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隨著北京擴大在中東活動,中國在阿拉伯年輕人中的受歡迎程度超過美國


(資料圖片)

美國《阿拉伯裔美國人新聞》6月25日文章,原題:隨著北京擴大在中東的活動,中國在阿拉伯年輕人中的受歡迎程度超過美國 一項針對該地區年輕人的調查發現,更多的阿拉伯年輕人認為中國而非美國是他們國家的盟友。總部位于迪拜的公共關系公司ASDA’A BCW進行的調查顯示,在被視為友好國家的排名中,美國排第七,中國位列第二。

近年來,隨著北京在該地區活動擴大,對中國的支持率逐漸上升。不過調查也顯示,盡管阿拉伯人希望美國在中東地區發揮較小作用,但許多人認為這個超級大國仍是最有影響力的。80%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是自己國家的盟友,72%的人認為美國是盟友。

中國打破了美國主導中東地區的觀念。今年的調查是第15次,包括對18個阿拉伯國家53個城市3600名18至24歲的阿拉伯人進行面訪。它反映出地區政治格局變化引發的看法變化。

阿拉伯國家,尤其是海灣地區的,認為美國對該地區的興趣在減弱。近年來,他們開始制定自己的外交政策。他們拒絕在俄烏沖突問題上站隊,并與中國走得更近,認為世界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

國際危機組織的高級海灣分析師安娜·雅各布斯說:“認為美國正從中東地區戰略轉移的看法,似乎從地區的政府向民眾滲透。但對此應持謹慎態度。美國的軟實力及其作為地區安全保障者的作用,離被中國或俄羅斯等其他全球大國取代還相去甚遠。”

分析人士說,美國的中東政策仍不受歡迎。曾在中東任職的美國前外交官查爾斯·鄧恩說,人們覺得美國在這些地區的道德和領導作用已經減弱,他對“美國的排名仍如此之高”感到驚訝。

他說:“中國近來在該地區的外交活動表明,美國在中東的作用相對下降,北京在尋找機會拓展影響力。”與美國不同,北京提出的中東議程以經濟為重點,沒有任何附加條件。

中國已發展成為該地區多個石油出口國的最大貿易伙伴,與沙特的貿易額從2001年的41億美元上升到2021年的873億美元——超過沙特與美國和歐盟貿易的總和。沙特和中國去年12月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將共同捍衛不干涉各國內政原則等國際法基礎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雅各布斯說:“中東已成為美中競爭的舞臺,但地區國家明確表示,他們不會被逼著在大國競爭中選擇一方。他們在東方和西方都有太多的利益,認為必須與所有大國保持平衡的關系。”

傳統上,北京是該地區的經濟參與者,但已開始涉足長期被視為美國領域的中東外交。今年3月,中國取得外交勝利,促成長期競爭對手伊朗和沙特恢復外交關系。4月中國提出在巴以之間調停。鄧恩說:“拜登似乎已放棄美國充當誠實調停者的傳統角色。從傳統的中東政策退縮,在我看來是承認問題太多……難以承受更多的新問題。”(作者穆罕默德·巴里等,陳俊安譯)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