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甘肅成縣:“黨建聯盟”助推“產業共富”


(相關資料圖)

在甘肅成縣二郎鄉,雖然祖祖輩輩種中藥材、養中蜂,但以前零零散散不成規模,群眾增收效果不明顯。近年來,當地依托東西協作,探索出了一條“黨建聯盟”推動“產業共富”的新路子。

“這幾年板藍根市場需求大,如果日??茖W管理,病蟲害防治及時,畝均收入在3600元以上。”站在武壩村千畝板藍根標準化種植基地路旁,二郎鄉黨建辦主任陳志順指著綠油油的板藍根苗說,這個基地的土地流轉、種植管護、生產加工、對接銷售,便是“黨建聯盟”發揮作用的生動實踐。

何為“黨建聯盟”?要從二郎鄉的傳統產業說起。二郎鄉境內山高林密、物產富饒、土地資源廣闊、自然資源豐富,長期以來便有種植豬苓、黃芩、桔梗、柴胡等中藥材和養殖中蜂的傳統。但全鄉原有的2000多畝中藥材、4000多箱中蜂大多為零敲碎打、靠天吃飯,產業發展粗放,過去所產中藥材和蜂蜜的銷售渠道不順暢,很難為群眾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

在東西協作中,青島市城陽區對口幫扶成縣。2020年12月,二郎鄉與青島城陽區河套街道協商,由河套街道主導、青島和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在二郎鄉成立成縣合義誠供銷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對傳統中藥材種植、中蜂養殖產業進行標準化、規模化提升改造。2021年,合作社流轉土地600余畝種植板藍根,打造“蜜約二郎”蜂蜜品牌并初步打開青島市場。2022年,二郎鄉種植板藍根、淫羊藿、黃芩、桔梗等中藥材規模達4800余畝、養殖中蜂達6100余箱。

隨著二郎鄉參與特色產業發展的基層黨組織越來越多,串點成線、連塊成片的種養殖基地日益壯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特色產業發展模式日趨成型,原有的單一合作社管理模式已不適應全鄉規模化種植中藥材、養殖中蜂的運營模式、管理方式、技術服務、產業形態等,亟需尋求創新突破。

成縣二郎鄉鄉長馬鵬說,為解決這個新問題,在縣委組織部的支持指導下,二郎鄉黨委以引先進理念、聚技術人才、強產業鏈條、促增收致富為目標,匯聚二郎鄉武壩村、店子村、莊子村、趙壩村和青島市城陽區河套街道上疃社區、大澗社區72名黨員,成立二郎鄉“產業共富”黨建聯盟,通過黨建引領、區域聯動、整合資源、抱團發展,著力實現強村共富。

記者了解到,這種模式將“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干”,由各基層黨組織帶領專業的技術人才、合作社、科研組織、社會企業等,合理分配資源、發揮各自專長,既各司其職、又緊密配合,凝聚合力去解決中藥材產業、中蜂產業發展中的困難問題。

武壩村千畝板藍根種植基地成為一次成功實踐:村黨支部協調流轉土地,群眾專心付出勞作,合作社負責經營管理,農業專家提供技術服務,社會企業進行包裝銷售等。既將各個環節交給專門的組織機構,又將整個流程貫通為產業鏈條,有效解決單一合作社發展產業的局限性、風險性和不穩定性,讓群眾更加信任組織,更加積極主動、毫無顧慮全身心投入到產業發展中;在促進全鄉特色產業轉型提檔升級的同時,切實做到技術服務聚攏、市場運營高效、終端產品共銷。

“經過近兩年的實踐和探索,全鄉形成了以中藥材種植、中蜂養殖為主,竹編、山野菜、核桃、食用菌為輔,育苗和蜜酥為補充的產業格局。”馬鵬表示,接下來二郎鄉將充分發揮好“產業共富”黨建聯盟的橋梁紐帶作用,不斷引進青島先進的發展理念、創新的工作思路、縱深的改革舉措,將青島的先進種養技術、現代管理理念、專業配套設施引進融入二郎當地中藥材、中蜂等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打造一批規?;?、集約化、機械化、現代化的產業發展基地。

圖為二郎鄉板藍根標準化種植基地。本報記者陳發明攝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