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經濟區千億水產市場被指大量違規排污,官方:已封堵排水口正全面整改

本文轉自:上游新聞

作為江蘇省首個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審批用地項目,淮海東昇農副產品直供中心項目一直備受關注。1月24日,淮海東昇農副產品直供中心水產市場(以下簡稱東昇水產市場)進入試營業。媒體報道稱,首個試營業日,該市場交易量達到100萬斤。

但就在東昇水產市場營業不久,就被曝出存在市場內雨污分流設施不到位、未辦理排污許可證及違規排污等情況。2月16日,上游新聞(報料郵箱:cnshangyou@163.com)記者雖然在市場周圍區域未看到管道排污情況,但市場施工區域地面有大量污水,水面上漂浮著雜物。

“排污是從1月份開始的,截至2月12日,排污還在繼續。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雨水井和河道中,已經威脅到我們的用水安全。”當地村民表示。

當地環保和水務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村民反映的問題在春節期間已經注意到,并第一時間采取了措施:除對市場進行處罰并封堵排污口外,還要求立即整改。整改期間,要求市場對經營產生的污水進行預處理后,按照規定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統一處理。環保、水利部門也加強了對市場的日常巡查監管。

▲2月16日,江蘇徐莊,東昇水產市場被稱為淮海經濟區最大的水產市場。攝影/上游新聞記者 時婷婷

淮海經濟區最大水產市場被指違規排污盜采地下水

千億級農副產品物流園區——淮海東昇農副產品直供中心,位于江蘇徐州市徐莊鎮,是江蘇省首個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審批用地項目。官方信息稱,這是當地三鄉工程典型的“資本興鄉”示范項目。

資料顯示,淮海東昇農副產品直供中心項目,是集農副產品種植加工、展示交易、冷鏈倉儲、電子商務、食品安全追溯、科研孵化、直供配送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農副產品物流集聚平臺,建成后將成為淮海經濟區規模最大、輻射最廣的國家級農副產品物流園區,是繼北京新發地、河南萬邦國際后,又一個新型可持續的國家級、千億級農副產品物流平臺。

1月24日,淮海東昇農副產品直供中心水產市場進入試營業。據媒體報道顯示,作為淮海經濟區(1986年3月15日淮海經濟區成立,由江蘇、山東、河南、安徽四省十四個地、市組成,系中國最早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之一)規模最大的水產市場,首個試營業日交易量達到100萬斤。

▲2月16日,江蘇徐莊,村民稱市場東側灌溉溝已成為排污口。官方稱,該灌溉口與市場管網未連接。攝影/上游新聞記者 時婷婷

就在東昇水產市場試營業不久,周圍村民就發現,市場因沒有設置雨污分流設施,大量運輸水產車輛卸貨后,將運輸箱中的污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網內。此外,市場還在南院墻內外設置了多處滲井、滲坑和兩個暗管,將污水排入附近的京杭大運河支流河道內。

“滲坑和暗管周圍殘存的污水水面上,漂浮著泡沫狀的不明物質。我們日常取水用的都是運河支流的水源,已經影響到我們的用水安全。”村民們表示,除違規排污外,由于用水需求量大,該市場還鼓勵商戶私自打井。

“市場在西南角院外,私自安裝了2臺每小時300m3的大功率抽水泵,每天盜采地下和地表水3000余噸。”村民們說。

村民提供的監控視頻中可以看到,市場向臨近河道中安置了一條藍色管道。

▲2月16日,江蘇徐莊,市場原污水坑已進行填埋,覆蓋了綠網。攝影/上游新聞記者 時婷婷

修建兩個大型污水坑,死魚廢水排莊稼地

居民提供的1月27日、2月3日至12日的航拍及現場視頻顯示,該市場的排污暗管直接引入周圍河道。同時在東昇水產市場和附近村莊之間修建了2個污水坑。其中,在1月27日排污視頻中,一臺抽水泵正將市場產生的污水抽離,直接排放到周圍河道中。還有部分視頻顯示,一臺145立方米/小時的抽水泵正在將污水抽取到污水坑中。

村民介紹,該污水溝寬2米深1米,總長約1500米,兩個污水坑面積超1000平方米,最深處水位達2米左右。“抽水泵抽取的是市場排放到雨水井中的污水,抽取后再排放到污水坑中。因此,污水坑和污水溝里常常積滿污水。因為沒有防滲漏措施,污水坑和污水溝就成了滲水坑和滲水溝。一部分下滲的污水就進入地下水中,對附近水域造成嚴重污染。”村民們表示,市場排污用的河流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條支流,距離運河直線距離僅2.3公里。

在2月3日至2月10日的視頻中,上游新聞記者看到,每到晚上市場里就停放著大小不一的水產運輸車。卸貨后,有水產運輸車直接將車內污水傾倒在市場路面上,一部分污水順著水泥路面流入雨水井中,還有一部分污水殘留在市場中。

