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甘肅華池:中藥材助力群眾增收

新華社蘭州7月28日電(記者任延昕、王博)35歲的戶亮駕駛著挖藥機在地里來回穿梭,三五農戶跟在后面,忙著撿拾剛挖出來的黃芪。3年生的黃芪,色澤亮麗、長度勻稱,被整齊堆放在一起,它們將以每公斤25元的價格賣給當地的中藥材企業。

戶亮駕駛著挖藥機。新華社記者王博攝

這里是位于甘肅省慶陽市的華池縣。戶亮是土生土長的華池人,以前靠著種玉米、蕎麥,賣水果、搞批發養活一家7口人。一年辛勤勞作所得勉強填補家用,并無結余改善生活條件,五口破舊磚窯一家人擠著住了十幾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16年,戶亮在華池縣五蛟鎮經營著一家水果店。店門前車來人往,有一天他發現駛過好多滿載中藥材的三輪車,問后得知那些中藥材是要運往位于柔遠鎮的一家中藥材種植加工企業。

中藥材在華池并不新奇。華池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杜永生介紹,當地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黃土高原溝壑區的土地、氣候、光照、溫差等條件適宜中藥材生長,野生中藥材有500余種。

得知企業會與農戶簽訂合同,負責提供中藥材種苗和種植技術,收獲后還保底收購藥材和種子,戶亮萌生了合作的意愿。他將家中100多畝地都種上了黃芪,第一年就收益可觀。“種藥材比種玉米掙得多,每畝能多1000元。”戶亮說。

2017年,戶亮創建了華池縣扶民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了1000多畝土地擴大種植面積,又購入5臺農機具。

依靠中藥材種植,戶亮的年收入超過20萬元,對外出租農機還能再掙10萬元。成立合作社的第二年,他們一家就搬離了老磚窯,住進了新房子。

附近村民在中藥材加工企業務工。新華社記者任延昕攝

“以前在外打工,現在村里有了中藥材產業,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每月收入3500元左右。”華池縣五蛟鎮李良子村村民賀小麗說。

在華池縣,像賀小麗這樣就近務工的村民有上千人,他們分布在藥材采收、切片、烘干、裝卸等崗位上。華池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志龍表示,中藥材種植加工已經成為當地助力群眾增收、推進鄉村振興的新亮點。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