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熱點:營造風清氣朗網絡環境——甘肅省全鏈條推進整治網絡“三俗”及虛假信息專項行動落地見效

——我省全鏈條推進整治網絡“三俗”及虛假信息專項行動落地見效

組織工作專班,全天候開展巡查監測、線索流轉、研判處置、宣傳引導……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網絡生態治理的新要求,有效抵制、堅決打擊網絡“三俗”及虛假信息,進一步弘揚時代新風、凈化網絡空間,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公安廳結合全省“三抓三促”行動、主動創穩行動,聯合在全省開展為期三個月的整治網絡“三俗”及虛假信息專項行動。


(相關資料圖)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崔亞明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各級宣傳、網信、公安網安等部門全力出擊,全鏈條推進,重點對損害社會公序良俗的“低俗、媚俗、庸俗”不良信息以及拼接捏造事實、傳播謠言的虛假信息進行整治,持續推動專項行動落地見效,切實營造綠色、和諧、健康的網絡環境,護航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緊扣主線

全力維護網絡秩序

網絡治理全省“一張網”。我省始終把網絡“三俗”及虛假信息專項整治作為凈化網絡生態、護航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作為貫徹省委“三抓三促”行動的具體舉措高位推動。

全省各地各部門依照職責分工通力配合,積極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組織監管執法力量開展網絡監測巡查,調查核處重點問題線索,并督促網站平臺健全內容審核機制,集中力量對網絡直播、短視頻領域亂象,制造傳播網絡謠言和虛假信息行為,擾亂網絡傳播秩序行為,互聯網用戶賬號惡意營銷行為,涉未成年人網絡亂象等開展集中整治。對各類涉及“色、丑、怪、假、俗、賭”等違法違規內容進行全面清理,對炮制蹭炒輿論熱點、欺騙誤導網民,發布“三俗”信息、虛假信息,炮制低俗情感劇情、實施營銷詐騙等行為堅決整治。對不良“網紅”挑唆粉絲群體互撕謾罵、攻擊對立,炒作劣跡行為史、刻意扮臟扮丑、網絡炫富等問題予以嚴肅依法查處。

省公安廳網安部門設立互聯網低俗內容專項治理辦公室,抽調專人成立工作專班,全天候開展低俗內容巡查監測、線索流轉、研判處置、宣傳引導,并綜合運用約談整改、行政處罰、通報曝光等方式,嚴肅處置違規互聯網企業,有力壓實企業主體責任。

各級宣傳、網信、公安等部門密切配合,依法依規履行監管責任,對直播期間出現惡意炒作、使用低俗淫穢語言相互攻擊謾罵等違規行為的主播進行約談警告,對傳播色情、暴力、賭博、封建迷信、宗教活動等涉嫌違法犯罪信息的主播堅決打擊處理,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靶向施治

持續凈化網絡空間

我省各地各部門堅持抓早抓小、嚴打嚴管,針對一些苗頭性問題提前介入,規范管理,建立基礎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全省各級宣傳、網信、公安等部門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公安系統內部形成省、市(州)、縣(區)上下聯動,網安、宣傳、治安、法制協同作戰的工作機制,在全面清查網絡“三俗”及虛假信息的基礎上,對問題頻發領域靶向施治、精準打擊,查處一批典型案件。

日前,渭源縣公安局網安大隊接群眾舉報,某短視頻平臺主播閆某,利用直播平臺傳播淫穢信息;主播張某某,利用直播平臺向色情直播平臺引流,渭源縣公安局網安大隊依法分別給予閆某行政處罰500元,張某某行政拘留三日的處罰。

永登縣公安局網安大隊在巡查中發現,該縣某網絡主播在某直播平臺內做不雅動作,內容低俗不堪,遂聯合坪城派出所對該主播展開調查工作,并依法對其做出罰款500元的行政處罰。

蘭州市公安局城關分局網警在巡查時發現,4名本地網絡主播為博眼球、引流量、討打賞,長期在直播連麥中發布低俗下流、污言穢語內容,嚴重違背社會公序良俗,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查實違規主播的真實身份后,城關網安大隊聯合城關區委網信辦依法對4人進行約談。

靖遠縣公安局網安大隊根據掌握的線索,擴線偵查,對通過短視頻平臺直播引流方式,利用微信、QQ等社交軟件有償售賣淫穢視頻的10名網民進行立案偵查,依法對10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經過約談、警告、拘留等行政處罰措施,網絡主播深刻認識到錯誤,承諾將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及有關管理規定,堅決守住道德底線、不踩法律紅線,文明上網、理性表達,傳播正能量、弘揚真善美,自覺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形成合力

推動實現源頭治理

全省各地各部門通過巡查、監測、受理群眾舉報、督促平臺自查,著力清理正能量不足、價值觀不正、審美情趣不高的信息,刪除了一大批影響惡劣的不良信息,有力扶正了網絡風氣。

網民張某某在網上發布虛假消息,引發社會恐慌;劉某某在網上轉發虛假消息,引發群眾恐慌議論。公安部門發現線索后,及時展開調查。據張某某、劉某某交代,為博眼球,引起各方注意,或道聽途說,或拼接相關虛假消息發布。經公安部門批評教育后,兩人認識到自己行為帶來的不良后果,并表示吸取教訓,依法依規文明上網。

專項整治期間,全省各地宣傳、網信、公安等部門還通過聯合執法、案件督辦等形式加大查處力度,深挖網絡“三俗”及虛假信息的背后成因和利益鏈條,實現源頭治理。同時,督促網站平臺深入自查自糾,從嚴從重處置頂風違規、屢教不改的“自媒體”,對管理不力、姑息縱容的網站平臺,依法采取限期整改、罰款、暫停相關功能、關停下架等處罰,警示“自媒體”和網站平臺做好自我管理。

此外,各部門將協同配合,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宣傳教育,積極引導社會各界增強自我行為規范意識、堅決抵制不文明網絡風氣,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維護清朗網絡環境。

【短評】

共同守護互聯網精神家園

崔亞明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風清氣朗的網絡生態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待。

網絡上“低俗、媚俗、庸俗”不良信息以及拼接捏造事實、傳播謠言的虛假信息,嚴重擾亂、威脅著廣大人民群眾生活以及人身和財產安全,擾亂網絡生態秩序,毒害社會道德風氣。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更不能成為藏污納垢的灰色地帶。規范互聯網行為、治理互聯網傳播不良信息勢在必行。

近日,我省多部門聯合開展整治網絡“三俗”及虛假信息專項行動,彰顯了對互聯網不良信息、不良行為堅決說“不”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專項行動中,我省回應關切,全鏈條進行打擊治理,是維護綠色、和諧、健康的網絡秩序,營造風清氣朗的網絡生態的務實之舉。

治理網絡亂象,離不開各部門的通力配合、重拳出擊。打擊典型犯罪,形成震懾效應,健全責任體系,才能讓“三俗”行為和虛假信息無處藏身。營造風清氣朗的網絡空間,也應由大家共同構建,讓我們自尊、自愛、自覺,共同營造風清氣朗的網絡生態,共同建設更有歸屬感的互聯網精神家園。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