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甘肅嘉峪關“鏈主企業+農戶”工業化思路促農提質增效

中新網蘭州7月28日電(楊亮)“辣椒全產業鏈項目一期計劃總投資1億元,由江蘇樂居集團樂農為美公司投資建設,集深加工及冷鏈物流倉儲、農旅特色觀光、產品電商展示于一體,對嘉峪關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做好‘土特產文章’將發揮強有力的示范引領作用”。嘉峪關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白勇說,投資5000萬元的嘉峪關桑田科技園戈壁設施農業建設項目,是嘉峪關打造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的重要支撐性產業,對嘉峪關集聚農業要素資源、實現產業鏈條升級意義重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嘉峪關市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優勢,按照“一產往后延,二產兩頭連,三產走精端”的產業發展思路,支持天兆宏源公司、蘭州正大嘉峪關分公司、甘肅祁牧乳業公司等鏈主企業實施重點項目,引領合作社承接龍頭企業飼草飼料供應、屠宰加工、糞污資源利用等上下游產業,構建以“鏈主”企業為核心、上下游中小企業為配套、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為紐帶、廣大農戶廣泛參與的“鏈隊”群,為打造百億級現代農業產業鏈夯實了根基、聚勢了勢能。

圖為嘉峪關市文殊鎮夏糧豐收現場。(資料圖)李巍攝

眼下,正值夏糧夏菜收割的黃金時節,嘉峪關市文殊鎮廣泛協調農民專業合作社,集中開展保夏收、促增收工作。“今年以來,文殊鎮聚焦種業、蔬菜產業,發展壯大精細果蔬、高效制種等優勢產業,積極拓展農業高質高效產業項目,延伸產業鏈條,壯大產業規模,打造特色品牌。”文殊鎮黨委副書記蔣寧說。

嘉峪關市緊緊圍繞“種業、蔬菜、奶業、生豬”四大產業,依托“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兩個牽引帶動戰略,積極引導農戶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增加蔬菜、制種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實施生豬、奶牛重點項目建設,持續擴大飼養規模。

在嘉峪關市新城鎮中溝村,農民權俊近日在自家的辣椒地里巡視著,前段時間,連續陰雨讓田里的溫差變化強烈,權俊擔心自己的辣椒會受到影響,但如今看來辣椒長勢很不錯,這也讓他松了一口氣。權俊是土生土長的嘉峪關人,近些年來,他依靠種植子彈頭辣椒發家致富,成了鎮上的“小名人”。

“我今年種了一個新品種,叫朝天椒,這個辣椒市場需求量非常大,價格穩定,產量也很高,今年保護價是每公斤10元,收入也是挺可觀的。”權俊說。

2023年,嘉峪關市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規劃建設“蔬菜、制種、飼草”3個萬畝基地,培育壯大蔬菜、奶業、生豬、林果、休閑旅游5個重點產業,建設國家級飼用燕麥區域良種站,改造提升蔬菜園區(基地)設施,擴大畜禽飼養規模,建設時令鮮果采摘基地,培育休閑旅游新業態,配套農產品加工、倉儲、物流等延鏈項目,全力構建以精細蔬菜、現代畜牧、經濟林果、休閑農業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

圖為嘉峪關市新城鎮枸杞晾曬場。(資料圖)李巍攝

從招商引資切入,嘉峪關市緊盯蔬菜林果儲藏、分揀、加工和畜禽屠宰、分割、保鮮,尋找投資合作伙伴,在推動簽訂一批大項目、落地一批好項目的同時,積極為中央廚房餐飲配送中心建設項目等提供跟蹤服務,加快項目建設落地見效。

“培育新興產業、壯大體量規模、延長產業鏈條,說一千道一萬,農民增收是關鍵。”嘉峪關市郊區黨工委書記、工作辦主任陳偉說,為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致富,當地加快構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聯農帶農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社會化服務,構建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分享價值鏈增值收益。

在嘉峪關文殊鎮馮家溝村,連綿成片的啤酒花長勢喜人,放眼望去,滿是新綠,再過一個多月,這些啤酒花將迎來一年一度的豐收季,成為村民鼓起來的“錢袋子”。

馮家溝村村委會主任劉艷霞說,“馮家溝村申報的啤酒花種植加工基地擴建項目實施后,將全面帶動本地農業經濟發展,推動啤酒花加工產業基地向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方向發展,促使周邊農戶形成利益共同體,共同增收致富。”

目前,按照構建利益共同體的產業邏輯,嘉峪關市通過政策資金扶持、吸引社會資本投資等方式,加快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加強農業生產基地建設,持續推進特色產業擴規增量、提質增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