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圍繞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探索富民增收新路徑

盱眙現代農業產業園內,蝦稻共生稻田如棋格般鑲嵌大地;淮河鎮沿河村蔬菜種植基地里,農戶們將自家種植的葉類蔬菜打包分裝……新春伊始,雖然天氣依然寒冷,盱眙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卻呈現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作為農業大縣,近年來盱眙縣圍繞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以特色產業園區為依托,聚焦規劃引領、科技支撐、聯農帶農,培育資源優勢增長極,探索富民增收新路徑,為鄉村振興賦予新的內涵、新的活力。

創建引領,彰顯優勢特長

近日,盱眙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第四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名單,是淮安市首家入選這一名單的園區。

據了解,盱眙現代農業產業園于2020年4月獲批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總規劃面積32.9萬畝,涉及淮河、馬壩等6個鎮街的22584戶、9.52萬人。產業園以蝦稻為主導產業,覆蓋率達91.6%,功能布局按照“一帶二核三區”進行規劃建設。其中,“一帶”即原121省道沿線蝦稻共生產業帶,“二核”即環洪澤湖大道10萬畝高效生產核心區、馬壩2萬畝現代農業科技示范核心區,“三區”即綠色食品加工區、明祖陵三生融合共建區和龍蝦小鎮服務區。

園區圍繞“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目標,構建種養有機結合,集生產、加工、收儲、物流、銷售于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推動園區生態環境優勢、歷史文化優勢和蝦稻共生產業優勢相互滲透、相互促進。

根據現代農業園區的產業特點,盱眙縣發揮資源優勢,高標定位農業特色園區建設,先后聘請南京農業大學、江蘇省農科院等專業院所對全縣農業產業園區發展進行統一園區規劃、統一項目布局,重點圍繞高效生態養殖、高效種植、經濟林果、蝦稻共生等特色主導產業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已培育出盱眙龍蝦、馬壩鎮西瓜、淮河鎮蔬菜等特色農產品,“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產業格局初步形成。

科技賦能,助力提質增效

“我們的西瓜畝均收益8000元至10000元。”馬壩鎮衡西村村民高連甫說,2018年,他和10戶農民成立了馬壩創夢西瓜專業合作社,通過與省市農科院合作,在種植上采用基質栽培、吊蔓掛果等方式,破解了西瓜連續種植質量不佳的問題。“要說這科學技術是‘真香’,現在我們種出的西瓜口感好、糖分高,品質‘杠杠’的,‘小糖丸’等系列品種遠銷北上廣深,深受當地消費者歡迎。”高連甫說。

科學技術在盱眙現代農業產業中,尤其是龍蝦產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天,盱眙龍蝦養殖戶主要做兩件事,一是育苗,二是養水種草,而這是由他們選擇的兩種不同養殖模式“雙早優”和“繁養分離”決定的。

從事龍蝦養殖研究的盱眙大美清水龍蝦生態養殖公司總經理卞勇說,“雙早優”的養殖模式是在五月份種稻,六月份上水,放一批蝦苗,利用水稻遮光降低水溫,八月份收獲一批成品蝦,九月份收稻,之后上水育苗,在來年二三月份的時候投放市場。

“繁養分離”的養殖模式則是根據蘇浙滬流域龍蝦主要用于食用的特點,像養螃蟹一樣養龍蝦,通過把自繁的蝦苗清理掉,重新投放蝦苗,更利于控制密度,養出大規格的成品蝦。

“‘雙早優’主要側重于產量,而‘繁養分離’側重于質量,兩者都是通過科學技術,促進龍蝦畝產值的提升。”卞勇說。

盱眙縣將科學技術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強大引擎,與中國水科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省農科院等大院大所深化合作,先后建立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分中心、中國水科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龍蝦產業研究院、鄉村振興研究院、省漁業技術推廣中心科技試驗示范推廣基地,加快科技集成創新與成果轉化研究。截至目前,全縣示范推廣農業新品種50余個,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30余項。

聯農帶農,推動富民增收

“從2017年開始,我承包了200畝土地用于蝦稻共生,相比以前單純種水稻,每畝凈收入增加了3000元。”算起龍蝦經濟賬,淮河鎮明祖陵村村民陳龍滿臉笑容。該村黨總支書記孫亮說,村里這樣的大戶還有不少。該村成立農地股份合作社,引導當地農戶入股分紅,由龍頭企業以“公司+基地+農戶”“訂單農業+農戶”模式,實現了農企雙方利益共贏。

今年,為了建立更緊密的“風險共擔、利益均沾”聯農帶農模式,盱眙現代農業產業園試點探索建立“龍頭企業(甘泉山糧油等)+專業合作社(維橋金橋農地股份合作社)+農戶”的股份合作經營模式。

合作社通過土地入股的形式與甘泉山糧油合作,甘泉山糧油負責土地種植生產、加工和銷售。產生的效益,扣除企業與農戶的生產經營和土地成本費用后,進行二次分配。“這種模式既減輕了企業拿地的資金成本,也降低了農戶的生產種植成本。”盱眙現代農業產業園籌建辦副主任袁孝春介紹。

該縣還圍繞創業和生產兩條主線,通過組織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大力發展電商產業,涌現出“曉曉”、張家山這樣的帶貨和農產品種植達人,并創新打造田頭直播間,帶給消費者沉浸式直播體驗,大大提高了農產品線上銷售能力和抵御疫情能力,使得越來越多的農民足不出戶就可以將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實現增收致富。

此外,該縣注重發揮品牌效應,深入推進農旅融合發展,實現農民多元化致富。“盱眙龍蝦”是中國百強農產品品牌,連續6年位居全國水產類公用品牌第一名,品牌價值高達215.51億元;“盱眙龍蝦香米”先后榮獲全國稻漁優質漁米大賽金獎和江蘇好大米十大品牌,并獲批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成功舉辦盱眙國際龍蝦節、農民豐收節、首屆盱眙雨山茶休閑旅游節,以龍蝦串聯“山、水、文”元素,引領文旅產業發展,爭創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我們將聚力盱眙龍蝦‘二次創業’,進一步發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示范作用,打造大運河百里畫廊沿線等現代農業產業帶,全力鞏固盱眙龍蝦領軍地位,做響龍蝦香米、水庫魚、馬壩西瓜、雨山茶葉等特色品牌,促進農業產業集群發展。”盱眙縣委書記鄧勇說。(沙 洋 周 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