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經濟坐穩第二,甘肅慶陽“工業創富+城市聚富”雙輪驅動引擎

圖為長慶油田隴東油區的九姊妹抽油機群。(資料圖)張步農攝

中新網甘肅新聞11月21日電(何海峰杜斌偉張昶昶)2021年,甘肅省14個市州經濟總量排名中蘭州獨占鰲頭,慶陽市緊追不舍,成為甘肅第二大經濟體。

圖為慶陽機場。(資料圖)陳飛攝


(資料圖片)

“工業化創造財富,城市化聚集財富。”慶陽的資源稟賦和區位特點,決定了必須把綜合能源化工基地和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兩個輪子”,協同發力,強勁驅動,促進經濟提檔加速、跨越發展。這是2021年慶陽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發展目標。

今年,慶陽市圍繞“雙輪”強引擎,推動革命老區由資源大市向產業大市轉型、由工業大市向工業強市轉型、由普通節點城市向區域性中心城市轉型。

圖為慶陽瑞華能源公司20萬立方米年天然氣提氦項目建成投運。(資料圖)陳飛攝

隴東綜合能源化工基地“屹立”黃土塬

慶陽資源富集,數據顯示,石油資源儲量78.8億噸,天然氣地質儲量2萬億立方米,煤炭資源預測儲量2360億噸,煤層氣預測儲量1.4萬億立方米,頁巖氣綜合預測地質資源量1.8萬億立方米,風能資源可開發量約800萬千瓦,太陽能資源可滿足150萬千瓦以上光伏發電需求。

作為能源資源大市,慶陽建設隴東綜合能源化工基地條件得天獨厚。慶陽加快推動油煤氣資源和新能源規模化、綠色化、智能化開發,舉全市之力拓存量、創增量,延鏈條、聚集群,能源產業迎來了新一輪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的新機遇。

慶陽是長慶油田的發祥地和主產區,中石油玉門油田、遼河油田和中石化華北分公司也先后進駐慶陽開發建設,這里的原油年產量約占到全國的1/12。多年來,慶陽全力支持油田企業提升油氣勘探,發現儲量10億噸級的慶城大油田,建成100萬噸國家級頁巖油開發示范區。

圖為新莊煤礦建設項目俯瞰。(資料圖)俄少飛攝

今年3月2日,慶陽與中石油長慶油田公司在蘭州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長慶油田隴東油區及礦權流轉合作開發區年產油氣當量突破1000萬噸,慶陽革命老區全面建成千萬噸油氣生產基地,油氣資源開發進入新紀元。

目前,慶陽油氣開發區域覆蓋該市8縣(區)106個鄉鎮,占全市鄉鎮總數的91.4%,形成了華池縣、環縣、慶城縣、合水縣4個百萬噸級產油大縣。據慶陽市能源局統計,今年1至10月,該市原油生產量876.6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58.9萬噸,增長7.2%;生產天然氣4.29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加1.29億立方米,增長63%。

圖為中國石油慶陽石化總公司。陳飛攝

油氣資源富集,黑金煤炭接續。慶陽市的煤炭煤質為低灰、低硫、高發熱值的弱粘煤和不粘煤,是優質的動力和化工用煤。慶陽搶抓煤炭開采“窗口期”,以建設綠色化礦區和現代化、大型化礦井為目標,全力加快煤炭資源智能開采,推動煤炭高效清潔利用。

8月30日,甘肅能源慶陽煤電有限責任公司以80多億元的價格,順利競得寧縣中部煤炭資源區塊礦業權。

寧正、沙井子、甜水堡、寧西4個煤炭礦區總體規劃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總規模7230萬噸/年,已核準煤礦5座,總產能2430萬噸/年;核桃峪800萬噸/年礦井、甜水堡二號240萬噸/年礦井正式投產,劉園子90萬噸/年礦井全面復產;新莊800萬噸/年礦井推進礦建三期工程,馬福川500萬噸/年礦井完成工業場地“五通一平”和初步設計評審……

今年1至10月,慶陽累計生產煤炭396.83萬噸,預計全年煤炭產量將達到515萬噸。滾滾“烏金”源源不斷地被輸送到地面,慶陽的資源優勢加快向經濟優勢深度轉化。

“油煤氣共煉、風光電耦合,實現多能互補、多極突破、多點支撐。”在隴東綜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設中,慶陽始終把產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在延鏈補鏈強鏈上精準發力。

