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寧波完成實際外資32.7億美元 同比增長32.7%

寧波外資的“火”,從去年年初延續至今。

這一年,我們看到了疫情反復下的航運費暴漲、原材料價格暴漲,全球供應鏈一度按下暫停鍵,也看到了中國持續擴大開放的決心。

去年,我市完成實際外資32.7億美元,同比增長32.7%,按商務部統計口徑,創下歷史新高。實際外資增幅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2.5個百分點和16.5個百分點。其中,以全省年增幅16.2%為參照,寧波增速甚至達到了全省均速的兩倍多。

在“不確定性”持續蔓延的今天,寧波的這張答卷,呈現了多種確定性。是什么讓外資對寧波如此感興趣?在中國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的同時,寧波的外資動向有何看點?這樣的勢頭,今年能否維持?

一張日程表一條攻心計

“最快下個月,你就能在象山高塘島看到我們大西洋鮭魚孵出的小魚兒啦!”日前,茶花獎得主、寧波榮譽市民歐佛·羅德蘭喜滋滋地告訴記者,“從項目落地到實現產出,只用了230多天!”

去年6月,在歐佛的主導下,由丹麥諾帝克水產出資、挪威水產設備供應商AKVA集團提供循環水養殖系統的北歐(中國)鮭魚RAS陸基養殖項目在象山落地,項目總投資約8000萬歐元。如今,一期項目孵化廠房主體結構已經結頂,養殖廠房、海水淡化等工程也在加緊建設。

眾所周知,大西洋鮭魚是著名的溯河洄游魚類,也是三文魚中品質最優的一種。在陸地上養殖大西洋鮭魚,技術復雜且投資巨大。“前期考察,我整整花了6年多。”歐佛坦言,最終選擇寧波,一方面是找到了愿意向寧波轉讓技術的合作伙伴,但更重要的是寧波的營商環境“足夠誘人”。

他給記者舉了個例子:不論是寧波市商務局、市外事辦、市投資促進中心,還是象山當地投資部門、項目所在園區,只要是該項目涉及的相關工作人員,幾乎人手一張倒排工期的日程表。半年來開了多場協調會,精準把控項目進度與細節,統籌解決項目的各種問題。

雖說疫情陰影仍在,但項目推進一直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在如此有力的支持下,我們有信心應對與疫情有關的各種挑戰,確保一期項目如期投產。事實證明,我們做到了!”歐佛說,未來,投資方將在高塘島打造一個全集成商業化的大西洋鮭魚養殖場,一期預計年產4000多噸,三期建好后年產能將達到2萬噸。

愈是有挑戰,愈是可以彰顯寧波開放的決心。與此同時,外資的堅定選擇,亦可視為對寧波這座城市的認可和信心。據市商務局統計,去年,全市新設外資企業564家,比上年增加78家;合同外資86.4億美元,同比增長83.9%。

其中,落戶鄞州的美國開市客浙江首店項目“吸睛”無數。去年11月13日,在各界的密切關注中,包含開市客超市地塊在內的鄞州區18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將周邊居民的期待值瞬間拉滿。而此時,距離開市客在鄞州成功競得土地不過1個月零2天。

看得到的“鄞州速度”背后,多的是我們不知道的事——

鄞州區投促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開市客登陸中國后,立即成為各地招商引資的重點。作為全球第二大零售商,誰都掂量得出“開市客”這三個字的分量:不僅意味著外商投資,還有隨之而來的商貿、物流和就業,更重要的是對消費的帶動乃至對區域能級的提升。

“針對項目方提出的‘會員店+加油站’模式,我們提交了‘確定性+可能性+選擇性’分步組合的靈活方案,打破了僵局,使項目得以繼續向前推進。”該工作人員說,正是這招“攻心計”,使寧波笑到了最后。

去年,在國家發改委公布的18個營商環境評價指標前20位的標桿城市中,寧波有11個評價指標躋身全國20強,其中納稅服務名列第一。另外,在全國工商聯去年發布的一份營商環境報告中,寧波排名第五,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一次燕歸來一場雙奔赴

一張日程表、一條攻心計,讓外商看到了寧波人的精細,這關乎城市軟實力,其背后的支撐當然是城市硬實力,二者相輔相成,才能更好地穩中求進。

去年上半年,世界500強企業荷蘭利安德巴賽爾再次選擇寧波,與“老朋友”鎮海煉化合資成立寧波利安德巴賽爾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總投資6.9億美元,合同外資1.04億美元,將在鎮海建設一套全新的環氧丙烷(PO)和苯乙烯(SM)生產裝置。這是雙方繼2007年首次合作后,時隔14年的再度牽手。

