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縣:多元特優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加速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產業旺農村興。產業興旺寄予著農民美好生活的向往,支撐著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近兩年來,康縣兩河鎮緊盯“三個共同”促振興機制創新,大力發展地道多元特優產業,成效明顯。

近日,記者在該鎮廖壩村食用菌種植基地里,看到鄉親們正在采摘羊肚菌、金耳,雖然忙碌,但他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僅今年半年多時間,我們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就吸納閑置勞動力務工高達1500工次,發放勞務報酬10萬多元。”該鎮廖壩村黨支部書記武楨強說,“我們就是要通過村群共富的利益連接機制和聯農帶農模式,優先吸納監測戶、已脫貧戶、低收入群體務工,以此穩步增加群眾收入。”

據武楨強介紹,今年以來,廖壩村采收羊肚菌“干貨”800斤,產值就達32萬元;發展1300多架椴木金木耳長勢良好;村集體合作社生產的55萬袋袋料香菇菌種,已出售38萬袋,銷售額達152萬元,剩余的17萬袋由村集體合作社培育。

在該鎮中營村,全村對900多畝茶園進行了高標準管理。據了解,該村以“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為主,由村黨支部書記領辦康縣樺林茶葉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茶葉收購加工,年加工干茶1.6萬斤,年產值500多萬元,輻射帶動群眾430戶,戶均增收4000元以上。

鄉村振興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康縣兩河鎮以“三個共同”促振興機制創新為契機,依托本地資源優勢,做大做強多元特優產業,全鏈條提升產業競爭力,在豐富老百姓“菜籃子”的基礎上,鼓足了鄉親們的“錢袋子”。

“在廖壩、中營兩個示范村的示范帶動下,我們鎮其余各村也緊密結合各自實際,以時不待我的緊迫感,按照創建機制,穩步有序推進關愛服務、產業發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凝心聚力為美麗鄉村添活力,為人民群眾謀福利。”該鎮黨委書記張英說。

通訊員焦楊紅張彩紅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