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聚焦產業需求創新制度供給


(資料圖片)

走進沈陽綜合保稅區桃仙園區,一臺10億像素的攝像頭正上下翻飛對藝術品進行精準掃描,一份詳細的檔案隨即建立。這是沈陽海關創新引入的“溯源核對+密鑰保護”技術,可以讓保稅藝術品監管更加智能高效。

該園區作為遼寧自貿試驗區沈陽片區的核心功能區,設有東北地區首個國際藝術品保稅展示平臺,已有3589幅藝術品油畫在沈陽綜保區完成通關,保稅藝術品展示業務成為快速發展的新業態。沈陽海關自貿處副處長董昕說,科技賦能創新有效降低了藝術品在境內運輸、存儲、展覽過程中被調包、替換的風險。

遼寧省商務廳廳長潘爽表示,以自貿試驗區為先行先試窗口,遼寧多舉措提升通關便利度。目前,遼寧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均優于全國平均水平。聚焦產業發展所需創新制度供給,遼寧自貿試驗區成立6年來,累計推出6批共179項具有遼寧特色的改革創新成果,其中15項實踐效果突出的創新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改革紅利不斷釋放。新增注冊企業9萬戶,累計新增注冊資本已突破2萬億元。

圍繞企業需求,推進制度集成創新。遼寧自貿試驗區確定企業訴求清單后,組織省市兩級創新團隊逐一研究、突破、解決。結合《進一步深化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開展創新試驗,注重小切口,見效快,并以此為基礎,逐步形成系統化、集成化制度創新成果。會同海關、金融等部門制定政策支持措施,爭取在貿易便利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等方面實現新突破。2022年,遼寧省自貿辦聯合人民銀行沈陽分行出臺了22條金融支持遼寧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的扶持政策,在全省復制推廣了34項金融創新經驗。

針對企業融資難題,營口片區搭建“營口金小二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實現銀企對接、信用信息、融資擔保等線上服務,已有16865家企業在平臺上完成了注冊,30家銀行金融機構全部入駐,共發布金融產品168項,企業發布資金需求1348項,放款125.9億元。在遼寧首創一鍵無縫辦理不動產抵押注銷再登記業務,消除辦理不動產抵押注銷和抵押登記業務“空檔期”,解決銀行開展無還本續貸業務的后顧之憂,已為52家企業爭取11.4億元銀行續貸資金,為企業節約融資成本1574萬元。建設“三貸”中心(“首次貸款中心”“綠色貸款中心”“科創貸款中心”),截至目前,通過線上、線下服務為183戶企業對接23.36億元融資需求,促成9家銀行為其中134戶企業發放貸款12.77億元。營口片區還著力推進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在簡化境外個人薪酬購匯匯出流程和手續等方面進行大膽創新實踐,切實提升了政策效能和創新效益。

遼寧強力推動東北海陸大通道建設,促進東北亞貨物經遼寧北上、西進歐洲。沈陽跨境電商專列實現進出口雙向全模式運營,開通了沈陽至俄羅斯、德國的國際公路運輸卡航業務。制定實施《遼寧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努力將遼寧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引領遼寧創新發展的重要載體。從今年起到2025年,開展重點項目攻堅,推進東北亞陸港樞紐產業園等重點項目;以延鏈補鏈強鏈固鏈為核心,依托龍頭企業和產業創新中心開展精準招商,吸引上下游企業集聚;促進產業布局優化,打造先進制造產業鏈集群;加強開放平臺建設,落實東北海陸大通道建設行動,加快國際中轉集拼中心等開放平臺建設。(本報記者 孫潛彤)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