強強聯合,長風萬里燕歸來。而在寧波,像這樣的全球“頂流”嵌入拳頭產業、促進產業集聚升級

的例子并不鮮見。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高質量外資爭相落戶,進一步推動了產城融合互動。截至去年底,我市累計引進69家境外世界500強企業,共興辦153個項目分支機構,投資總額242.6億美元。

不只是“制造+制造”,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制造+服務”“制造+金融”玩出了新的CP感。

去年10月,在前灣新區,極氪未來工廠為“極氪001”車型舉行了盛大的交付儀式,這是寧波造車史上首批量產下線的純電智能轎跑,填補了我市在新能源整車這個核心領域的空白。

復盤“極氪001”的下線軌跡,不難發現其背后服務業的強大助力。去年6月25日,香港吉利控股集團與我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確定旗下極氪智能科技公司全球總部落戶寧波,總投資3億美元,從事智能化純電動汽車的創新研發,成為寧波外資史上最大的科研和技術服務業項目。

短短4個月后,首批量產車就從前灣新區極氪未來工廠下線,達產后將年產30萬輛,預計可新增年產值超500億元。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更是國際競爭的主戰場。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就要完善產業生態系統,促進研發、咨詢、金融服務、物流等處于制造業產業鏈上下游的現代服務業繁榮。”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服務業利用外資向高技術產業拓展,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速融合,正成為提升城市競爭力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在全球跨境投資承壓的大背景下,外資對寧波的熱情卻持續高漲。去年,我市的科學研究、制造業和技術服務業以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相繼成為外商投資熱點,全市新設外資并購項目39個,投資總額16.9億美元,合同外資8.79億美元,項目數和合同外資分別比上年增長2.2倍和1.8倍。

這一點,在資本市場上表現得尤其明顯。去年,高瓴資本對寧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逾億美元,實現持股9.87%,成為其最大機構投資方。外資之所以“一擲千金”,就是看重該企業在結構性心臟病治療領域的持續創新。目前,健世科技已向港交所公開遞交招股說明書,擬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一個大平臺一項新期待

過去這一年,很多方面在考量一個“變”字。相對于以往,去年之所以能成為外資“大年”,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是,自貿片區溢出效應凸顯,已經成為寧波引進外資的有力推手。

去年10月13日,隨著馬森集團國際能源貿易總部項目在寧波簽約,又一總部項目被浙江自貿試驗區寧波片區收入囊中。作為世界級能源巨頭東華集團的子公司,未來馬森將在寧波片區建設國內首家LPG物聯網銷售平臺,力爭到2025年,年貿易額超過1000億元,進出口額在300億元以上,成為全球最大的LPG綜合運營商。

顯然,作為開放程度最高、離世界最近的特殊經濟功能區之一,浙江自貿區寧波片區更早地感知著外部風雨之急,亦更早地結合自身建設目標主動出擊作為回應。

“我們將以此次落戶為契機,依托已有的產業基礎和自貿區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最新政策,加快推動‘實業+貿易’雙輪驅動,助力寧波新型國際能源貿易中心建設。”馬森集團主要負責人說。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在寧波,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成為這句話的見證人。

去年的最后一天,寧波民銀新動能私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登記設立,這是自去年7月《寧波市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試點工作實施辦法(試行)》出臺后,經聯合會商設立的第一家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試點企業,預計引進外資規模達4億元。

在貿易保護主義沉渣泛起、不確定性籠罩全球經濟的背景下,投資者依然對寧波抱有巨大熱情,依然對中國開放前景保持充分信心。

去年,我市新設或增資投資總額超億美元大項目43個,比上年增加11家;合同外資51.9億美元,同比增長66.5%。實際到資超千萬美元項目61個,合計到賬金額29.4億美元,占比89.9%。浙江極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嗶哩嗶哩(浙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寧波均聯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吉利汽車實業有限公司、寧波保稅區無尾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寧波海天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等一批標志性大項目紛紛落地或增資。

2021年已成歷史,回顧外資入甬的“寧波瞬間”“寧波故事”,我們用信心照亮前路。不久前,全市經濟運行監測聯席會議下達了經濟發展工作計劃表和年度投資項目清單,并就推動實現一季度“開門紅”,系統部署擴投資增動能等6大專項行動。其中,擴投資一馬當先,《關于建立大招商統籌機制的實施意見》隨即出臺。落實“一把手”招商引資責任,強化項目謀劃招引,抓好產業鏈招商,推動現有外資企業增資擴股。探索通過QFLP、產業基金等新方式吸引外資。

置身全局,更要服務全局。今后的寧波,顯然需要更多的“日程表”“攻心計”,以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碰撞和對接,實現更多的“鳳來棲”“燕歸來”。(單玉紫楓)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