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四屆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岷縣:擦亮“岷歸”金字招牌

岷縣素有“千年藥鄉”“中國當歸之鄉”美譽,高寒陰濕的生態氣候環境,孕育了當歸、黃芪、黨參等310種優質中藥材,是全國著名的道地藥材主產區。尤其是岷縣當歸,品質最優、產量最大。近年來,岷縣立足“天然藥庫”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加強中藥資源保護利用,加大道地藥材生產規模,通過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有效擦亮了“岷歸”金字招牌。

新技術種出好藥材

時下,走進岷縣寺溝鎮力珠村的甘肅岷縣當歸研究院中藥材種植試驗基地,成片當歸蔥郁繁茂,藥香四溢。


【資料圖】

岷縣萬畝當歸標準化種植基地

“我們這里平均海拔2550米,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特別適宜當歸生長。當歸比較嬌貴,種植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抽薹減產。我們研究院圍繞當歸等中藥材倒茬、病蟲害防治、無毒低毒農藥等新技術的推廣示范,助推當歸提質增效。”甘肅岷縣當歸研究院技術人員包亞軍說。

以前,當地農民種植當歸,普遍采用壯根靈,不但破壞土壤,還降低產量。在甘肅岷縣當歸研究院中藥材種植試驗基地示范帶動下,現在農戶都用調節劑取代壯根靈,采用太陽能殺蟲等物理技術防蟲,中藥材畝產普遍增收20%左右。

晾曬當歸

“岷縣努力向‘種出好藥’目標邁進,目前以岷歸為主的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種植面積達55萬畝以上,占比85%以上。”岷縣中醫藥產業中心辦公室主任崔俊科介紹,近年來,岷縣堅持“道地、綠色、生態”發展理念,加快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基地和種子種苗集約化生產基地建設,按照“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模式,突出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機械化耕作、產業化經營、信息化追溯、訂單化銷售,推進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種植,切實維護岷歸等道地藥材優良品質,為實現中藥材綠色高質量發展和農民可持續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岷縣年中藥材種植面積65萬畝,其中當歸30萬畝,中藥材總產量達16萬噸以上,產值達60億元以上。從事中藥材產業的農民從中藥材產業中獲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到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岷歸為主的道地中藥材產業,已經成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首位產業和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

新渠道開拓大市場

為了打通銷售渠道,岷縣加大涉農市場主體扶持力度,培育益農中藥材種植購銷農民專業合作社、方正草業、聚和泰電子商務等產業發展主體63個。尤其是位于岷縣的全國最大的當歸交易市場——“中國當歸城”,有全國各大藥市常駐岷縣客商500多家,流動客商1000多家。2022年,中藥材交易量達35萬多噸,交易額達115億元,其中岷縣當歸交易量約占全國總量的80%以上。

岷縣“中國當歸城”市場交易火熱

“以前我們依靠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銷售中藥材,今年我們利用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社交短視頻平臺,一年能銷售中藥材1億元。其中當歸的銷售額達7000萬元左右。”甘肅聚和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愛軍說。

岷縣引導18個鄉鎮電商服務站點和電商企業在第三方電商平臺開設網絡旗艦店、專賣店,不斷擴大中藥材產品網銷規模,培育以中藥材為主的電子商務企業89家,天貓店、拼多多店、淘寶店、1688店、微店等1000多家,全方位開展線上產銷對接活動,促進線上交易。2022年全縣電商平臺中藥材及其產品銷售額4.3億元。

順興和公司飲片加工車間

岷縣發揮入圍阿里巴巴貧困縣農產品電商前15強、岷縣當歸上榜2017—2018年地標農產品電商品牌榜100強優勢,借助蘭洽會、藥博會、廣交會、青島啤酒節、樟樹藥材藥品交易會、亳州藥博會等大型貿易洽談展會平臺,集中宣傳展示道地藥材、中藥材產品等,為中藥材企業提供各類展會、外貿洽談信息,不斷擴大對外宣傳和合作交流。

強品牌“身價”再提升

為了做大做強品牌,岷縣不斷提升當歸的附加值,當地生產的濃縮當歸丸、杜仲壯骨膠囊等26個品種、108個規格、32個批準文號的中藥制劑,通過以銷定產、底價銷售等模式銷往東三省、河北、山東等地2000多家醫藥公司及連鎖藥店,中藥材切片、飲片及歸芪參養生醋飲、歸芪酒等近10種保健食品和以鮮當歸美容水為主的系列化妝品暢銷全國各地。

近年來,岷縣建立追溯體系,有序推進“兩證一標識”追溯管理,建成1個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平臺、18個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40個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追溯平臺,圍繞生產全過程,建立田間檔案和生產檔案,開展追溯信息采集規范培訓,在中藥材追溯平臺開設用戶名和密碼,采集和錄入基本信息,實現產品合格證、產地準出證明和產品二維碼“兩證一標識”生產源頭追溯,從而保障了當歸的品質。

岷縣高度重視岷歸品牌建設,“岷縣當歸”當歸種植系統被農業農村部授予“中國農業重要文化遺產”,“岷縣當歸”先后獲得甘肅省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等榮譽。岷縣先后被評為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當歸)質量安全示范區、國家當歸栽培綜合標準化示范區、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當歸)質量安全示范區等27項殊榮,形成了一系列區域公用品牌名片,品牌效應正在不斷顯現。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祁玉潔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