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一頭牛“牽”出百億級產業鏈——平涼紅牛產業高質量發展紀實

6月21日夏至,汽車剛駛進平涼市涇川縣鼎康牛業發展有限公司,記者耳邊便傳來了一陣悠揚、舒緩的輕音樂。走進農場,只見一棟棟現代化的圈舍里,毛色微紅、體型健碩的平涼紅牛,有的悠閑散步、有的臥在向陽地里曬太陽、有的低頭啃食秸稈、有的在全自動牛體按摩刷上“按摩”,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


【資料圖】

涇川縣鼎康牛業發展有限公司是集肉牛育肥、種質研究、種質培育、技術推廣、示范帶動于一體的綠色生態標準化肉牛育肥場,現有雙列式標準化暖棚牛舍10棟,配套飼料加工車間、有機肥生產車間及辦公生活區等設施,建筑面積12800平方米,目前平涼紅牛存欄850頭。

“我們嚴格進欄肉牛種質標準,篩選純種‘平涼紅牛’進行品種繁育,平涼紅牛雪花牛肉達到日本A5以上水平。”涇川旭康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程強介紹。

近年來,涇川縣把牛產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和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按照“企業帶動、農戶擴繁、保種增量、延鏈提質”的思路,抓住打造“平涼紅牛”全產業鏈核心區機遇,堅持典型引領與整體推進并舉,注重機制創新,突出科技支撐,加大政策扶持,推動肉牛產業提速高效發展,走出了肉牛產業致富路。

程強告訴記者,通過搶抓農村“三變”改革機遇,公司吸納740戶脫貧戶和529戶易地扶貧搬遷戶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或后續產業發展資金的方式入股鼎康公司,覆蓋涇川縣所有鄉鎮的2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共入股資金1120萬元。采取固定分紅模式,每萬元每年分紅600-855元,每個合作社每年獲得協調管理分紅3000元,同時為脫貧戶提供就業崗位45個,年薪酬2萬元以上,有效發揮了助農增收作用。

產業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涇川縣東牛科技創新發展中心目前存欄基礎母牛503頭,正探索推行“科研院校+龍頭企業”的模式,聯合13家科研院所,組建“平涼紅牛”育種技術團隊,運用基因聚合、遺傳標記、胚胎工程及配套飼養管理等技術,合力培育“平涼紅牛”新品種(系)。發展中心采取“龍頭企業+養殖戶”模式,輻射帶動周邊鄉鎮群眾養牛800頭以上,帶動就業1000余人,戶均增收5000多元。

位于平涼市崆峒區白水鎮打虎村的中國農科院西部肉牛種質創新基地,總投資9800萬元,2022年完成二期項目申報。基地建成后,將進一步加快肉牛遺傳改良進程,推動紅牛價值鏈向高端延伸,加快平涼紅牛科技成果培育與轉移轉化,使育種對平涼紅牛產業效益貢獻率和科技對平涼畜牧業發展貢獻率分別超過40%和60%。

創紅牛品牌、興紅牛產業、助鄉村振興。平涼紅牛根底源遠,承載了厚重的農耕文化,曾有“農民唯養牛”“牛羊銜尾塞道”的歷史記載。據平涼市委書記王旭介紹,近年來,平涼市把紅牛作為富民增收的首位產業,列為九大重點產業鏈之一,舉全市之力,集各方資源,堅持不懈擴量提質創牌增效,推動產業實現快速發展,2022年,全市牛飼養量、出欄量分別達到97.62萬頭、41.42萬頭,綜合產值達到128億元。

“平涼市牛飼養量近100萬頭,已建成規模養殖場349個、活畜交易市場30多個,扶持養殖大戶5萬多戶,培育各類龍頭企業34家,產業鏈體系日趨完善,邁出了向高級化看齊躍進、向現代化對標提升的鏗鏘步伐。”平涼市委副書記、市長白振海介紹說。

“平涼紅牛”品牌已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近期平涼市又連續出臺一系列支持平涼紅牛發展的政策措施,真金白銀扶持打造百億級平涼紅牛產業鏈。

“平涼將全面落實百萬頭肉牛產業帶建設任務,堅持適度規模養殖和分戶散養同步推進,大力實施‘萬千百十’養牛計劃,以小群體集聚大規模,力爭到2026年,全市牛飼養量達到103萬頭。用一頭牛‘接二連三’,牽出一條產業鏈,著力打造綜合產值超過230億元的平涼紅牛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王旭信心滿滿的表示。

群眾滿意、產業興旺、紅遍全國、走向世界,將“平涼紅牛”打造成中國自主品牌大動物第一品種,把平涼建成中國高品質肉牛高質量發展示范市,平涼市正闊步前行。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