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作為漢代比較大的屯戍區,農業發展的基礎因素之一——農具的發展(種類)和使用狀況是研究該地區在漢代農業發展方面十分重要的課題。考察居延、肩水金關等遺址出土的遺物和漢簡記載,對研究漢代該地區農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意義。
整地(翻耕)農具
整地工具主要為“犁”。“犁”,《釋名卷四·釋用器》“犁,利也,利則發土絕草根也”。史料和考古資料均已證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犁”就已經隨牛耕推廣,居延漢簡中未見“犁”的記載,但在漢代河西四郡地區的遺址中有鐵制犁器出土。在武威磨咀子漢墓中出土有一件“V”字形鐵犁鏵,犁鏵頭寬3厘米,前端呈銳角上面凸起,中有凸脊,下面扳平銳利厚重,適于開溝做渠。犁的構造非常簡單,僅有犁轅、犁梢、犁床、犁鏵、犁箭等部分,看不出犁壁等構造,時間確定為西漢末年。可見漢代的耕犁多為單長轅,比較笨拙,這種單長轅一般應為二牛牽引,即人們經常俗稱的“二牛抬杠”。這樣的犁,耕地時一個人掌轅、一人扶犁、一人牽牛,就是趙過創造的二牛三人的耕犁方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與“犁”的推廣有密切關聯的耕牛飼養在居延是何種狀況呢?漢初用馬、牛等牲畜為役力,文景時國內治平,人民休養生息,馬匹繁殖速度較快,民間盛行馬耕,牛耕退居從屬地位。從居延漢簡記載來看,漢代西北邊塞在進行耕作時已經廣泛使用耕牛,并有專門機構為耕牛登記造冊,記錄牛的毛色、年齡、雌雄等資料,為耕牛專門設籍,表明官府很重視對耕牛的管理,也說明耕牛在屯田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播種農具
傳世典籍和農學專著均認為漢代的播種器具是“耬車”。居延漢簡雖無耬車的記載,但在居延屯戍區殄北塞A10(塢堡遺址)“瓦因托尼”遺址出土有木耬車,這件木耬車腳發現于A10的下層,原來在尖端裝置的鐵鏵無存,后端有一個柄,柄的下部是一扁平的托。它是用一種很硬的木材制成,有棱角的地方都經過加工打磨。元代王楨的《農書》、明代徐光啟《農政全書》、宋應星《天工開物》等歷代農書均詳細記載了耬車的重要功能和改進狀況。木耬車的出土證實,漢代作為播種器具的耬車已經在居延屯田區得以推廣。
中耕除草農具
中耕除草工具是指農作物生長過程中,必須多次在株行間進行鋤耕,清除雜草、疏松土壤,以確保農作物生長良好的工具。居延考古出土和漢簡記載的主要工具為:鉏、鋤、臿三種。“鉏”只見漢簡記載而無實物出土,“鋤”則只見實物不見記載,“臿”不僅漢簡有記載而且也有考古出土。臿,同鍤。即鐵鍬,挖土工具。《漢書·王莽傳上》載:“父子兄弟負籠荷鍤,馳之南陽。”由簡文記載和考古出土可知“臿”的材質有木質,有鐵木結合,也有純鐵制。
灌溉農具
1972年—1976年居延甲渠侯官遺址“轆轤”的出土,為研究居延屯戍區的灌溉器具提供了實物考古資料。
關于“轆轤”的起源,宋人高承在《事物紀原》中記載“史佚始作轆轤”。史佚相傳為西周初年的史官,如果其發明確實,時間距今約有三千多年了,因此說明漢代利用轆轤汲水已經非常普遍。1973年肩水金關遺址中有“桔槔”出土,從史料的記載來看“桔槔”的使用非常早,如《莊子·天地篇》及《莊子·天運篇》中所記。史料具體描繪了桔槔的使用形態,即井邊立一木柱,木柱上支一根橫木,一端掛水桶,一端系重物,靠橫木一升一降來從井中汲水,從其原理來看是巧妙利用了杠桿原理,既便于操作,又可節省力氣。1976年肩水金關遺址出土有陶勺,應為日常舀水工具。
收獲農具
收獲工具只見漢簡記載,而無考古出土,主要有鉤、鐮兩類。《漢書·循吏傳·龔遂》載:“諸持鉏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無得問。”因“鉤”尚不見考古出土,其形制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鐮是收割谷物和柴草的農具,形如鉤,有短柄。從鐮的形制可分長柄鐮、短柄鐮和月牙鐮。長柄鐮在漢出土畫像磚上有清晰地展示,圖中兩個人在水田內揮舞著長柄鐮,另三個人則在用手鐮割麥穗頭。由于采用密植使作物無法成行,一般認為長柄鐮是適用于密集型播種的農具。
脫谷農具
漢代除了用杵臼加工糧食外,還發明了利用杠桿原理用人體一部分重力的踏碓。桓譚的《桓子新論》中提到:“及后人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踐碓,而利十倍杵舂,又復設機關,用驢騾牛馬及役水而舂,其利乃且百倍。”由此漢代已經發明了利用畜力和水力做動力的畜力碓和水碓。
扇隤,即風車,是專門用來揚棄谷物中糠秕雜物以清理籽粒的農機具,整體由木材制成,車頂上有盛谷的漏斗,車身后面有扇出雜物的出口,前身為圓鼓形的大木箱,箱中裝有四至六片薄木板制成的風扇輪。這種農具發明于西漢,河南、山西、山東等地均有漢代風扇車模型的出土。
