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東南最近頻繁降雨,給炎熱的夏天帶來陣陣清涼。已近兩米高的玉米長勢喜人,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中心主任呼建軍指著身后這塊地,言語中很有成就感:“4年前,這塊地還是板結嚴重、畝產800多斤的薄田,如今這塊地已是熟軟肥沃、畝產超過1600斤的良田,通過推廣秸稈還田等技術,土壤結構、養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產量也實現了翻番。”
(資料圖片)
一大早,屯留區康之源農業機械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魏軍手機里的微信群就響個不停,“知道我們這的機器好,連周邊縣的農戶都找過來了,‘預約訂單’都排滿了。”像康之源這樣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主體,屯留區有42家,實現整村托管160個。農業生產托管是如何激發土地活力,助力增產增收的?記者進行了采訪。
“點菜式”服務滿足各種需求
屯留區上村鎮北宋杜村村民趙忠保今年77歲,孩子們在外打工,家里的7畝地讓他頗有些為難。同樣為難的還有在北栗村附近康莊園區清華廠打工的小伙段青紅,“曠工要扣工資,‘兩頭都想兼顧’,難!”
屯留區推廣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解決了不少人的難題。“這兩年,我家的地是全過程生產托管,從春到秋,從種到收,打一個電話,種子、化肥、農藥,再加上春種,一條龍服務。花點‘小錢’,收成歸我,收入還增加了不少。”趙忠保對農業生產托管給出了“省時、省心、省力,還能增加收入”的“三省一增”評價。
托管農業是如何幫助農民實現增收的?
北宋杜村村民郭連玉認真地算了一下賬:“規模化、機械化種植,讓每畝地種子、化肥、農藥等投資降了60多元;平均畝產相較以前還增加了近500斤,這一減一增,算下來畝均增收600多元。”
統計數據顯示,屯留區的托管農業實現農業生產的“一降兩增”:去年,畝均投入成本下降145元;畝均可增產150公斤以上,增收500元以上。
為了更好滿足農戶需求,屯留區還推出“特色菜單”,供農戶自己選擇。按照全區東西部機械化作業差異,創新推出“六核心服務”和“三環節套餐”的托管服務菜單。其中“六核心服務”包括機播、機收、秸稈還田、深松深耕、旋地、烘干服務。“三環節套餐”,即在平原鄉鎮推行包含以玉米機收、秸稈還田、深松深耕為主的全套作業環節;在丘陵、山區鄉鎮推行包含秸稈還田、深松深耕、旋耕等部分核心作業環節;全區域推行以玉米機械化烘干為主,包含測、收、儲等環節的多樣化服務。
“點菜式”服務滿足了農民的各種需求,得到廣大農民的熱烈歡迎。
依托托管服務主體推廣農技
這是一份關于北栗村的“測土配方施肥化驗單”:根據表上測出的有機質、氮磷鉀等土壤肥力指標含量,得出這塊土地適用肥配比、施肥時間以及用量、注意事項。
“以前農戶施肥,大多是粗放式的‘大水漫灌’,化肥沒少用,效果卻很一般。”屯留區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協會副會長呂建國說,“這個化驗單相當于這塊地的‘用肥指南’,該用什么樣的肥、用多少肥——說得清清楚楚,有助于發揮最佳效果,實現科學施肥。”
農業生產托管規模的提升,為農技推廣提供了廣闊空間。“以前幾萬農戶像汪洋大海,農技、農機推廣只能是提倡、引導。現在,屯留全區托管面積達到60萬畝,平均過萬畝的托管規模和相對集中的服務主體,為先進種植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屯留區農經中心負責人侯學增說。
更多先進農機具,也登上了“舞臺”。魏軍不久前更新了更先進的農機設備,他興沖沖地拍著眼前這臺“大家伙”:“能夠做到種肥同播,分層施肥,化肥減量近1/3,種子用量也大幅下降,起到更好的‘減量增效’作用。”
“這個馬力大,能打破30厘米深的‘犁底層’,實現深耕、深松,粉碎后的秸稈充分還田,避免病蟲害,土壤改良效果好。”呼建軍指著自家的大馬力拖拉機介紹,“但這樣的大拖拉機,得達到一定的土地規模才適合,否則就不劃算。”
為了更好依托托管服務主體推廣農技,屯留區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協會建立“農業生產托管大數據管理平臺”,將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托管服務主體納入管理系統,在推行秸稈還田、深耕深松、種肥同播、統防統治等高效旱作農業技術時效率更高,解決了農業科技落地“最后一公里”問題。
同時,托管農業給屯留區帶來了生態效益:深耕深松與秸稈還田相結合,減少了秸稈焚燒的情況;優化化肥農藥使用比例,減少了化肥農藥對環境的污染。
建立“協會+金融+保險”服務模式
托管服務主體,在服務農業的過程中,也享受到了來自多方的助力。
屯留區成立了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協會、糧食生產協會,依托大數據管理平臺對全區的大型農機分時段調配,大大提高了農機的使用頻率。“農忙一開始,從東邊開始干起,逐漸向西跨區域作業。”魏軍說,“這樣,大型農機使用時長提上來了,成本降下去了。”
