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市值2000億,為何跟一家“貼膜店”過不去!還想索賠120萬

來源 | 深藍汽車(ID:shenlanauto)

今天車圈的兩個大新聞,一個是比亞迪怒告自媒體,索賠500萬。另一個,就是市值2000億的理想告了一家個體經營的汽車貼膜公司,索賠120萬。

前者并沒有很大爭議,但后一個,卻遭到全網吐槽沒有格局。


(相關資料圖)

最近,理想汽車以“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為由,起訴了山東臨沂從事汽車貼膜業務的“臨沂新理想汽車服務有限公司”。

而起訴的原因就是,該店店名也有“理想”二字。

理想汽車不僅要求這家汽車貼膜店停止侵權行為,索賠120萬元(包含20萬元的訴訟費)。還要求店主要在《中國知識產權報》、《齊魯晚報》等報紙連續30天登報道歉。

這讓汽車貼膜店老板朱裕昊懵了。自己貼膜店的名字取自他的小名,他被叫了30多年“理想”,自己的店鋪也從2012年就開始叫“理想”。

雖然公開資料顯示,臨沂新理想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2月。但據朱裕昊表示,自己從10多年前就開始從事汽車貼膜服務業務。2012年開始開店,當時商鋪營業執照叫“臨沂市朱裕昊汽車用品銷售部”,2022年店鋪成規模后,他前往蘭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注冊了“臨沂理想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一個月后更名為“臨沂新理想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今年的三月,在對店面裝修時,更名為“理想汽車貼膜工廠”。

而理想汽車的運營主體北京車和家信息科技公司,成立的時間是2015年。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并不是什么生僻的詞匯,也不像蔚來一般,專門造出來個新詞。與其說是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理想汽車起訴汽車貼膜店的背后,更像是試圖壟斷“理想”的商標。

全國叫“李想”人都不下萬人,企業中帶有“理想”二字的就更多了。據天眼查顯示,全國范圍內,名稱中帶有“理想”二字公司共有92666家,其中經營范圍與汽車相關的也不在少數。

如浙江理想新能源有限公司、寧波理想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等,他們和上述汽車貼膜店一樣,早在理想汽車成立之前,公司名稱就已經有“理想”二字了。

消息傳出后,網友紛紛吐槽理想這波格局不夠大,還有網友調侃稱,自己小名也叫理想,需要改名嗎?

對此,理想汽車對媒體回應稱,起訴這家汽車貼膜店是因為接到用戶舉報和問詢,發現該店鋪長期以來以“理想汽車”的名義,在線上線下推廣汽車美容套餐。該侵權行為,已經造成消費者誤認這是理想汽車的官方店鋪。

“我們不是只因為對方公司名稱中含有‘理想’字樣而發起訴訟,更和對方所謂‘小名’叫理想或不叫理想無關,而是因為對方違法冒用‘理想汽車’商標經營,引起投訴和舉報。我們的目的是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品牌商譽。目前案件處于審理中,我們相信法院會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依法公允判決。”

不過,總的來說,不管這次理想汽車起訴汽車貼膜店的官司不管是贏了還是輸了,在口碑上,理想汽車在部分網友眼里都敗了。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