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手機廠家爭相"跨界" 誰能講好智能生態故事?

中新社上海2月28日電 (周卓傲)2021年至今,智能汽車賽道可謂炙手可熱,華為、OPPO、vivo、小米等手機廠商紛紛布局智能汽車領域。與此同時,汽車廠商也不甘落后,開始“反向”進軍手機領域。

近日,造車新勢力蔚來傳出準備進軍手機行業消息,也再度“引燃”手機界與汽車界“跨界”話題。不過車企造手機并不是一件新鮮事,2021年9月,吉利就宣布進軍手機領域。

為何進軍競爭激烈的手機產業?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手機是快速迭代的隨身移動終端,是電子產品市場驗證及軟件創新的應用載體,既能讓用戶盡快分享創新成果,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轉移到汽車中應用,實現車機和手機軟件技術的緊密互動。

李書福認為,未來跨界打造用戶生態鏈,依法構建企業護城河已成大趨勢,手機可以連接車聯網、衛星互聯網,打造豐富的消費場景,做強生態圈,為用戶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萬物互聯的多屏互動生活體驗。

對于手機廠商來說,智能生態同樣也是“跨界”的主要原因。OPPO中國區總裁劉波指出,OPPO的產品理念中的關鍵詞“無縫連接”,車肯定是無縫連接中的一環,“OPPO確實有去了解汽車這個行業,不光是汽車,我們也在了解跟手機相關的很多生態產業。”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曾表示,汽車革命的“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隨著汽車智能化發展,汽車從一個“硬件為主”的工業化產品,逐漸轉變為“軟硬兼備”的智能移動空間。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布《跨界融合與汽車產業新力量》課題報告也指出,汽車將復刻手機的智能化演進路徑,以座艙的人機交互變革為起點,疊加自動駕駛浪潮,其正從出行工具轉變為下一代智能終端。手機是互聯世界的入口,而汽車則轉變為出行過程中的終端,汽車與手機,兩個在傳統意義上相距甚遠的產業,在智能生態中找到了彼此的共同點。

共同點好找,但是“跨界”門檻并不低。Wit Display首席分析師林芝指出,汽車與手機是兩種不同的市場,手機產業鏈雖然相對成熟,但是產業鏈非常長,汽車企業如果管理手機產業鏈也是難題。此外,手機更新迭代快,體量大,車企一開始沒有規模化效應,成本也會較高。

對于手機企業而言,汽車無論在體積、零配件數量和復雜程度上都要遠超手機產品,周期更長,計劃投入規模也比手機更大。

汽車行業分析師費哲逸表示,目前很多車企的車機系統不太完善,車企造手機能更好地優化車機系統,手機與車機的適配也將更完善;對于手機廠商而言,造車新賽道前景廣闊,汽車是其實現“萬物互融”極為重要的一環,借助智能生態也將為用戶帶來更加便攜、更加智慧的生活體驗。

“充分的競爭,必將使技術獲得更為快速的發展。”費哲逸認為,各行業之間相互借鑒與競爭,或將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汽車產業更快實現智能化發展。(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