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在華研發投入、推進項目開工建設、增設中西部示范基地、擴展與本地合作伙伴業務范疇……新春伊始,不少外資企業都在加碼在華業務布局。與此同時,中國市場擴大開放的信號還在不斷釋放,從部委到地方密集發布穩外資新舉措,加大對外資項目的支持力度,推動更多領域開放利好落地。這也進一步堅定了外資企業在中國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施耐德電氣正在謀劃進一步加快數字領域的業務發展。記者了解到,春節過后,該公司在廈門投資打造的先進生產線、在西安成立的研發實體、在北京亦莊建設的中國軟件研發中心等都在全力運轉,為中國市場提供更多數字化綠色創新產品。
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施耐德電氣看好中國數字化技術發展空間,將繼續加大在中國市場的研發投入。他透露,截至2021年,該公司中國數字化研發人才達到總研發人數的28%,今年還將進一步增長。
還有不少外資企業表示,2022年計劃進一步擴大在華投資,其中不乏對中西部等政策重點支持地區的布局。
德國阿吉斯裝備制造集團便是其中一員。該集團大中華區董事長張毅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公司在北上廣的三個裝備制造項目暨金屬固廢資源化利用示范基地爭取年內開工建設,同時,擬與戰略投資方一道,增加在成都和蘭州的示范基地,引入德國環保裝備制造技術和無廢化處理設備,為中國構建“無廢城市”和實施“雙碳”目標提供具體解決方案。
這些只是外資企業加快在華發展的縮影?!案鞔笸鈬虝蟾骘@示,中國仍是跨國公司主要投資目的地之一?!鄙虅詹客鈬顿Y管理司司長陳春江在1月25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說,比如,中國德國商會發布的2021到2022年度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在華德企對中國市場增長充滿信心,71%的企業計劃繼續增加在華投資。
陳春江同時指出,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穩外資工作依然面臨較大挑戰。2022年,商務部將從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完善支持政策、提升服務水平、強化平臺作用、加強投資促進、優化營商環境等六方面發力穩外資,著力穩住存量、挖掘增量、優化結構。
相關部署已經在加快落地。記者獲悉,目前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正在加快推進最新發布的2021年版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落地實施,確保汽車制造等領域開放舉措落地見效,吸引更多跨國公司投資;并將修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充分發揮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效應,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現代服務、高新技術、綠色低碳、數字經濟等領域和中西部地區。
地方也在全力促進外資項目簽約落地。2月8日,深圳市發展改革委發布《深圳市服務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加快重點領域對外開放。此前,北京發布七個方面25條措施穩外資,提出鼓勵外國投資者在本市設立研發創新中心、外資研發總部、開放式創新平臺等。
福建則打出了一系列穩外資組合拳,進一步完善利用外資正向激勵機制,加大對各級招商部門工作獎勵,加快推進集中簽約項目落地,強化數字招商,依托“云上投洽會”,大力開展云招商、云推介、云洽談。福建省商務廳統計顯示,一季度福建可望到資重點外資項目63個,預計一季度全省可實現到資同比增長3%以上。
分析指出,在去年我國吸收利用外資取得超預期成績單的基礎上,更高水平開放信號的密集釋放和相關舉措的加快落地,將進一步增加中國市場的吸引力,推動我國穩外資乘勢而上,實現量和質的雙提升。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493.6億元,同比增長14.9%,引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這也是我國吸收利用外資首破萬億元大關。其中,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7.1%,東中西部引資全面增長。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外資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仍不可低估,需要繼續引進外資及其先進技術、管理經驗等。他提出,要更好地穩外資,就要在穩存量基礎上擴展增量,適應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鼓勵外資在補短板強弱項、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方面加大投入,提質增效,帶動供應鏈和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聶平香也對記者表示,我國正在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外資企業在華經營提供更好的服務。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完善營商環境評價機制,并加大考核力度;建立外資企業項目服務保障機制,細化服務;進一步完善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機制,更好維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等,都將為外資企業在華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也將進一步穩定外資企業預期,推動我國吸收利用外資穩中有進。
展望2022年,聶平香認為,未來我國吸收外資前景廣闊。她舉例,從區域發展來看,中西部地區利用外資空間將不斷釋放。國家正在著力推動中西部經濟發展,以更好實現區域平衡和協調發展,這將為中西部地區引資提供更大的機遇和市場空間。
另外,服務業利用外資潛力很大。聶平香分析,服務業是我國目前及未來對外開放的重點和難點,隨著服務業開放水平尤其是制度型開放水平的提升,我國服務領域利用外資的潛力將加速釋放。(王文博)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項目合作紛紛落地 示范基地等建設加快2022-02-10
- 經濟觀察:個體工商戶突破1億戶的動力來自哪里?2022-02-10
- 黑色系大幅波動發改委兩天三次發聲 專家:今年大宗商品將呈分化格局2022-02-10
- 廣西最大國有林場建成最大場史館2022-02-10
- 南京高淳:水草籽收獲農事忙2022-02-10
- 廣西律師行業大力實施“領航工程”2022-02-10
- 守護進行時!“洱海保護小小講解員”開班啦2022-02-10
- 常德市城區新春首場招聘會供崗2558個2022-02-10
- 株洲市教育局直屬學校面向高校應屆畢業生進行公開招聘2022-02-10
- 2021常德十大農產品品牌揭曉2022-02-10
- 去年湘潭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70元 同比增長8.2%2022-02-10
- 長沙市第三工人文化宮年內主體完工2022-02-10
- 秦皇島推進既有管道燃氣加裝安全裝置工作 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2022-02-10
- 秦皇島公積金推動8項事項跨省通辦 避免企業和群眾“多地跑”2022-02-10
- 「千尋數藏」正式發布運營,山海經《瞳》系列火熱開售2022-02-10
- 河北開展無底線營銷食品專項治理工作 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2022-02-10
- 石家莊海關簽發首份韓國原產地證書 可減免稅款3萬余元2022-02-10
- 星河灣物業構建系統化服務,為打造美好人居做出積極努力2022-02-10
- 唐山豐潤區聚焦民生保障 全力推進社會保障事業新發展2022-02-10
- 2021年滄州累計保費賠付支出59.96億元 同比增長7.36%2022-02-10
- dio種植體讓牙齒種植有“數”,讓生活幸福無“缺”!2022-02-10
- 深圳綜合治理農貿市場環境衛生 “臟亂差”市場搖身變為“智慧市場”2022-02-10
- 去年超六成深圳物流實現增收 近五成實現增利2022-02-10
- 去年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74898億元 其中一般債券25669億元2022-02-10
- 深圳發布服務業發展規劃 2025年貿易進出口額達1500億美元 2022-02-10
- 今年過年有哪些新玩法?購物出現什么新特點?記者走訪長春市商圈發現,運動和健康是最重要的關鍵詞2022-02-10
- 10省份列出全年衛生健康工作重點!影響全國一半的醫院2022-02-10
- 湘西州“放管服”改革創立“四個一”落實機制2022-02-10
- 注意!南寧這幾個路段封閉施工2022-02-10
- 寧波印發義務教育通知 推動課后服務可持續高質量發展202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