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寧波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寧波調查隊公布了全市2021年經濟運行情況。經初步核算,去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594.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2%,兩年平均增長5.7%。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56.1億元,增長2.8%,兩年平均增長2.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6997.2億元,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6.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7241.6億元,增長7.1%,兩年平均增長5.3%。三次產業之比為2.4∶48.0∶49.6。三次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0.9%、54.9%和44.2%。
工業經濟表現出色。去年,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865.0億元,同比增長11.9%,兩年平均增長8.5%。全市35個行業大類中,30個行業實現正增長。新興動能加速培育,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同比增長26.3%,高出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速4.5個百分點,新產品產值率達34.3%。新興產業高速增長,人工智能產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新材料產業、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1.3%、17.5%、16.6%、16.1%和16.1%。
服務業運行平穩。去年,全市實現服務業增加值7241.6億元,同比增長7.1%。批發和零售業,營利性服務業,金融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四個行業合計對服務業增長的貢獻率達90.9%。住宿餐飲業恢復良好,實現增加值163.9億元,增長17.9%。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20.2億元,增長15.9%。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去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0%,兩年平均增長8.2%。其中,民間投資增長8.7%,兩年平均增長7.6%。從投資主要構成看,制造業投資增長27.0%,對投資增長貢獻率達47.3%。
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去年,全市實現財政總收入3264.4億元,同比增長15.1%,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4.1%。全市交通運輸支出、住房保障支出、衛生健康支出分別增長65.8%、42.4%和12.2%。
“去年,全市經濟呈現平穩增長、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新的一年,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經濟持續向好的基礎仍不穩固、不均衡,各地各部門要打好助企惠企‘組合拳’,確保一季度開門穩、開門紅。”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表示。( 俞永均)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去年寧波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56.1億元 增長2.8%2022-01-26
- 2021年江蘇實際使用外資288.5億美元 規模創歷史新高2022-01-26
- 2021年江蘇累計進出口52130.6億元 同比增長17.1%2022-01-26
- 南京首屆青少年冰球聯賽舉行 全市近百位孩子參與比賽2022-01-26
- 南京冬奧氛圍越來越濃 “迎冬奧開盲盒”活動正式啟動2022-01-26
- 南京多個體育場館將實行“低免開放” 滿足廣大市民健身需求2022-01-26
- 南京各大洗車店啟動漲價模式 自助洗車成為市民“新寵”2022-01-26
- 江北新區青年公寓進入內裝收尾階段 為人才打造宜居之地2022-01-26
- 南京老字號品牌年貨銷售額再攀新高 00后購買同比增長4.5倍2022-01-26
- 建鄴“小莫”助企直通車平臺上線 打通企業服務“最后一公里”2022-01-26
- 2022年,北京樓市會怎么走?2022-01-26
- 深圳“17平”超小戶型,1元起拍!富士康旁,小區還有免費停車位?2022-01-26
- 大學區、電腦派位…深圳這類房子又被“暴擊”?百花法拍房又降了2022-01-26
- 上海中醫數字化轉型|這家醫院提供“入院一站式”服務2022-01-26
- 晴隆縣總工會到蓮城街道幸福家園社區開展2022年元旦春節“送溫暖”活動2022-01-26
- 開往長白山的高鐵迎小年:載歌載舞大聯歡2022-01-26
- 東風社區為困難家庭送去棉被2022-01-26
- 把嚴的導向體現在管黨治黨的全過程和各方面2022-01-26
- “添睦e覽通”升級,智能監控全覆蓋2022-01-26
- 居家過小年吃出儀式感 沈陽“盛京家宴”送來濃濃年味2022-01-26
- 預制菜大熱 輕松享年飯2022-01-26
- 我市“三醫”建設齊發力快推進2022-01-26
- 新年直擊火熱建設現場貴陽晨光:新年新“智造” 數字賦能“加速跑”2022-01-26
- 省智慧城市考核指標獲滿分2022-01-26
- 江蘇省稅務局駐灌云縣南崗鎮東于村“第一書記”陳新年:新年押車百里賣“年貨”2022-01-25
- 河南安陽發布24號通告:湯陰縣一個高風險地區調整為中風險2022-01-25
- 全國重點冬奧文化廣場——敦煌寶石花冬奧文化廣場投入使用2022-01-25
- 寧夏交通運輸廳:做好“四篇文章”推進高質量發展 努力當好先行區建設開路先鋒2022-01-25
- 長沙多措并舉,“真金白銀”助力春節穩工穩產2022-01-25
- 湖北交出優異“環境成績單” 地表水、空氣質量創近年最好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