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頭條丨全方位加大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布局投入——專訪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謝樂斌

新華網廣州4月26日電(記者孟盈如)4月26日,金融助推廣東高質量發展全面戰略合作簽約活動暨金融支持制造強省、科創強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推進會在廣東召開。廣東省政府與國泰君安證券等20家全國性金融機構簽署戰略性合作協議。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委員會主任謝樂斌表示,國泰君安將以高站位、高起點、高標準,全力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家戰略,全方位加大戰略布局投入,支持廣東制造業當家,積極開展跨境金融服務。


(相關資料圖)

謝樂斌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日益成為中國經濟最為活躍、開放程度最高、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之一,是我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更好融入全球市場體系的重大布局,將作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因此,為更好服務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全力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家戰略,把握巨大的市場空間、發展空間和戰略空間,國泰君安在廣東設立了更加貼近市場一線的、具有區域總部功能性質的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委員會,并新設前海創新型分公司、資管南方分公司、澳門子公司,從而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半導體及消費電子行業、先進制造業、數字經濟產業、生物制藥產業等重點領域發展。

謝樂斌表示,廣東上市公司除了數量大之外,還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占比高、民營企業占比高、行業集中度高等特點。同時,廣東資本市場存在需加快往高端產業走、加大結構平衡的挑戰。

一是廣東亟需加快涌現一大批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的上市公司。加快構建成為具有更強國際競爭力的廣東領軍企業,能前瞻布局世界科技前沿,助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在這方面,廣東省、大灣區作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肩負重要使命,也具備良好發展基礎。

二是廣東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產業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在資本市場則體現為上市公司地區分布的不均衡。全面注冊制的實施,為區域先進龍頭企業加大產業區域協調布局、加大產業園區共建發展,助力落后區域培育新型、配套產業,帶來更多企業上市融資、發展壯大的機會。

由此,廣東可抓住全面注冊制改革這一契機,加快補短板、鍛長板,促進廣東上市公司不斷做優做強做大,加快完善區域內現代化產業結構,全面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更強助力打造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

謝樂斌表示,在全面注冊制下,國泰君安將搶抓內外機遇,堅定服務國家科技自強、創新驅動戰略,聚焦大灣區重要產業集群,攜手區域各級政府、重要園區、戰略級產業龍頭,充分發揮公司一流投行力量優勢,在重大項目融資、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直接投資與設立基金等一二級市場服務方面,增進產融投高水平深度合作,拓展境內外資本市場渠道,為企業客戶技術升級、轉型創新,提供全產業鏈綜合金融服務,構建領先的產業投行、綜合投行生態,培育廣東更多優質上市公司,有力支持廣東省重大戰略性產業的發展。

此外,謝樂斌認為,廣東省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進出口貿易總量常年位列全國前列,毗鄰香港、澳門兩大特別行政區,坐擁橫琴、前海、南沙三大自貿區,開展跨境金融業務的優勢得天獨厚。

一直以來,國泰君安支持廣東省跨境金融業務開展,積極幫助優質企業利用跨境金融工具“走出去,引進來”。未來,國泰君安將以大灣區協同發展委員會、前海創新型分公司、資管南方分公司和澳門子公司的成立為契機,依托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政策優勢,加大在前海、南沙、橫琴的組織創新,全面融入服務區域協調發展,發力跨境金融產品和業務創新,為廣東省和粵港澳大灣區提升國際競爭力、為中國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貢獻更大力量。

謝樂斌表示,立足新起點,國泰君安將堅定踐行“金融報國”理念,聚焦“科創金融、普惠金融、區域金融、綠色金融、跨境金融”五大領域,以更高質量的綜合金融服務,助力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