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loton風光不再,但它的模仿者盯上了籃板 觀熱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Peloton、Tonal等公司帶火了智能健身設備,籃球裝備生產商也想加塊“屏”來分杯羹。

2023年4月,智能籃板初創公司Huupe再獲1100萬美元融資,由Protagonist VC領投,Marvan Ventures、TRI Investments等跟投,本輪融資將用于智能籃板技術的后續研發。Huupe此前已獲30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

Huupe是一塊搭載屏幕的智能籃板,其顯示屏可用于玩游戲、看直播、記錄投籃數據,甚至還可打視頻電話。通過連接智能手機進入相關應用,Huupe自帶的視覺捕捉系統可以對用戶的投籃進行跟蹤,記錄不同區域的命中率、空心進球數等數據,還能對籃球軌跡、速度、出手時間等進行分析和反饋,進而幫助用戶優化投籃表現。

Huupe計劃入駐學校、私人健身房、社區鍛煉機構等場所,希望通過擴大采購規模來降低產品生產成本。產品計劃于2023年在北美預售,此前這項設計已吸引眾多投資者,其中就包括NBA多倫多猛龍隊前鋒賽迪斯·楊(Thaddeus Young)和前NBA球員特雷沃·布克(Trevor Booker)。

Huppe的最終目的是設立在各個城市街頭,讓世界各地熱愛籃球的人們都可以盡情投籃。

12年前,保羅·安東(Paul Anton)成為波士頓大學的新生,他和弟弟經常通過Snapchat互動,錄制籃球跳投動作。“相隔1000英里,我們就這樣完成了一次互動,正是這次經歷讓我有了創立Huupe的想法。”安東接受SportTechie采訪時說。4年后,他前往舊金山大學繼續深造。

安東出生在籃球世家,父母都曾是大學校隊成員。最初,與弟弟遠程互動的靈感驅使他和朋友,也是產品的聯合創始人萊思·薩伊德(Lyth Saeed),開發了一款幫助人們實時、跨時空完成鏡頭錄制的應用。

2018年,他們發布“真實投射”(Real Shot),這是一款可以增強現實體驗的籃球應用。通過佩戴微軟(Halo Lens)等品牌的AR眼鏡,沉浸式體驗并與全球籃球參與者互動。命中率、比分等各類信息都會通過應用程序反饋在用戶眼前。

“萊思告訴我,如果我們可以像Peloton、Mirror這些企業一樣,把屏幕或Pad放在籃板上,這樣就能將應用程序與籃球真正結合,”安東說,“隨后我們便創立了Huupe,并設計出這款智能籃板。”

2019年,團隊的難題是確保屏幕不被投籃、扣籃時的外力破壞。安東同創始人進行了探討,最終決定使用NBA級鋼化玻璃覆蓋到智能屏幕上,這極大提高了智能籃板的安全與可靠性,但成本也大幅增加。

畢業于麥迪遜大學計算機專業、Huupe的CTO丹·海耶斯(Dan Hayes)對此進行了更科學的評價:“有些NBA球員嘗試過Huupe產品,他們認為產品本身和傳統籃板并無區別。我們的改進確保屏幕與玻璃并不是簡單拼接而成,也就是說,當力傳導到籃板時,會被籃板框架吸收,而不會對屏幕造成損傷。”

Huupe的工作人員仍將繼續驗證高清屏幕的安全和防撞屬性,確保產品于2023年內正式交貨。

在安東看來,他們的下一步計劃就是完善智能籃板的投籃跟蹤功能,這也將會使這款智能籃架擁有全新的統計數據和游戲化功能。目前,Huupe可以統計用戶的投籃數據、跟蹤用戶的投籃動作,為用戶構建完美投籃軌跡,并且還能顯示球場不同位置的命中率、失誤率等。另外,Huupe還開通了與Peloton相同的業務,用戶可以訪問平臺上的數百個專業指導培訓課,甚至可以申請培訓師在線指導。

智能籃板本質上就成了顯示器,這意味著用戶可以在練習投籃的同時,利用Huupe籃板瀏覽YouTube、NBA直播賽事,還可以滿足與朋友視頻聊天、遠程pk等社交屬性需求。邊看視頻邊練習投籃,成為產品的最大賣點。

自2022年以來,Huupe開啟全美巡展,以進一步測試其工況。三人團隊多次穿越全美,到達包括密爾沃基和紐約在內的多個城市。團隊記錄了Huupe的全國行,并在Ins和Twitter平臺發布互動視頻,效果卻并不顯著,Ins粉絲量目前僅為3.9萬,關注度和購置意向也極為有限。

但安東仍信心滿滿,一行人繼續將Huupe推到洛杉磯、紐約的街頭進行展示。安東說:“我們將Huupe放到任何地方,都會迅速吸引數百人聚集。沒有通知、傳單、宣傳,也沒有所謂的預告和劇本,我們只是單純的要求人們測試投籃,Huupe的魅力就這樣得到了展現。”

目前,Huupe提供60英寸背板和72英寸調節背板兩款產品供用戶選擇,定價為4995美元和6495美元,產品預計在2023年12月31日前交付。

盡管如今居家健身賽道已風光不再,但早前智能設備的紅海市場,還是讓一批籃球裝備制造商們眼紅不已并加入其中。

2020年,弗蘭克·辛諾波利(Frank Sinopoli)創立了品牌Home Ballerz,聲稱要打造類Peloton的家用投籃機。曾手握邁克爾·喬丹、帕特里克·尤因等球星資源的NBA著名經紀人大衛·福爾克之女、黛娜·福爾克(Daina Falk),是Home Ballerz的聯合創始人。

向Peloton看齊的地方包括價格和功能。據Sportico報道,一臺擁有兩個籃筐的投籃機售價為1500美元,另外還需要每個月支付在線訂閱費用。在功能上,Home Ballerz也在投籃機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塊可觸摸電子屏幕,從中可以選擇線上對手,包括明星或職業球員等,比賽畫面也可上傳到Ins、YouTube等社交媒體,以此吸引興趣用戶和潛在受眾。

然而,Home Ballerz的官方Ins停更于2022年3月9日,評論中仍有用戶咨詢退費事宜,而官網首頁還標注著2022年9月前的預購消息。顯然,公司已不再運營,智能家用投籃機的探索也宣告失敗。

在國內,涉足智能籃球設備的公司還較少,其主要的智能籃球裝備也以發球機為主,輔以手機軟件進行動態監測、智能遙控、數據記錄和球隊管理等功能。這項技術并不新鮮,早在2014年就有相關產品進入市場。準者體育、斯波阿斯等是國內較早發展智能籃球設備的企業。

與Huupe的情況類似,智能發球機高昂的售價讓國內籃球愛好者望而卻步,動輒數萬元的價格也注定了智能裝備生產商在中國的發展困境。另外,軟硬件結合的生態雖然有助于提高智能生產商的產品附加值和用戶留存率,但在規模化后,如何把握產品質量、突破用戶增長瓶頸,將是它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而Huupe面臨的更大問題是——產品遲遲未實現交付,靠口碑與游說已難以讓潛在用戶繼續買賬。推出產品后第一時間的口碑發酵,或許能成為Huupe的一根救命稻草。

聲明:本文由懶熊體育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