“先進農機價格比較高,光靠托管服務主體自己,資金壓力比較大。”侯學增說,“我們成立行業服務協會,形成集體信用,對接銀行等金融機構,有效緩解了‘貸款難’的問題。”2021年,各金融機構向各類托管服務主體累計提供貸款2.44億元。
此外,屯留區推動了當地保險公司設立“成本商業保險”“完全成本保險”。侯學增介紹,“成本商業保險”為農業生產托管玉米高產示范田險種,托管服務主體只需承擔每畝23.5元的保費,就可享受每畝650公斤的產量保險,產量不足部分將按照每斤1.3元賠付;高粱種植“完全成本保險”,服務主體承擔每畝30.5元的保費,去年水災后高粱歉收,相關服務主體每畝收益不足800元的部分由保險賠付。
這樣,屯留區建立了覆蓋托管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全鏈條的“協會+金融+保險”服務模式,為托管農業走穩健、發展好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目前,屯留區農業生產托管面積達到60萬畝,占全區耕地面積的八成以上,服務小農戶4.87萬戶。“圍繞‘誰來種地’‘怎么種好地’等關鍵問題,屯留區以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主體為關鍵,配置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為農業現代化打下了良好基礎。”侯學增說。(本報記者 劉鑫焱 喬 棟)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每日消息!農業生產托管 助力增產增收2022-07-22
- 昆明市加快推進文旅深度融合 推動文化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2022-07-22
- 昆明以補鏈延鏈和強鏈為導向編制施工圖 推進高端裝備及汽車制造產業發展2022-07-22
- 6月昆明市接待游客2147萬人次 旅游總收入244億元2022-07-22
- 上半年云南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089元 增速居全國第17位2022-07-22
- 云南展團展覽面積40000平方米 突出云南優勢文旅資源 2022-07-22
- 閃剪AI剪輯、圖文快剪,短視頻的“王炸”功能!2022-07-22
- 江蘇省第二十屆運動會青少年部柔道比賽開賽 泰州代表隊發揮出色2022-07-22
- 什么奶粉好吸收?Bubs奶粉萬千家庭之選2022-07-22
- 山西:推進全省社區體育服務體系建設 提升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2022-07-22
- 太原尖草坪區南翟村依托區位和生態優勢 大力發展鄉村產業2022-07-22
- 世界觀速訊丨【關注甘肅高考】甘肅省26名學子將圓夢藍天2022-07-22
- 今日要聞!禮泉檢察院 公益訴訟呵護“小河御梨”健康成長2022-07-22
- 天天滾動:黑龍江省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項目瞄準“四率”目標 啟動“夏季攻勢”2022-07-22
- 環球百事通!迎著熱浪,一次值崗行萬步2022-07-22
- 世界頭條:石灣村填埋臭水池消除安全隱患2022-07-22
- 今日要聞!高溫下,他們堅守在防疫一線2022-07-22
- 當前信息:“梳洗”綠化養護 澆水“解渴”亮化家園2022-07-22
- 【全球新要聞】國網靖安縣供電公司:“送清涼”關愛一線員工2022-07-22
- 寧波各項水利工程建設持續發力 有效投資紅利全面釋放2022-07-22
- 南京不斷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推動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2022-07-22
- 南京迅速向各類違法犯罪和治安隱患發起強大攻勢 掀起打擊整治熱潮2022-07-22
- 2022年南京江寧高新區實施類重大產業項目32個 總投資388.63億元2022-07-22
- 7月南京旅游市場快速復蘇 跨省團隊游組織和接待游客數量環比迅猛增長2022-07-22
- 2021年我國對外文化貿易額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 同比增長38.7%2022-07-22
- 2021年我國漁業產值15158.63億元 漁業工業和建筑業產值6155.16億元2022-07-22
- 資訊推薦:天都黑了,進來休息會吧!晚安2022-07-22
- 世界快看點丨瞄準“四率”目標 啟動“夏季攻勢”2022-07-22
- 每日熱訊!12年拆不動!南山中心的老舊住宅還能“再啟”嗎?2022-07-22
- 全球微速訊:超15萬平,光明西田社區土整項目規劃出爐!海岸集團主導202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