運輸工具
居延數量較大的糧食調運憑人力其效率肯定適應不了現實的需要,還需借助專門的運輸工具來實施,漢代隨牛、馬飼養規模化,牛車和馬車已經廣泛地運用到農業生產中,居延漢簡的記載也說明了居延屯田區糧食的流轉主要依靠馬車或牛車運送,但無考古出土。
20世紀中葉武威磨咀子漢墓出土的西漢雙轅木牛車模型為我們了解漢代西北牛車形制提供了直接考古資料。車體材質為松木,雙轅長出,以一橫木架于牛脖上,車輪較大,高出車身,車轱粗壯,高輪的設計符合河西的地質特點,適宜在戈壁沙漠中作為運輸工具。綜合以上幾點,居延所用的牛車應該與其一致。
輔助性類農具
除了上述常見的農業工具外,還有一些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必須利用的輔助工具,居延漢簡中也有反映。
斧,考古出土的斧子和現代斧子的形制較為相近,刃縱向,斧頭后有橢圓形孔用來裝斧柄。民用斧子的柄則較短,利于使用,結合居延出土的鐵斧遺物的大小來看,屬于工具類“斧”。
鋸,只見漢簡而無實物出土,在中原地區則有漢代鋸的出土遺物。斤,《說文·金部》:“斤,斫木也。”居延屯戍區未見出土實物。
紡輪,居延地區漢遺址出土說明,在漢代居延屯戍區中簡單的紡織業已經存在,漢簡中枲麻制品記錄和出土的麻制品遺物也充分證明居延屯戍區有手工紡織作坊。
磨,《爾雅·釋器》:“王謂之琢,石謂之磨。”為磨制石器,從居延屯田區出土的磨石和磨棒的形制看,與現代磨石大小相仿,用于鐵器的磨制。
漢代居延地區的農具種類多樣,技術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峰,是居延屯田順利實施的重要條件。
(本文作者系甘肅簡牘博物館副研究館員)
□韓華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當前報道:居延漢簡中記載的農具2023-04-29
- 暢游如意新甘肅 甘肅省推出“五一”及旅游旺季精品旅游產品2023-04-29
- 廣交會(第二期)甘肅交易團參企意向簽單率提高|今日觀點2023-04-29
- 我市舉行慶“五一”勞模和工匠頒獎儀式2023-04-29
- 當前關注: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五一”假期預計旅客吞吐量23.5萬人次2023-04-29
- 當前報道:楊猛主持召開全市安全生產工作會議2023-04-29
- 金融機構走進株洲助力高質量發展 株洲制造業企業簽約融資191億元2023-04-29
- 略陽安坪溝村扎實推進示范村建設_環球聚看點2023-04-29
- 馬波:用力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提質倍增 天天快報2023-04-29
- 玉林市擬補推薦參加第十八批自治區文明村鎮評選名單公示 熱聞2023-04-29
- “進度條”刷新!重慶東站項目建設加速中 焦點熱訊2023-04-29
- 59歲老匠人與00后同臺競技 欣慰木工技藝后繼有人|每日動態2023-04-29
- 青山區:首屆農副產品展銷會陪你過“五一”-世界即時看2023-04-29
- 致敬勞動者|岳瑞存: 新能源行業發展的“追光者”2023-04-29
- 天天微速訊:包頭機場將迎客流高峰2023-04-29
- 市市場監管局發布消費提示2023-04-29
- 春雪邂逅春坤山_環球百事通2023-04-29
- 股票行情快報:日豐股份(002953)4月28日主力資金凈買入237.81萬元_全球實時2023-04-29
- 武威市文旅活動“看點”多“亮點”足-世界百事通2023-04-29
- 金融資源“潤澤”高質量發展沃土-全球快播報2023-04-29
- 夢比優斯奧特曼guys 夢比優斯奧特曼之死2023-04-29
- 啃公主的毒蘋果的 都市呆萌錄 啃公主的毒蘋果為什么不寫 全球球精選2023-04-29
- 要聞:呼和浩特:趣味運動迎五一2023-04-29
- 環球信息:遺產房應該怎么分割?2023-04-29
- 蘋果6屏幕尺寸多少厘米_蘋果6屏幕尺寸-環球短訊2023-04-29
- 環球熱資訊!職業健康新實踐④ | 不按規定上報?職業健康檢查有了打假幫手2023-04-29
- 顛鸞倒鳳猜一生肖_顛鸞倒鳳txt 每日視訊2023-04-29
- 杭州支隊組織開展裝備物資綜合保障平臺系統培訓工作 天天觀點2023-04-29
- 甘肅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標識發布2023-04-29
- 世界信息:中央網信辦開展專項行動優化營商網絡環境202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