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頭條!山東6條紅色主題遺產線,4條貫穿“精神高地”沂蒙山

周學澤

7月1日,在國家文物局全程指導支持下,2023年山東省紅色文化主題月啟動暨山東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紅色主題遺產線路發布活動在煙臺海陽舉行,活動發布6條山東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紅色主題遺產線路。


【資料圖】

6條山東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紅色主題遺產線路分別為:“戰略后方 丹心渤海”——渤海老區抗敵斗爭線、“派兵去山東”——八路軍一一五師主力運動線、“紅色大動脈”——抗戰秘密交通運輸線、“親情沂蒙”——沂蒙精神線、“千里海疆 紅色膠東”——膠東抗日運動線和“萬眾一心 筑成我們新的長城”——齊長城抗戰線。

6條線路立足山東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以抗日戰爭時期為主,綜合革命文物保護單位、革命博物館紀念館和相關歷史人文遺跡,打造集自然景觀、紅色文化、歷史遺跡、學習園地于一體的文化旅游產品,成為可游、可觀、可學的革命主題教育、綠色生態旅游、研學實踐體驗的新載體。

首先,6條山東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紅色主題遺產線路,串起了山東人民在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中的主要活動區域,其中有4條貫穿“沂蒙精神”孕育地——沂蒙山,這也反映出沂蒙山根據地在革命戰爭年代的重要地位。

抗戰期間,山東黨組織領導抗日軍民全面加強根據地建設,公開資料顯示,山東抗日根據地有魯中、魯南、濱海、渤海、膠東五個戰略區,2.5萬余個村莊,847.7萬人口。

6條線路,第一條線路是“戰略后方 丹心渤?!薄澈@蠀^抗敵斗爭線和第五條線路“千里海疆 紅色膠東”——膠東抗日運動線,分別在今天的渤海濱海和膠東;“派兵去山東”——八路軍一一五師主力運動線、“親情沂蒙”——沂蒙精神線、“萬眾一心 筑成我們新的長城”——齊長城抗戰線這三條線,主要貫穿今天的沂蒙山區;第三條線“紅色大動脈”——抗戰秘密交通運輸線,則連接膠東和沂蒙兩地,一直到微山湖區域。

沂蒙老區被譽為“兩戰圣地、紅色沂蒙”,在中國革命史上有自己的特殊地位,與井岡山、延安并稱為中國革命戰爭時期重要的老革命根據地。沂蒙有狹義和廣義之稱,1941年2月,魯中區黨委在沂南縣成立了二地委,后改名“沂蒙地委”,其轄區包括沂水、沂南、沂源、蒙陰、蒙山等縣,這是狹義的沂蒙概念;1948年7月,中共華東局將魯中、魯南、濱海以及泰西合并成立魯中南區,逐步形成了廣義上的沂蒙山區。“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比缃?,作為沂蒙精神的發祥地,“沂蒙”早已超越了地理概念,成為一種濃郁的紅色標簽、文化符號和精神力量。

其次,6條山東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紅色主題遺產線路,對革命遺址、烈士人物體現出深入挖掘和充分展示的特點,有利于人們從細節上學習革命精神。

線路中,既有一一五師司令部舊址等重要革命遺址,也有中共臨朐縣委誕生地舊址、新泰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舊址等早期基層黨政機關遺址;既有將帥的居住和工作活動地,也有沂蒙六姐妹紀念館和膠東乳娘等群眾人物紀念館所,人們可以多場景多角度領會學習革命斗爭精神。

其三,6條山東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紅色主題遺產線路中,最長的一條線路是“紅色大動脈”——抗戰秘密交通運輸線,這是戰時連接膠東、沂蒙和延安的重要線路。

