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秦州區:有機肥成生態循環農業的“當家寶”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白永萍通訊員柴琪

金秋時節,行走在天水市秦州區各鄉鎮,但見滿山蒼郁,碩果累累,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豐收的喜悅洋溢在農戶的臉龐。

交談中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秦州區林果業的豐產豐收和提質增效,主要得益于巧施有機肥,發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9月29日,天微微亮,王建平就直奔自家的蘋果園,他要將已經成熟的“金果果”變現,收獲這一年的辛勤勞動。

王建平是秦州區皂郊鎮楊灣村村民,也是村里的副主任。當談起他家果園的優質蘋果時,王建平笑著告訴記者,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而王建平口中所說的糞,就是當下秦州區果農們視為“香餑餑”的有機肥。

“今年我的這片果園共用了3噸有機肥。”王建平說,以前我們用的是化肥,雖然果樹長得好,但掛果率比較低。自從更換了機肥,果樹枝葉健壯,病蟲害少,結出的果子色澤紅艷,果質口感更好,糖分更高。

而在秦州區豐緣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里,好氧堆肥翻拋機正在馬力全開地加工有機肥。這些經過堆肥、造粒、翻拋、發酵、篩選等流程的有機肥,正是果農改善土壤、培肥地力和增產增收的稀缺貨。

“有機肥還田,可以起到疏松、膨化、保墑保水和抗重茬的作用,種出來的蔬菜水果環保健康、肉質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高。”豐緣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閆小剛說,今年以來,合作社已經銷售有機肥5000噸,雖然價格逐年增高,但市場仍供不應求,有機肥已成為種植戶資源化利用、綠色生態循環發展的“一枝花”,推動了農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家住秦州區太京鎮三十甸子村櫻桃種植戶王國瑞對施用有機肥的好處感受頗深,他告訴記者,有機肥剛開始使用的時候,他是全村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結果發現和村里其他種植戶相比,自家果園里的櫻桃樹冠大、葉子綠、掛果多,結出來的櫻桃更是又甜又大。

“有機肥現在是我增收的好‘幫手’。”王國瑞笑著補充道。

近年來,秦州區大力發展循環農業,打造有機果品種植+果品儲藏+畜牧養殖+有機肥生產+水肥一體的循環農業,拓寬了資源化利用途徑,也促進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實現了種養結合的綠色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圖片由天水市融媒體中心張文都/攝)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