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登革熱的小知識,你知道多少?

目前,全國登革熱疫情處于持續上升階段,特別是9月以來,我省報告多例登革熱輸入病例,中秋節、國慶節臨近,人員流動、聚集增多,我市疫情輸入壓力明顯上升。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近期應關注和預防登革熱等傳染性疾病。


(相關資料圖)

登革熱是一種通過伊蚊(俗稱麻蚊子、花蚊子)傳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傳播速度快,潛伏期長,人與人之間不會通過密切接觸、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防蚊、滅蚊是最關鍵的預防措施。如出現發熱、頭痛、肌肉痛、骨關節痛,皮疹和面、頸、胸部潮紅(即三痛三紅)等癥狀,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并主動告知外出旅行史,以便早期診斷治療。廣大市民應熟知以下防控登革熱重點知識:

1.登革熱最關鍵的防控措施是防蚊、滅蚊,清除蚊蟲孳生地。

2.要牢固樹立“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的自我防病意識,從自身做起,做好居家環境及周邊環境的衛生、蚊蟲孳生地清理。特別要及時清理居家環境內的小型水體如花盆、水盆(桶)、坑洼地的積水。無積水就無蚊蟲,無蚊蟲登革熱就不會傳播。

3.要做到“防成蚊、滅成蚊”。關鍵做好以下幾點:

(1)每日伊蚊活躍時間段(8時至10時、16時至18時)減少外出活動,減少到積水和植被豐富的地點散步或健身。

(2)盡量避免在涼亭、綠化帶等戶外陰暗處逗留,并且遠離積水、廢舊輪胎等容易孳生蚊蟲的地方。

(3)如若外出,應穿淺色的長衣長褲,裸露皮膚涂抹驅蚊劑,一般每2至4小時需補噴一次。

(4)戶內安裝紗窗,可噴殺蟲劑滅蚊。

4.積極配合政府和衛生健康部門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做好環境整治、蚊蟲滅殺及孳生地清理等工作,及時清除各類積水、垃圾、衛生死角,切實降低蚊密度,嚴防登革熱。

5.近期從菲律賓、柬埔寨、老撾、馬來西亞等國家務工、旅游返回人員以及我國云南、廣東、浙江、福建、海南、廣西等重點省份返回人員,要做好自身防蚊工作,如出現發熱、頭痛、肌肉酸痛、紅疹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市疾控中心急傳所楊希供稿)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