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速訊:【甘快看】靈臺,這樣講好皇甫謐的故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甘肅客戶端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12月22日,由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的“如意甘肅·如約而至”網絡媒體宣傳推廣活動采訪團走進平涼市靈臺縣皇甫謐文化園,一起聆聽晉代針灸學家皇甫謐的故事,共同探尋靈臺如何促進針灸文化傳承,擦亮文旅康養這張新名片。

皇甫謐(公元215—282),魏晉時期安定朝那(今甘肅靈臺)人。在文史醫哲等諸多領域著作頗豐,尤以其晚年的鼎力之作《針灸甲乙經》開創了針灸醫學理論之先河,迄今在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備受尊崇,堪稱世界醫學之寶典、醫人之秘籍。給后世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皇甫謐文化精神內核,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據史料記載,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皇甫謐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八歲,后人遵其遺囑簡歷薄葬于靈臺縣獨店鎮張鰲坡村塬邊,歷經風雨時至今日,是為皇甫謐墓,現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靈臺縣為了紀念這位先賢醫哲,在皇甫謐墓的基礎上開始實施皇甫謐文化園擴建項目。皇甫謐文化園建成總面積6.3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1.4萬平方米。其主體建筑突出晉漢文化建筑風格,其中紀念館內設皇甫謐生平史跡、中醫藥針灸和文史資料三大展館,收集整理古籍和繪畫作品190多件,陳列古跡器物及針灸器具130余件,征集名人題詞碑記20多幅。文化回廊內側66幅《皇甫謐畫傳》浮雕集中展現皇甫謐生平主要事跡和重要貢獻。

“開園以來,我們先后承辦了2006中國·靈臺中醫針灸國際學術交流大會暨首屆皇甫謐文化節、2018靈臺《針灸甲乙經》學術思想傳承國際研討會等。同時還出品了皇甫謐文化歌曲《絲路傳針》,拍攝了三十集電視連續劇《皇甫神醫》和電影《皇甫謐》并在CCTV6播出。制作電視專題片《中國古代名醫》之針灸鼻祖皇甫謐宣傳片,印制了《皇甫謐連環畫》,編排了大型秦腔歷史劇《皇甫謐》并在全國巡演800多場次,進一步傳播了皇甫謐文化影響。”靈臺縣皇甫謐文化園管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還緊緊圍繞‘全國首批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品牌,充分發揮文化園在中醫康養產業鏈文旅康養產業上的補鏈、建鏈、強鏈作用。注冊了‘皇甫謐’‘謐艾’等皇甫謐商標41類390多個,研發了相關康養文創產品20多種,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遠銷省內外,進一步開拓了皇甫謐文化市場。”

據了解,皇甫謐文化園先后被授予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全國首批康養旅游示范基地、皇甫謐針灸甘肅師承教育基地、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平涼市社科普及基地等,目前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緊扣皇甫謐文化園作為皇甫謐針灸文化宣傳窗口這一定位,在現有3A景區基礎上,不斷補短板、強服務、夯基礎、促提升,積極籌備申報國家4A級旅游景區,把皇甫謐的故事講得更加精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