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看甘肅】張掖:縱享絲路田園 品嘗鮮美菌菇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宋芳科

張掖市以創建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區為抓手,高標準推進絲路寒旱農業,打造現代田園綜合體,發展特色產業,助力張掖農業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讓塞上江南金張掖成為全國重要的“糧倉子”“菜籃子”“肉架子”“奶袋子”。

8月10日,甘肅省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集中采訪活動走進張掖市,調研采訪張掖市在農業高質量發展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張掖被譽為塞上江南,土壤肥沃灌溉方便,但是張掖也有戈壁土地,這些地原本十分貧瘠無法耕種,不過隨著絲路寒旱農業的發展,戈壁荒地也發揮了光照足、晝夜溫差大、無污染的優點,更利于生產高品質農家品。

張掖超越發展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自軍表示,通過水肥一體化的智能模式,他們在戈壁灘上建設的玻璃溫室實現了工業化生產,利用最小的水肥成本實現了效益最大化,恰好符合戈壁節約用水的實際,實現了“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的生態理念。

李自軍說,目前他們公司主要產品是優質串番茄,產量可達每平方米32公斤。產品主要銷往中、東部地區和沿海城市的中高端市場,主要客戶是山姆、盒馬、華潤、永輝、佳農等大型超市賣場,項目年產串番茄約9000噸,年產值約2.5億元。同時他們工廠還帶動樂民新城易地搬遷群眾就近就業,實現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充分顯示了絲路寒旱農業的蓬勃生機。

家園是田園,也是公園。在張掖民樂,現代絲路田園綜合體則是張掖市農業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民樂現代絲路田園綜合體示范區位于民樂縣六壩鎮,規劃總面積3萬畝,總投資25.51億元,按照“一軸帶兩核心四片區”空間結構布局和“三生同步”“三產融合”“三位一體”的要求,以豐富的農業資源、產業基礎特色村落、傳統文化為依托,加快建設農業產業區、休閑聚集區、文化旅游區、生活居住區、綜合服務區“五大板塊”,聚力構建集現代農業、文化旅游和鄉村社區為一體的現代絲路田園綜合體示范區,打造綠色農業示范區、絲路文化展示區和農村改革先行區。

如今的現代絲路田園綜合體有2400戶群眾安心入住。通過統籌產業發展,這里的鄉村得到高效治理,家在田園,樂享城市生活的美好畫卷已然實現。

特色產業發展也是張掖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馬鈴薯、中藥材等都是張掖知名的特色產業。而近年來,依托戈壁荒漠廣闊,種養殖業豐富發展起來的食用菌產業,更是將絲路寒旱農業和循環農業的優點完美融合。

甘肅神農珍稀菇業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從事菌菇生產的企業。甘肅神農珍稀菇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利表示,2018年,他們之所以落戶張掖,主要看中張掖種養殖業發達,特別是張掖的玉米制種產業產生大量玉米碎屑,是制作食用菌菌棒的重要原材料。

目前,甘肅神農珍稀菇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鹿茸菇和海鮮菇,每天可穩定出菇30噸,經濟效益比較可觀。

劉利說,食用菌收獲,菌棒還有一定的營養,為了真正做到循環農業,他們又和當地的奶牛養殖場合作,通過技術工藝配比,將菌棒添加到有機肥中還田,從而實現全產業鏈循環利用。

劉利說,他們的廠區雖然在戈壁之上,但是他們對祁連山野生菌菇的研究從未停止。目前,他們已經在菌菇室培育出祁連山野生扁麻菇,有望實現工廠化培育。屆時,這種生長在祁連山的菌菇將走向全國人民的餐桌。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