有幸成為沂蒙精神的見證者,是串聯6條線路的文字記錄紐帶?!凹t色大動脈”具體線路是:(煙臺市)招遠金礦近代采掘基址群—玲瓏通硐—黃金博物館—(濰坊市)渤海走廊革命斗爭陳列館—昌邑縣抗日殉國烈士祠—馬渠村革命舊址—中共膠北特委舊址—張智忠故居—馬保三故居—牛頭鎮抗日武裝起義陳列館—(臨沂市)《》創刊地—中共中央山東分局舊址—北海銀行總行印鈔廠舊址—(棗莊市)鐵道游擊隊紀念館—(濟寧市)微山鐵道游擊隊紀念園—微山鐵道游擊隊隊部舊址。在這條線路中,《》創刊地和中共中央山東分局舊址一起成為“紅色大動脈”上重要的革命遺產。

1938年12月,八路軍山東縱隊指揮部在臨沂王莊成立。1939年1月1日,在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夏蔚鎮王莊村創刊,最初為中共中央山東分局的機關報,成為革命歷程的見證者,記錄了包括今天6條紅色主題遺產線路上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

1945年8月,在第881期的《》上,刊發了一篇醒目的頭條新聞,題為:《我第三路前線大軍占領華北第一大金礦》,這座“華北第一大金礦”,就是當時的招遠金礦。文中提到“玲瓏金礦可容納工人3萬,每日可產金300兩?!?/p>

在抗日戰爭時期,黨領導人民斗智斗勇,將招遠金礦的黃金運送到延安,走的就是6條路線中的第三條“紅色大動脈”。受敵情影響,當時膠東支援抗戰的黃金物資不是直接到達延安,而是通過“渤海走廊”和“濱海通道”,秘密送到中共山東分局、山東軍區和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及魯南區委,再由魯南區委的領導同志送往延安。

大眾報人不但是沂蒙精神的見證者和記錄者,也是忠實的實踐者,在戰爭年代經受了血與火的考驗。6條路線中第四條“親情沂蒙”——沂蒙精神線中的“大青山突圍戰遺址”,就寫下了歷史上極為慘烈的一頁。1941年12月,大青山突圍戰,30多位同志壯烈犧牲。戰后打掃戰場時,發現大眾印書館編輯部副部長郭季田的日記本里寫著這樣的詩句,“我發誓地向天呼號,為了民族的生存,要流盡最后一滴血?!边@正是黨領導下的大眾人品格的真實寫照。

本次“紅色大動脈”線路圖示止于山東西南邊界處的微山湖,其實“紅色大動脈”一直延伸到延安。2021年4月,山東省政府網站刊登《微山湖秘密交通線,曾是山東通往延安唯一通道》文章,中共微山縣委組織部干部教育科科長劉維回憶“紅色大動脈”表示:“毫不夸張地說,微山湖抗日武裝和抗日根據地最大的貢獻,莫過于創立和保護湖上秘密交通線,這條交通線不光護送了大量中高級干部過湖,也成為抗戰時期的運金通道,在當時日、偽軍嚴密封鎖、國民黨停止給養的嚴峻形勢下,無異于雪中送炭,非常及時和珍貴。”

“紅色大動脈”作為地下交通線,通過鐵道大隊、微湖大隊等抗日武裝相互配合,安全護送1000多名黨的中高級干部往返于華中至延安,這條交通線成為延安至山東、華中兩大戰略區的重要通道。其中,山東招遠玲瓏礦工人在我黨的領導下,通過多種方式為抗日戰爭籌集了大量黃金,僅1939年至1945年就累計向延安運送黃金13萬兩(4.16噸),為抗戰作出重要貢獻。

山東抗日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堅持華北抗戰的四大根據地之一,是華北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山東人民對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都有重大貢獻,前后出的兵員總數在100萬人以上?!泵珴蓶|同志對山東在革命全局中的地位曾給予總結式高度評價:“山東把所有的戰略點線都搶占和包圍了。只有山東全省是我們完整的、最重要的戰略基地。北占東北,南下長江,都主要依靠山東。”這充分說明了山東革命根據地在革命全局中的重要作用。

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捌咂呤伦儽l日”在即,6條山東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紅色主題遺產線路,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山東人民的抗戰精神和歷史,永遠是我們汲取前進動力的精神源泉。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