脹氣的方法_如何快速消除胃脹氣2023-06-12
- 27股獲重要股東增持 重慶銀行獲增持金額最多2023-06-12
- 世界今日報丨達勢股份5個月凈開店68家:扭虧遙遙無期 約10%外送訂單未實現“30分鐘必達”2023-06-12
- 機動車和行人發生事故如何賠償損失?殘疾賠償金的賠付標準2023-06-12
- 每日短訊:冠軍選手 點贊金城2023-06-12
- 黃河之濱 文體盛宴 天天日報2023-06-12
- 第六屆甘肅·靖遠鄉村振興枸杞采摘節7月19日開幕2023-06-12
- 視焦點訊!激情“蘭馬”賽 奔向新征程2023-06-12
- 敦煌古樂亮相全國民族器樂展演再現盛唐遺音2023-06-12
- 【播資訊】萬達地產轉讓武漢萬達東湖置業90%股權,武漢華達玖號創新投資接盤2023-06-12
- 觀察:新希望地產保持“21希望01”票面利率為5.25%不調整2023-06-12
- 江蘇海潤城發擬6月18日對“21海潤02”付息,利率為3.97%|全球快報2023-06-12
- 天津城投保持“22津投16”利率為4.04%不調整_世界資訊2023-06-12
- 全球快看:*ST海投:海航資本已累計增持0.25%股份,增持價格調整為按照市場價格進行增持2023-06-12
- 天天實時:大分化時代,到底誰在“裸泳”?2023-06-12
- 房地產板塊開盤集體走低 京投發展跌停2023-06-12
- 湖北將新建一條跨省高速公路 全球熱議2023-06-12
- 特種設備安全宣傳進企業-天天速看料2023-06-12
- 有錢但是拒不還款要如何處理?債權債務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2023-06-12
- 【環球熱聞】文明實踐在行動|小小“明白卡” 服務群眾零距離2023-06-12
- 今日要聞!東河區信用修復工作提速換擋2023-06-12
- 短訊!產業鏈合作助力服裝商貿業提檔升級2023-06-12
- 我市推動知識產權保險開新局|當前快看2023-06-12
- 全球快訊:擬40億元投資高效N型單晶硅棒、硅片項目 華民股份稱現有產能已處滿產狀態2023-06-12
- ?恒指公司推新指數 捕捉“中特估”主題2023-06-12
- 環球今日訊!西藏2023“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活動在羅布林卡開幕202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