慶陽瑞華能源公司20萬立方米/年天然氣提氦項目建成投運;重慶宏大化工公司20萬噸雙氧水、2萬噸嗎啉項目加快建設,填補了慶陽天然氣化工項目空白;慶陽全市配套建成天然氣輸氣干線5條180公里,輸氣能力10億立方米/年,形成了西氣東輸管道氣與隴東自產天然氣共同供氣的新格局;隴東至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外送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全面啟動,正寧電廠2×100萬千瓦調峰煤電項目獲得核準,作為外送工程電源支撐的我國首個千萬千瓦級多能互補清潔能源基地在慶陽啟動建設;華電20萬千瓦風電項目建成并網。

截至10月底,慶陽全市并網總規模113.98萬千瓦,預計全年新能源發電量將達到18.15億千瓦時;慶陽市政府分別與華能甘肅公司、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天能電池等9家公司簽訂數字能源產業、氫能產業鏈、鄉村振興與新能源融合發展等項目合作框架協議……

圖為經過海綿化改造后慶陽市西峰區嶄新的岐黃大道。(資料圖)俄少飛攝

陜甘寧區域性中心城市“崛起”黃土塬

西峰,一座由小鎮成長起來的城市,是慶陽中心城區,也是未來發展的核心。

慶陽出臺了《關于加快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的意見》提出,到“十四五”末,慶陽市城鎮化率達到50%以上,西峰區經濟總量和增幅在全省和周邊市縣(區)位居前列,人均GDP與全國差距明顯縮小,城市功能更加完備,綜合承載力、核心競爭力、資源聚集力和輻射帶動力顯著增強,形成以市區為中心、縣城和特色鎮梯次銜接的“1+7+N”城鎮化發展體系,市域首位度和區域影響力明顯提高,陜甘寧毗鄰地區中心城市地位穩步提升。

圖為甘肅華電環縣毛井二期200MW風電項目。陳飛攝

慶陽按照“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大變樣”的目標,堅持“人地相宜、市區共建、新老并重、軟硬兼施、政企合力”的原則,實施以舊城更新、新城建設、公共服務質量提升、市容環境改造為主要內容的城市建設,堅持中心城市與工業園區聯動,以城聚產、產城融合,建成陜甘寧毗鄰地區交通中心、經濟中心、消費中心、醫療中心。

前三季度,慶陽還印發了《慶陽市“十四五”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慶陽市“十四五”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規劃》等系列專項規劃和《慶陽市城市更新管理辦法》《關于加快戶籍人口城鎮化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培育健康房地產市場擴大住房消費的實施意見》等規范性文件,全力推進陜甘寧毗鄰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

慶陽突出西峰城區中心地位,一攬子編制了西峰城區城市總規、片區詳規、專項規劃和城市設計,夯實城市建設經營的基礎。同時,實施了慶陽市三維城市信息模型(CIM)應用系統建設項目,用于輔助城市規劃方案三維報建和審批應用,實現項目從規劃、審批、驗收的統一空間數據治理,滿足規劃管理業務數據分析和管理需求,最終實現慶陽規劃建設管理的數字化和智慧化。

圖為一列銀西高鐵列車途經慶陽市慶城縣馬嶺鎮馬嶺村。(資料圖)朱歡攝

項目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系統工程,也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民心工程。

隴東區域醫療中心、隴東風情園等項目加快推進;西合、東繞城兩條一級公路正式開工;慶陽市區應急水源主體工程建成通水運行;北部門戶區基礎設施改造等一系列重點公共設施、公共服務項目建成并交付使用,新老城區多條長期影響民眾通行和制約城市發展的“斷頭路”已經打通,城區新增綠地面積346畝,100座高標準公廁、20座水平式垃圾壓縮站建設改造全面完成……

作為陜甘寧毗鄰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的主陣地和主戰場,西峰區以改為主、以拆為輔、“留改拆”并舉的原則,啟動實施了秦霸嶺市場、西郊蔬菜市場2個片區改造更新項目,推進對老城區破舊建筑以及公共設施老化等問題的整改。持續開展“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動,開展“一難兩亂”專項整治,集中開展戶外廣告治理、門頭店招提質改造、架空線纜清理整治、規范市政工程施工圍擋,常態化抓好拆違治亂等工作,為居民提供干凈、整潔、有序、舒心的生活環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