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速遞!山西 科技支撐讓蜜蜂愛上梨花

郭媛在山西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檢查實驗蜂群。 曹嵌 攝

“果農們對花期十分重視,對技術的需求十分迫切,一年的投資能否有收益,都取決于梨樹的幾天花期。”在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襄垣鄉郝溫村村民周丁國的80畝梨園里,原山西農業大學園藝學院研究員邵有全對來自各地的梨農和專家們說道。


(相關資料圖)

經過兩代專家12年的接力,蜜蜂梨樹授粉集成技術已經成熟。近日,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和山西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在山西召開了全國梨樹蜜蜂授粉節本增效現場觀摩會,以期在全國層面推廣這一生態技術。

周丁國們的煩惱與驚喜

周丁國是郝溫村種梨規模最大的梨農,幾年前加入了郝溫村益銘果品專業合作社,他負責生產,合作社負責銷售。

“人工授粉的辦法越來越不劃算。”周丁國說。四年前,他到山西省運城市參觀學習后,改變了自家梨園的授粉方式。

平遙縣襄垣鄉是晉中梨產業的主產區。一開始農戶們采取人工授粉方式,大家覺得是新技術,也是好辦法,但是慢慢地這個事情變了味。

“開始,我們用鉛筆頭上的橡皮沾一點青霉素小瓶裝的粉‘點梨花’,后來改用毛線系成疙瘩授粉,但人工費用還是太高。后來就開始用兩尺長的雞毛撣子粘粉,授粉速度是快了,人工費也相對減少了一大部分,但是新的成本又增加了。授粉工具變大,增加了花粉的使用量,買的花粉質量不保證,價格還一直攀升。”周丁國說。

“以前雇工人每人每天一百多元,算下來每畝要350元。現在蜜蜂授粉每畝僅需50元左右,政府和項目每畝補助20元,我們僅需投入30元,成本大大降低。蜜蜂授粉后,梨樹的坐果率有了明顯的提高,一畝比以往增產約1000斤,可以收獲7000到8000斤。”他說。去年,梨的地頭批發價為每斤3.3元,周丁國收入100多萬。

梨是我國第三大水果,有3000余年栽培歷史,是一種必須進行異花輔助授粉的水果。山西省梨樹種植面積有135萬畝,分為晉中梨區、晉南梨區和晉東南梨區,品種以酥梨為主。

“40年前,由于梨樹種植面積小、梨樹品種雜,田間的授粉昆蟲可滿足其授粉需要。后來,隨著土地的過度開發,傳粉昆蟲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破壞,加上梨樹種植面積擴大,化學農藥不斷使用,傳粉昆蟲的數量就相對不足了。”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副首席科學家、山西農業大學園藝學院研究員郭媛說。

“目前我國梨樹人工授粉的成本大幅度提高,嚴重影響農作物的品質,間接影響到食品安全。”郭媛說,推廣梨樹蜜蜂授粉技術是解決梨農煩惱的好辦法,也是解決梨產業高質量發展難題的好路徑。

為梨產業插上蜜蜂之翼

“人工授粉費工費時,勞動強度大,而且是‘亂點鴛鴦譜’。”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所長彭文君說。

“所以,我們花了12年時間,兩代專家接力,就是要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讓蜜蜂愛上梨花,二是讓更多梨農將這一技術運用起來。”山西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院長李捷說。

2011年以來,山西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在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的支持下,致力于梨樹蜜蜂授粉配套技術的試驗、示范與推廣,先后在河南省、吉林省、遼寧省及山西省晉中市、呂梁市、運城市等地建立了技術示范點,用12年的探索創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梨樹蜜蜂授粉配套技術模式。

事實上,蜜蜂在授粉采蜜過程中并不青睞梨花。這是因為梨花分泌花蜜少、香味淡、有特殊氣味,自然界在有其他鮮艷花朵時,蜜蜂不會給梨樹授粉。

那么,該如何讓蜜蜂愛上梨花呢?

研究人員采取了巢內誘導和巢外誘導兩種方式,其中巢內誘導通過飼喂、懸掛誘導劑的方式刺激蜜蜂為梨花授粉,而巢外誘導采用樹體懸掛、噴施的方式,吸引蜜蜂為梨花授粉。

在新建的梨園中,研究人員對授粉樹進行合理配置,同時使用脫粉器,在蜜蜂攜帶花粉進入蜂箱時,脫掉攜粉足上的花粉,以增強蜜蜂采集梨樹花粉的積極性。除此以外,他們還發明了蜜蜂攜粉器等專利,使蜜蜂出巢時攜帶花粉為梨樹授粉。

“配套技術方面,我們主要做了溫度對蜜蜂采集行為的影響、溫度對梨花器官的影響、蜜蜂采集行為調控技術、蜜蜂授粉技術等多個方向的研究。研究中意外發現,蜜蜂采集最積極的溫度恰恰是最適合梨樹生長發育的溫度。”郭媛說。

這一發現,堅定了專家們推廣梨樹蜜蜂授粉技術的決心。

“集成的蜜蜂授粉技術,為梨產業插上了蜜蜂之翼。授粉產業既是生態工程,又是農業生產服務業的新業態,千家萬戶都需要,但一家一戶做不到。因此,政府支持很重要,解決好一家一戶種植模式與蜜蜂區域授粉的匹配問題還需要政府發力。”山西農業大學校長張強說。

一只蜜蜂衍生出三個賬本

除了平遙梨農周丁國的節本增效小賬,邵有全研究員也有一本經濟大賬。目前,全國45%以上的梨樹需要人工授粉,按550到750元每畝入戶調查數據測算,在人工授粉成本上,全國梨農需要投入二三十億元。改用蜜蜂授粉后,一畝地僅需要50元投入,同時增產效果明顯。

除了經濟賬,郭媛他們還發現,蜜蜂授粉方式對照人工授粉,梨果中的蘋果酸、檸檬酸和奎尼酸含量顯著下降,果實的酸度大大降低;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的含量提升,梨果的甜度得到顯著提升。同時,梨果果型更好,商品率也提高了。

“簡單來說,就是口感更好了、品質更好了、賣相也更好了,不僅能算經濟效益賬,還能算生態效益賬。”郭媛說。

而且,蜜蜂授粉技術的大面積推廣,還催生了一個蜜蜂授粉新業態。

蜂農張龍對此感觸最深,他是運城市鹽湖區西街蜂贏蜂業專業合作社的社長。從2011年以來,張龍一直配合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大田農業授粉崗位科學家項目開展蜜蜂授粉技術示范,先后在山西運城、晉中、呂梁等地為蘋果、梨、大櫻桃等多種作物進行蜜蜂授粉,每年可額外增加四五萬元的授粉收入,占到取蜜收入的四分之一。

同時,張龍在示范服務的過程中,還總結出了一套為農作物授粉配套的蜂群管理方法,提升了蜜蜂授粉的可操作性和效率。張龍說,中國南北氣候差距較大,一年可以有多次授粉收入,為養蜂人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今后,合作社將主攻這一新業態。

“今年是養蜂的第四年,我已經有150個蜂箱,每年授粉收入約七八萬元。今年在平遙授完粉就回家做農活,養蜂務農兩不誤,一年下來收入10萬元左右。”運城市垣曲縣英言鎮蜂農石國民說。

“我們的愿景是,以蜜蜂產業為支撐,拓展農業服務新業態,打造體現‘兩山論’的山西生態產業新基地。”李捷說。(吳晉斌)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