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速看料】"新汽車"從設計突破 中國品牌的魅力在于創造和引領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網易汽車7月8日報道7月7日-9日,以“刷新”為主題的第十四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在湖北武漢中國車谷舉辦。三天時間里,論壇共有超過60場演講、12場議題討論、1個聯盟倡議和1場巔峰對話等環節,通過眾多嘉賓的爭鳴討論,共議產業發展刷新未來。


(資料圖)

7月8日下午的圓桌討論中,在網易設計欄目主編、工業設計前沿Studio主理人武岳的主持下,集度設計負責人Frank Wu,軒轅大學副校長兼教務長、中諾德汽車創新設計公司創始人孫學琛,廣汽研究院副院長兼概念與造型設計中心主任張帆,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副總設計師兼設計中心全球執行總監邵景峰和哪吒汽車副總裁常冰等汽車設計界大咖,以“新汽車造型突破2022”為議題展開了深度探討。

“不論汽車發展趨勢如何變化,設計一直都是永恒不變的話題,當然,世界汽車設計并沒有主導一切的潮流,沒有一成不變,而且不同品牌現在都在謀求個性,而非走向統一方向。尤其是在今天行業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設計如何突破本質的確成為當前汽車設計師需要思考的話題。” 網易設計欄目主編、工業設計前沿Studio主理人武岳表示。

網易設計欄目主編、工業設計前沿Studio主理人武岳

對于未來汽車設計的發展方向,集度設計負責人Frank Wu認為,將來汽車設計可能走兩個方向:一個是“為了做得不一樣而做得不一樣”,就是靠與眾不同的造型、外觀、內飾設計去打動消費者的第一印象。另一個就是在設計之初去考慮如何融合技術和體驗。例如集度首款汽車機器人概念車ROBO-01,這款車型有90%可以量產的外觀和內飾設計。他介紹:“主要是從客戶體驗角度出發,我們的團隊從設計、工程、產品,包括我們的CEO在設計之前要先討論這臺車到底是賣給誰、消費人群是誰,花很多時間去思考和討論。”

集度設計負責人Frank Wu

對于汽車設計的未來發展方向,在軒轅大學副校長兼教務長、中諾德汽車創新設計公司創始人孫學琛看來,如果我們繼續把汽車作為工業品,那在設計方面實現突破會非常困難。因為過去一百年汽車都是從國外舶來的,是工業時代的產物。在這套規則下,設計師只能在腰線、燈型、比例等方向做文章,非常受限。但如果未來將汽車看做一個運載空間、智能硬件等等,去將汽車設計重構,這樣對于設計師來講突破空間可能就會比較大。

軒轅大學副校長兼教務長、中諾德汽車創新設計公司創始人孫學琛

提到汽車設計,同質化成為了一個無法避開的話題。廣汽研究院副院長兼概念與造型設計中心主任張帆認為同質化不可避免,他總結了三點——“要認命、平常心、別放棄”。全球化、信息化一定會導致同質化,這是無法逃脫的宿命。既然如此,就以平常心來看待每個設計上的挑戰。他說:“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同久必差異,差異必同質。別著急,一定會有辦法。”當然,他也提醒設計師們別放棄,因為設計師的天職就是創新、突破與挑戰:“當我們認命了,有了平常心,反而有利于下一個突破。”

廣汽研究院副院長兼概念與造型設計中心主任張帆

“做的品牌比較多,經常跟別人家沒同質化,自己內部同質化,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副總設計師兼設計中心全球執行總監邵景峰開玩笑道。在他看來,設計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當前新能源汽車造型設計的同質化,主要是突出空氣動力學造型,以獲得更優秀的電動車續航里程。所以當電動汽車解決里程焦慮時,將是開啟五花八門造型設計的時刻。

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副總設計師兼設計中心全球執行總監邵景峰

哪吒汽車副總裁常冰認為同質化是短時間內(三五年)汽車設計需要面對的問題,但從更長遠的時間維度上,同質化可能會被徹底解決。他表示:“現在我們用電動車和用燃油車做的事情、達成的目標基本差不多。但等將來我們的用車習慣不一樣時,比如汽車共享、自動駕駛,當你的使用方式發生了本質變化時,同質化的問題可能就解決了。”

他也提到了家族化問題。在外界看來,哪吒汽車的三款車一個車一個樣,沒有形成家族化。常冰認為家族化是造車人的需求,而不是用戶的需求。比如家族化能夠降低開發新產品的風險和成本,對造車人來說是有利的。但是用戶,尤其愿意接受新能源、新品牌的用戶,更喜歡相對個性化的造型,不太愿意隨大流。

哪吒汽車副總裁常冰

張帆也認為,“家族化”等西方成熟汽車工業體系的品牌建構、品牌理念、品牌執行經驗現在在中國市場上可能已經行不通了。中國品牌的歷史積淀比不過國外的百年品牌,因此“我們的品牌魅力不在于過去,而在于未來;我們的品牌魅力在于創造,在于新,在于引領。這才是中國品牌、中國車企面向未來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 工業設計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