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正寧縣:改善生態環境厚植綠色發展“底色”


(資料圖片)

改善生態環境厚植綠色發展“底色”

中國甘肅網8月15日訊 據隴東報報道(通訊員尤小龍、高鑫)近年來,正寧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著眼“生態正寧”創建,扎實開展林草濕生態綜合監測調查,科學推進國土綠化行動,合力推動生態修復治理,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

林草濕生態綜合監測工作是做好林草資源保護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從6月初開始,正寧縣綠化辦工作人員每天活躍在林地各監測點,他們克服高溫酷暑、蚊蟲叮咬、雨季洪汛等困難,認真開展各項監測調查工作,全面及時準確掌握林草濕現狀和動態變化,為全縣生態保護工作提供決策依據。“我們完成了上級下達的15個林草區監測樣地調查,其他調查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預計今年10月中旬將完成全部6項調查任務。”正寧縣綠化辦干部張有鵬說。

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是修復生態環境的有效手段之一。正寧縣堅持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統攬,全面推進“再造一個子午嶺”提質增效行動,積極實施“一村萬樹”工程,持續推進森林植被恢復造林、公益林補植補造、草原生態修復治理、林草資源管護,通過持續實施有關生態保護建設項目,進一步減少縣域水土流失,有效改善了區域生態環境。

正寧縣林業綜合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徐亞東介紹,正寧縣把實施林草生態工程建設作為改善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措施,近三年來,累計完成人工造林和補植補造11.8萬畝,實施森林撫育4萬畝,草原有害生物防治20萬畝。

正寧縣大力推行以河流為軸、交通道路為脈、行政區劃為單元,全域統籌、齊抓共治的葉脈式治理模式,不斷厚植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綠色生態底色。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引領、境內河流流域生態修復為主線、城鄉生態環境提升為抓手、礦山地質災害綜合治理為支撐,用足用活生態保護修復的利好政策,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全域推進、規模治理”的思路,持續發力生態修復治理,積極探索生態修復補償機制,促進縣域生態建設“擴面增效”,讓綠色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