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快報:聚焦主業 砥礪奮進——甘肅省地震局十年防震減災工作綜述

聚焦主業砥礪奮進

——甘肅省地震局十年防震減災工作綜述

地震業務信息可視化建設。


(資料圖)

祁連山主動源試驗場。

高婷倪俊鵬

十年奮斗歷歷在目,十年腳步扎實留痕。

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肅省地震局聚焦主業、砥礪奮進、立足實際、科學統籌,全力推動地震監測預報、震害防御、科技創新、應急響應、公共服務等領域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防震減災事業與我省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全面提升了我省全社會抵御地震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

地震監測預測預警能力穩步提升。十年來,全省地震監測臺網密度進一步提高,布局更加合理,臺站觀測環境和條件進一步改善,全省多數地區地震監測能力達到1.2級,邊緣及鄰近區域監測能力可達1.8級。省內地震自動速報時間縮短至2分鐘以內,正式速報時間可控制在12分鐘以內。全省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即將建成,將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震情跟蹤與地震預測工作體系,地震預測的科學性和震情服務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當前,以省地震臺為創新主力軍、以3個重大科技業務單位為前沿研究支撐、以多個高水平研究院為技術供給平臺的“1+3+N”新型地震預報工作機制和業務創新體系構建工作順利推進。地震預警信息發布應用將拓寬至高鐵、核設施、水庫、航天基地等行業,并針對不同類型用戶,開展預警信息應用培訓,提升預警信息使用效果。

地震災害風險防范能力不斷增強。十年來,甘肅省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評價法制化、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提升,重大工程和城市新建工程抗震設防率基本達到100%。全面實施第五代全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在武威市、嘉峪關市和蘭州新區等多個城市開展活動斷層探測或地震小區劃。地震災害風險普查試點和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持續推進。全社會共同防范化解地震災害風險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地震應急響應能力顯著提升。十年來,全省地震應急預案體系更加完備,應急協調機制運行更加順暢,救災物資儲備保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專業和志愿者救援隊伍進一步發展壯大,專業救援能力持續提升,地震應急技術平臺和基礎數據庫系統功能更加完善,地震災害損失預評估工作基礎更加夯實,災害損失預評估結果更加精細。有效應對了四川九寨溝7.0級、青海門源6.4級和甘肅夏河5.7級等地震。

防震減災公共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十年來,省地震局積極推進“放管服”改革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及時更新權責清單,優化辦事服務流程,規范從業行為,先后公布實施了新修訂的《甘肅省防震減災條例》和《甘肅省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條例》,加強地震預警和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制訂了防震減災公共服務清單,不斷豐富防震減災公共服務產品。成立了省市兩級防震減災科普創作和科學傳播師團隊,全面開展地震科普、應急演練、逃生體驗等宣傳工作。構建防震減災融媒體矩陣,防震減災知識普及面不斷拓展,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不斷提升。

地震科技支撐能力持續提高。十年來,省地震局取得了一批高水平防震減災科技創新成果,被廣泛應用于地震預測預報、城鄉抗震設防、災后恢復重建、次生災害防范等領域。整合資源,組建了甘肅省自然災害應急技術研究院,開展自然災害應急創新技術研究和技術服務。建成以祁連山、劉家峽主動源重復探測系統為代表的一批重要科研基礎平臺。開展具有區域特色的防震減災科學技術研究,一個協作、開放、可持續的地震科技創新環境初步形成。

潮涌催人進,風正好揚帆。甘肅省地震局回溯既往,系統總結發展經驗;立足當下,落實應急管理改革部署;放眼長遠,科學謀劃新形勢下防震減災工作。全局干部職工將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開啟甘肅省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新局面,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