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資訊丨五泉山浚源寺剝落楹聯為何遲遲未修復?

專家多次論證找到“病根”維修方案已經編制等待審批

浚源寺門前楹聯剝落嚴重。


【資料圖】

位于蘭州市五泉山浚源寺剝落楹聯為何遲遲沒有修復?對于網友的疑問,4月17日,蘭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已將編制的維修方案按程序上報甘肅省文物局,待甘肅省文物局審批后,多方申請資金進行修繕保護。

4月17日上午,記者來到蘭州市五泉山公園浚源寺看到,有三個門洞的大門上均有匾額和楹聯。其中在西門洞橫批為“流水今日”匾額的上聯“笑指河山問釋迦,不知我千圣百王繼志……”“志”字以下的內容全部看不到了。仔細觀看,其剝落還在繼續惡化中,并能看到翹起的表皮正在向上延伸,有些浮皮已經卷起。在該破損的楹聯前,設置了警戒線,張貼了通告,提醒游客留心。“浚源寺門前的楹聯剝落成這樣,的確應該好好維護一下。”長期在五泉山公園晨練的李先生告訴記者,這副楹聯風化剝落已久,前兩年還能看到17個字,現在又少了一個字,“再不修有可能全部都消失了”。

奔流新聞·蘭州晨報2020年3月針對此事進行報道后,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蘭州市林業局、蘭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五泉山公園協商后采取了應急保護方案。

蘭州市五泉山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五泉山建筑群-浚源寺始建于元代,當時叫崇慶寺。1919年新建牌坊門,重修崇慶寺,并改名為浚源寺。浚源寺西側門“流水今日”匾額上聯“笑指河山問釋迦,不知我千圣百王繼志傳心之地,種甚么因,結這般果”,下聯為“別開世界生盤古,好度那五洲萬國圓顱方趾之儔,悟無為法、登自在天”。

據調查,該楹聯是劉爾炘所撰,1984年,由尹建鼎先生重新書寫。該負責人還稱,五泉山建筑群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浚源寺為五泉山公園內的古建筑單體,屬于保護范圍之內,他們沒有權限進行修復,只能向上級主管部門以及相關負責單位進行上報。

蘭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文保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蘭州市文物、林業部門高度重視五泉山文物保護工作,為做好楹聯保護工作,蘭州市文旅局召集五泉山公園及文物專家進行了多次論證,深入分析了楹聯風化病害的原因及對策。

經論證,專家認為,楹聯風化病害的原因主要是水分因素和材質因素造成。因為五泉山地下水位較高,影響墻體,而且浚源寺周圍地面鋪裝的花崗巖阻止了水分的蒸發,毛細上升水造成的凍融鼓脹,加之鹽堿結晶作用,造成石材表面層脫落。而且楹聯本體為砂巖,砂巖結構較為松散,本身極易分化,并且吸水率較高,水循環對微細粘接物析出,造成石材自然受損。

目前,五泉山公園已對與文物本體連接和鄰近的花壇、樹池做防水處理,避免地下水對文物造成侵害,并對浚源寺門口的花崗巖進行技術處理,恢復地面蒸發功能,又對靠近墻體及墻體基礎進行勘察并設置了阻水構筑物,阻止水分過度向墻體基礎滲透。其他修復工作因近年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未能徹底解決。

與此同時,公園已委托文物維修甲級資質單位——蘭州華景文化遺產勘察設計公司編制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泉山建筑群-浚源寺楹聯及牌坊門油飾搶險加固工程勘察設計方案》,該方案主要包括浚源寺門外側墻體基礎做防水處理、寺門外重做散水、重新找坡、重鋪地面、楹聯殘損修復、牌坊門柱子重做地仗、重新油飾等。

該負責人還稱,2023年3月,蘭州市文旅局已將該方案按程序上報甘肅省文物局,待省文物局審批后,多方申請資金進行修繕保護。

文/圖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馮寶強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