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文旅強省建設】 突出重點 凸顯特色 ——甘肅文旅強省建設系列深度報道之舉措篇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王煜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戈壁綠洲、森林草原、巍峨雪山、丹霞砂林、深林幽谷、峽谷溶洞……甘肅“自然博物館”容納的景色千姿百態。

絲綢之路聞名中外,茶馬古道源遠流長,民族文化特色鮮明,民俗風情濃郁……多元歷史文化的魅力經久不衰。

包羅萬象的地理風情和厚重的歷史底蘊在這里不期而遇,詩和遠方相得益彰,深耕發展文旅產業正當其時。

面臨文旅市場選擇日漸豐富,游客需求日益多元化、個性化的實際,如何守正創新、敢為人先、開拓市場,把好風景講出好故事、好故事做出好產品,讓“頭回客”變“回頭客”,成為我省加快文旅強省建設中的一道道“必答題”。

(一)

守正創新,就要精于“古為今用”——

文物遺產是固態的,但其中的精神與文化是鮮活的。甘肅在發展旅游產業的過程中既要代代守護、薪火相傳,也要緊跟時代、發揚光大,支持研究團隊、文化機構、創意企業跨界融合,將傳統藝術、傳統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融入產品開發,積極推進文物和文化資源數字化展示,用新模式新途徑讓優秀歷史文化“活起來”。

敢為人先,就要敢于“無中生有”——

無中生有拼的是創意,不僅僅只是閉著眼睛“抄作業”。只有深耕本土文化,不斷豐富文旅產品內容,“空降”特色項目,打造新創意、開發新產品,才能使游客常來常新、常玩常新。

輕易破圈,就要巧于“出奇制勝”——

特色化是旅游的生命。要想文旅產業永葆青春,就要以特見長、以特取勝,在產品設計上多動腦筋,把老產品做出新花樣,把新產品做得有特色。要立足我省旅游線路長的實際和特點,對歷史文物、詩詞意境等進行深度挖掘,選擇合適的點位,建設一些大型雕塑、荒野藝術、旅游景觀,形成一批網紅打卡點。

開拓市場,就要打破“門票經濟”——

靠銷售門票來維系的文旅經濟已一去不復返,而今,打破門票“壁壘”,以充分挖掘管理利用景區“內核”,不斷使“巧勁”,是實現文旅產業突破的第一步。甘肅要充分挖掘飛天、銅奔馬、伏羲女媧、馬家窯彩陶、黃河母親、慶陽香包等甘肅特有文化符號,加快發展旅游工藝品、文化創意產品、名優土特產品、文旅數字產品等文化旅游商品,順應游客消費心理和需求,分品質分檔次合理定價,催生更多“二次消費”。

(二)

值得注意的是,當下不僅是甘肅,在全國范圍內“近程高頻”休閑度假游取代“遠程低頻”觀光游的步伐還在進一步加快。“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再是嘴上說一說。

這樣的需求變化,也給全省道路交通的完善甚至是景區進出設施的全面建設提出了新挑戰。

為了應對新形勢,我省文旅產業需要正視“設施總量不足、建設水平不高、承載能力不強”的不足,高度重視文旅“硬件”支撐的建設。

著眼于“通達”,完善交通設施——

對外交通上,要抓緊推進有關項目建設,爭取盡快建成“絲綢之路”“西部陸海”“寧甘青”3條交通主廊道,同時根據需要增開更多通達省外重點城市的航線航班。省內交通方面,要加快實施“四個層次路網”建設,大景區和5A級景區要通高速,4A級景區要通二級及以上公路,3A級景區要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其他景區和鄉村旅游景點要通硬化路,同時實施高速公路“開口子”拓展工程,將封閉的高速公路進行多點開放。景區內道路方面,要加快騎行專線、登山步道、漫行道路、旅行風景道以及索道纜車等設施建設,讓游客有更好體驗。

著眼于“舒適”,完善配套設施——

全面加強文旅設施標準化建設,依托重點景區、干線公路等建設一批房車營地和交通驛站,完善城市和景區供水、供電、環衛、廁所等特別是賓館住宿等服務設施,建設一批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服務區。

著眼于“便捷”,完善智慧設施——

加快建設全域智慧文旅平臺、監控管理平臺,發展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區、智慧旅游企業,進一步完善文化旅游“云、網、端”基礎設施,補齊景區智慧閘機等短板,推進3A級及以上景區數字化建設,推廣“元宇宙”和數字虛擬技術,賦予文旅產業“智慧大腦”,給文旅產業插上“數字翅膀”。

(三)

培育有競爭力的經營主體是文旅產業發展的有力支點。

文旅企業是旅游資源最專業的“配置者”,是文旅市場最有力的“開拓者”。對此,甘肅需要整合力量,在培育主體、引進項目、優化環境上花工夫。

——扶持壯大本地企業。實施企業梯度培育計劃,建立重點企業目錄庫,加大對入規入統企業的支持和獎補力度,打造本土文旅發展的“主攻手”,力爭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文創企業.

——加大引進力度。依托“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建立文旅項目招商類型、重點引資、任務分配等清單,加快招商引資簽約和洽談項目落地,引進一批有實力的文化旅游龍頭和骨干企業。

——依托扎實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不斷強化審批、監管、金融等服務,對企業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全力支持各級各類在甘、來甘文旅企業發展壯大。

開拓市場、把握機遇,不僅要靠文旅從業者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政府部門的積極作為。

全省文旅部門需要發揮文旅產業綜合性強、關聯度大、產業鏈長的優勢,加快“文旅+”“+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積極推動要素融合。聚焦吃、住、行、游、購、娛等各環節,打造集多種功能、多種體驗為一體的消費新場景,讓吃隴菜、住隴宿、購隴禮、看隴戲、逛隴集成為打卡甘肅的“網紅套餐”,大力發展夜間經濟;

加快形成文旅消費集聚區。延伸產業邊界,積極發展研學旅游、農業旅游、生態旅游、工業旅游、體育旅游、民族風情旅游等業態,以及線上演播、網絡直播、沉浸式體驗等新業態,打造中醫藥養生、溫泉沙療等高質量康養旅游示范基地,構建文旅康養“千億級產業鏈”;

強化項目牽引帶動作用。實施重點文旅項目推進計劃,動態調整全省重點文旅產業項目庫和重點招商項目庫,全力以赴加強項目建設,以項目支撐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聚焦縣域特色延伸鏈條。立足自身文旅資源、基礎條件和目標定位,在景點打造、文化創意、影視產業等領域,按照“缺什么就補什么”的原則,謀劃一批標志性的大項目好項目。要聚焦景區升級,對標國內一流景區,引進一批基礎設施改造項目,實施一批產品開發項目。

基于此,甘肅文旅產業要做的不僅僅是把自然文化資源源源不斷地轉換成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且要把帶著“甘肅”牌匾的高質量產品服務,個性化、精準化地提供給游客,讓游客不限于“到此一游”,更讓其能在心底留下“下次再會”的心神向往。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