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訊!甘肅省印發《規劃》 推進礦業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

中國甘肅網9月19日訊(本網記者張玉芳)為切實提高我省礦產資源的安全保障能力,促進礦業高質量發展,近日,省政府印發《甘肅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開發有序、生態友好、管控有效、保障有力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新局面,礦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規劃》提出,推進礦產資源區域協調發展。在河西礦業經濟協調發展區,加強煤、鐵、銅、鎳、鈷、金、錳、釩、晶質石墨、螢石、凹凸棒石粘土、飾面用石材等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在中部礦業經濟轉型示范區,加強煤、銅、鉛鋅、金、陶瓷土、水泥用灰巖、冶金用石英巖、建筑用石料等優勢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在隴東能源清潔生產引領區,加快靈臺、寧正、沙井子等礦區資源開發,打造以石化、煤電一體化為核心的隴東產業集群;在南部金屬產業高效發展區,進一步發揮甘南地區金資源優勢,推進金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繼續加大隴南、天水、定西金銻鉛鋅等金屬礦產勘查開發力度,推進礦產資源高效利用。

加大礦產資源勘查力度。持續加大河西地區煤炭資源勘查力度,開展隴東地區煤層氣勘查試點。開展蘭州—臨夏、張掖—民樂等盆地地熱、氦氣資源勘查,查清成藏條件、資源潛力,優選有利開采地段,探明地熱田,為旅游和清潔供暖提供保障。開展天然礦泉水資源勘查,助推經濟社會發展。開展靖遠煤炭、窯街煤炭、肅南鏡鐵山鐵、金昌銅鎳、白銀銅、合作早子溝金、成縣廠壩鉛鋅、西和崖灣銻等礦區深部和外圍找礦勘查,通過攻深找盲、探邊摸底,增加資源儲量,延長礦山服務年限,為礦山中長期發展提供資源保障。

推進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加快煤炭資源轉化和綠色開發,2025年煤炭開采量達到7000萬噸。推進寧正、靈臺、甜水堡、沙井子等礦區開發利用,加快吐魯、紅沙崗、東水泉、郭家臺—白巖子等礦區開發進度,提高河西、中部地區煤炭資源保障能力。推廣地熱能開發利用,拓展蘭州、張掖等地區地熱資源利用領域,推進地熱能分區分類利用和井下換熱技術應用。提高黃金資源開發水平,建設一批大中型礦山,2025年金礦開采總量力爭達到13噸(金屬量)以上。加大優勢非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力度。對于石英巖、石灰巖、石膏、重晶石、凹凸棒石粘土、陶瓷土、飾面用石材等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非金屬礦產,鼓勵規模化、集約化開發。

《規劃》明確,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原則上禁止不符合管控要求的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禁止開采藍石棉、可耕地的磚瓦用粘土等礦產。不再新建汞礦山,禁止開采新的原生汞礦,逐步停止汞礦開采。禁止開采砷和放射性等有毒有害物質超過規定標準的煤炭項目。限制開采濕地泥炭以及砂金、砂鐵等重砂礦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