“那段時間,還有運輸車輛隨意把死魚和廢水排到市場外的莊稼地附近。”村民們表示,因擔心污水污染地表水層,影響灌溉和生活用水,他們曾向水利、環保部門反映了此事。

“水利部門封掉了市場私自開挖的深水井,封住了市場用于排水的水閘。可是2月15日晚,我們還是看到市場有排污情況。”村民說,近期未見市場在白天排放污水,有時晚上會聽到有流水聲。

▲1月27日,江蘇徐莊,村民稱市場使用抽水泵,將管道通入河道,通過水管私自取水。官方表示,違規取水已處罰,管道拆除。攝影/上游新聞記者 時婷婷

2月16日上午,上游新聞記者現場看到,村民拍攝視頻中市場西南角的污水坑已進行了部分回填,上面覆蓋著綠色罩網。圍擋下,有一個寬約10厘米的細窄河道,連接著市場與圍擋外河道,并未見有污水排出。

在市場停車場東側的施工現場,停放著兩臺挖掘機。尚未平整的土地上有大量積水,積水表面已生長出青苔。通過航拍畫面可以看到,施工現場的一條管網溝渠中埋放有3根綠色、直徑約5厘米的管道,管道連接的水井上還連接著一條埋在地下且帶有閘門的黑色水管。

在距離市場百米外的一處灌溉溝處,村民們稱該灌溉溝也是市場用于排污的區域。上游新聞記者看到,灌溉溝兩側分布著農田和大棚,河道中部分水域中生長著蘆葦。溝渠周圍有挖掘痕跡和設置管網標記的白色石灰線。灌溉溝中雖有大片水域,但未見污水排出。

▲村民介紹,春節前,市場設置了閘門向河道排水,官方稱發現后已封堵。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排水口已封堵罰款80萬,多部門監督整改

2月16日下午,上游新聞記者跟隨當地水務、環保等相關負責人再次回到現場。

涉事的東昇水產市場相關負責人稱,村民反映的污染區域,一部分為入場前遺留水坑,一部分為經營中產生的廢水,目前已按照相關部門要求進行整改。

據了解,目前該市場為試營業階段。針對村民反映的市場西南角污水坑、污水溝問題,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域此前是一片魚塘,市場試運營期間被用作交易廢水、暫養廢水暫存點,主要暫存污水處理站處理能力不足時無法處置的廢水。經環保部門對該公司超標排污、通過滲坑排污等違法行為,依法責令整改并立案處罰。2月15日出現的排水情況,經調查為15日當天市場在整改過程中,排出的地面殘留水。

對于停車場東側施工工地中管道和存在水域的問題,上游新聞記者跟隨水利部門在現場看到,3條綠色管道在接合井中已被封閉,目前為預留消防管網。連接的黑色管道為審批后的地下水取水管網。

水務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前接到村民反映市場私自取水問題后,水務部門1月29日現場檢查后未發現違規水井,但在市場西南角墻外,確有一臺6寸汽油泵,約每小時最大出水量為145立方米,在周圍河道抽水,用于水產暫養。1月30日,水務部門對該市場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當日綜合行政執法立案調查,拆除了取水泵。2月8日再次進行現場復查后,對其作出7萬元處罰。考慮到市場用水需求,為其審批了4口取水井。殘存水域為原池塘殘留。

村民提出的市場內雨污分流設施不到位的情況,水務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場廢水主要來源為外來交易廢水和水產市場內的暫養廢水。交易廢水和暫養廢水通過污水管網進入該市場內的污水處理站,造成了污水混流。目前水務部門已委托設計單位對該市場設計了雨污分流改造方案,方案通過后要求市場加快施工改造。目前,污水經該市場污水處理站進行預處理后,全部進入鎮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

▲2月16日,江蘇徐莊,東側管道已從接合處封堵。攝影/上游新聞記者 時婷婷

村民提出市場百米外灌溉溝成為排水點問題,經水務和環保現場查驗,該灌溉溝為村民日常灌溉所用,多次巡查中未發現有污水排出。且該灌溉溝緊鄰在建的五環路東側,不具備與市場管網連通條件。

當地環保和水務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到村民反映后,自1月29日起,多次組織相關部門現場辦公、現場處理。對違規問題立案調查的同時,還現場切斷了市場用于排水的水閘,并封堵了排水口。經多次核查,沒有污水進入運河支流。目前,已對市場做出近80萬元的行政處罰,并要求其按照期限在正式營業前完成整改。

上游新聞記者了解到,村民反映的市場未辦理環保等相關證照的問題,該企業已在試營業前完成申報。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依法依規進行審批,對違規問題依法依規責令整改到位,違法行為依法立案處罰到位,保障村民用水和生態安全。

上游新聞記者 沈度 時婷婷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