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都區:“讓文化軟實力成為發展強動力”


(資料圖)

本報訊(記者孫建偉 通訊員檀雪)“信都區作為邢臺市的主城區之一,歷史悠久,擁有獨特的文化氣質和寶貴的文化遺產,在助力我市創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上有較好的基礎和優勢。”日前,記者在信都區走訪時,群眾紛紛表示,要大力實施文化興市戰略,進一步彰顯城市歷史文化價值和魅力,提升邢臺城市文化底蘊和形象。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路羅鎮英談村,村民陳二妮告訴記者,通過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村里持續開展古村落修繕保護。在專家的指導下,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對歷史建筑進行修復,吸引了一批批山外的游客到村里參觀游玩,采風寫生的人員和團體更是絡繹不絕。鄉親們通過開辦農家樂、林果種植、手工編織、銷售特色商品吃上了“旅游飯”。

“信都區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利于對紅色文化資源進行保護和利用。”白岸鄉南就水村村民郝桂香告訴記者,包括南就水在內的“紅五村”是抗戰時期八路軍的重要后勤基地,留下了諸多革命足跡和紅色遺址。近些年,村里打造了紅色展館,向游客多角度展示抗戰歷史,村民利用閑置房屋開辦民宿、農家院。聽紅色故事、住石頭房子、吃農家飯菜,來村里游玩體驗的市民越來越多,山區發展搭上了“旅游快車”。

“我們村歷史悠久,保留著大量石碑、戲樓、寨墻、井、橋等古建筑,過去這些文化資源是‘養在深閨人未識’,如今經過挖掘、保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我們的家鄉,走進我們的家鄉。”將軍墓鎮前河岔村村民霍軍超過去在外地經商,如今回鄉投資興業,建設太行野河灣旅游項目。該項目集游、樂、宿、食等多方位元素為一體,打造區域全鏈條觀光旅游帶,帶動村民創業就業。

采訪中,信都區群眾紛紛表示,要以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契機,全面系統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積極推進城市更新,探索以文化帶動高質量發展的新途徑,不斷提升邢臺的人文魅力、城市活力和文化軟實力。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