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速讀:【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走好甘肅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


(資料圖)

張帆

工業興則產業興,工業強則甘肅強,要聚力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率先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早謀劃超前布局先導產業,全面推行產業鏈鏈長制,著力推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加快甘肅新型工業化進程。

黨的二十大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省第十四次黨代會作出強科技、強工業、強省會、強縣域“四強”行動部署,并指出,工業是實體經濟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富民興隴最為關鍵的產業支撐。工業興則產業興,工業強則甘肅強。工業是科技成果推動產業化的最大載體,也是省會和縣域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強工業在“四強”行動中處于中堅位勢。大力實施強工業行動,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在重點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走出一條具有甘肅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聚力提升傳統優勢產業。要充分挖掘我省石化、有色、冶金等傳統優勢產業的發展基礎和增長潛力,鞏固已形成的發展位勢,同時,持續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推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煤炭分質利用、農產品精深加工、新型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全力推進傳統優勢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重點以“5G+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甘肅工業不斷提質增效。要積極融入國內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著力推進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使甘肅老工業基地和老牌企業煥發新的活力,不斷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提高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要立足甘肅能源資源和產業基礎優勢,培育壯大新能源、新能源裝備制造和新材料等具有一定比較優勢的新興產業,著力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新材料基地;培育壯大生物醫藥、精細化工、高端裝備制造等具有一定發展基礎的新興產業,著力打造在西北地區具有一定特色的產業集群;要立足優勢技術和獨有資源,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學習借鑒發達地區好的做法和成功經驗,切實發揮自身比較優勢,積極發展數字賦能、軍民融合、核產業等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不斷催生新的產業集群,加快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及早謀劃超前布局先導產業。要創新思維、轉變觀念,深刻領悟國家最新產業政策和產業目錄,緊盯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及時掌握產業發展理論前沿和發展趨勢動態,搶抓國家產業布局調整機遇和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機遇,找準甘肅產業發展契合點,加快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積極在半導體材料、氫能、電池、儲能和分布式能源等領域未雨綢繆、大膽介入、聯合攻關,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與產品,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先期接續產業。同時,加快培育獨具優勢和獨有特色的“硬核”龍頭骨干企業,引領帶動一批中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全面推行產業鏈鏈長制。要立足甘肅工業基礎條件和特色優勢,以各類工業產業園區為主陣地,圍繞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在全省推行重點產業鏈鏈主制度,按照《甘肅省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專項行動“1+N+X”政策體系》,著力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加快實施千億產業鏈和百億園區工程以及補鏈固鏈強鏈行動,重點圍繞有色冶金、航空航天、新材料、核工業、生物制藥、信息產業、裝備制造、農副產品加工等14條重點產業鏈圖譜,進一步加大產業挑商選資引智力度,不斷延伸產業鏈,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以產業鏈為總領,實現多元聯動,不斷放大產業集聚效應,推動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著力推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要充分發揮各級各類工業園區經濟建設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作用,以深化改革激發活力,以優化布局拓展空間,以創新驅動引領產業升級,以集約綠色提質增效,不斷完善優化開發區功能定位。要大膽創新、先行先試,進一步理順開發區管理體制機制,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產業鏈延伸,壯大主導產業集群,加快培育優質企業,加大要素支撐保障,提升行政服務效能,推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同時,要搶抓國家鼓勵省級高新區“以升促建”政策機遇,大力支持嘉峪關等省級高新區申報創建國家級高新區,持續穩固和提升開發區能級和水平,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

(作者為省經濟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高級經濟師)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