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安徽MEB平臺首款純電動車 2023年將投產

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下稱“大眾安徽”)有了新進展。

近日,大眾安徽綜合實驗中心研發測試場開工,該研發測試場是大眾汽車在中國第一個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研發和性能測試的專業測試場,可進行28項以上的新能源汽車整車及系統的道路測試。研發測試場將于今年第三季度啟動測試與驗證工作,項目整體將于2023年中竣工。大眾安徽CEO葛皖鏑對記者表示,研發是大眾安徽非常重要的職能。

大眾安徽的前身是江淮大眾,是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第三家合資企業(其他兩家分別是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2020年,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進一步收購了江淮大眾25%的股權,增持股份至75%,并將江淮大眾正式更名為大眾安徽。2021年4月,大眾安徽一期工程開始打造。葛皖鏑表示:“目前有幾個比較重要的項目在進行中,包括MEB工廠的建造。我們買了江淮的廠房,對之進行改造、升級,同時新建廠房設施。全新建設的車身車間上周剛剛建筑施工完工。從設施建設來看,大眾安徽的MEB工廠已經完成70%以上的施工建設,在今年下半年可以開始預生產。”

葛皖鏑告訴記者,目前大眾安徽已確定投產MEB平臺純電動車,2026年大眾汽車SSP電動平臺也將落地大眾安徽。按大眾安徽規劃,首款基于MEB平臺生產的車型將在2023年下半年投產。

大眾汽車SSP平臺是大眾汽車現有的五大平臺MQB、MSB、MLB、MEB和PPE平臺的融合和延續。按照規劃,大眾汽車2026年開始在SSP平臺上生產純電動汽車,未來能夠適配L4級自動駕駛技術和最新電氣化技術,在該平臺生命周期內預計將生產超過4000萬輛汽車產品。“SSP平臺以后在中國、在大眾安徽的落地使用,要滿足和兼容中國消費者和未來市場的要求。從相關研發工作方向和職能來看,我們還處于探討階段,比如,是拿全球一套研發標準放在大眾安徽去做中國車型,還是把中國研發的經驗反哺到集團去做全球研發。”葛皖鏑表示。

而與南北大眾相比,大眾安徽的不同之處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主要關注新能源車型的生產及相關技術的研發,不會生產內燃機車型;二是大眾安徽未來的車型設計將更加現代、年輕和更有設計感;三是在技術層面上更多關注車聯網技術。此外,大眾安徽與供應鏈和研發體系的整合與協同性會更加一體化。

此外,從全球層面來看,大眾安徽確定將為大眾集團提供某些部件、應用程序或為整車提供研發支持。“但具體是什么形式,什么產品,目前還沒有具體決定。”葛皖鏑表示。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