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消息!【甘快看】瞰縣域丨甘肅酒泉肅州區:草畜產業激活鄉村振興“綠色引擎”

央廣網蘭州9月14日消息(見習記者李紅軍通訊員孫艷李建平妥靜)初秋的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無盡田野上一片片紫花苜蓿散發著濃郁的青草芳香,一輛輛自走式飼草收割機來回奔走,一排排苜蓿整齊倒向一側;寬敞明亮的牛舍里,一頭頭膘肥體壯的肉牛閑庭信步,“哞哞”聲不絕于耳……


(資料圖)

近年來,肅州區大力推動草畜產業向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升級,肅州區“畜”勢騰飛,“牧”歌歡唱,激活了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

創響優質畜草“草牌子”

地處北緯39度“黃金帶”的肅州區上壩鎮,干燥少雨日照時間長,這里生長的苜蓿干草粗蛋白含量高達18%至22%,相對飼用價值在135%至180%之間,飼草產品質量達到國內一流水準,是牛羊生長最好的營養品。上壩鎮依托區位優勢,把牧草產業作為興業帶富工程以及優化調整農業結構的主導產業,深挖發展潛力,經過不懈努力,實現了種植規?;?、發展產業化、品質品牌化。

酒泉大業牧草飼料有限責任公司基地部負責人劉玉澤說:“苜蓿種一次可以收5-7年,每年可收3茬,種植只需按時澆水,剩下的就是晾曬和收錢,不僅經濟價值高,也方便省事,市場行情穩定。”今年,上壩鎮牧草種植面積達到0.9萬畝,牧草年產量達到1萬噸,產值2300萬元以上,直接經濟效益達1300萬元以上,牧草產業已成為上壩鎮優勢產業之一。

酒泉盛興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養殖場(央廣網發肅州區委宣傳部供圖)

按照全產業鏈發展思路,肅州區加快培育牧草收儲、加工和飼料加工生產企業,不斷延伸牧草產業鏈條。目前,全區人工牧草種植面積27萬畝,年鮮草產量120萬噸,紫花苜蓿種植面積達12萬畝,其中千畝以上苜蓿種植片區20個、萬畝以上1個;先后培育建成牧草種植基地6個,專業合作社10家,種植大戶50戶;建成大業草業等萬噸牧草加工企業3家,年生產草顆粒、草粉、草捆等草產品10萬噸,初步形成了以合作社、小農場為主的連片規模種植經營格局。

在牧草種業基地建設上,建成大業種業等牧草種子生產企業3家,種子生產基地1.2萬畝,培育中苜1號、甘農3號、甘農9號、公農1號等牧草品種10個,草種單產水平達60-120公斤/畝,年產草種500噸,初步建立了具有一定規模的種子生產基地。同時,大力推廣秸稈加酶青貯技術,落實青貯玉米種植面積4.4萬畝,全區年青貯飼草達到40萬噸以上,秸稈飼草綜合利用83萬噸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9%,秸稈飼料化利用示范點累計達到175個以上。

鼓起特色養殖“錢袋子”

“我的牛舍里有50多頭牛,長得可好了,一天能吃500多公斤草料。這些牛再過一段時間就能賣給大型養殖場,算下來今年大概能賺8萬元錢?!泵C州區豐樂鎮二壩村4組的楊國貴站在自家牛舍前說。

在豐樂鎮,像楊國貴這樣的養殖戶有43戶,養殖業逐漸成為豐樂鎮農民致富的新渠道。“豐樂鎮除制種外,還適合發展草畜業,全鎮多數農戶都在發展養殖業。楊國貴還種了近10畝苜蓿和30畝大田玉米,基本實現了畜禽養殖的草料自給自足?!必S樂鎮副鎮長張樂說。

今年以來,肅州區堅持以“綠色畜牧業發展示范區”為目標,大力推進畜禽標準化養殖場創建活動,不斷強化標準化養殖產業園的技術指導服務和管護力度,指導園區規范運行,全區新建標準化規模養殖示范場10個,建成萬頭豬場4個、千頭豬場2個,萬只羊場1個、千只羊場5個,千頭牛場1個、百頭牛場6個,新增規模養殖戶201戶。今年上半年,肅州區畜禽飼養量增幅明顯,畜禽飼養總量達到773萬頭(只),同比增長25.78%,出欄362.65萬頭只,同比增長34.45%。

叫響一個農業品牌,帶動一方產業發展,才能真正實現鄉村振興。特色養殖業附加值高、經濟效益明顯,對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義。

肅州區東洞鎮興盛鹿業養殖的梅花鹿(央廣網發肅州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肅州區東洞鎮,有一家梅花鹿養殖與產品加工企業——酒泉市興盛鹿業發展有限公司?!霸谶@里搞養殖,既能解決草料成本過高的問題,也可以增加周邊農民收入,一舉兩得?!本迫信d盛鹿業負責人梁春光說。

今年以來,肅州區東洞鎮按照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分步實施的要求,投資8000余萬元,建成集肉羊、肉牛、梅花鹿擴繁、育肥、銷售為一體的養殖產業基地。目前,引進養殖企業12家,建成標準化養殖圈舍83棟,年飼養肉羊23500只、肉牛4100頭、生豬6300只、梅花鹿500只。

構筑循環發展“綠鏈子”

金秋時節,在總寨鎮店閘村的農田里,6000畝“糧改飼”青貯玉米迎風搖擺,青貯玉米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近年來,總寨鎮依托養殖產業優勢,堅持高產、優質、高效的現代畜牧業生產方向,突出區域化布局,積極構建以綠色畜禽飼料為主的綠色生態種養循環產業體系,以集中流轉6000畝土地建成的“糧改飼”青貯玉米種植基地為中心,大力發展飼草產業,構建種養結合、高效循環的現代草畜產業生產經營體系,為建成2萬畝高蛋白飼用玉米基地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帶動全鎮畜禽飼養量穩定保持在80萬頭只以上。

店閘村黨支部發揮引領帶動作用,依托“糧改飼”項目,由村辦合作社通過“土地銀行”發展新模式,流轉農戶土地1000畝,采取“全程托管”種植,最大限度降低種植成本?!敖衲甑那噘A玉米預計每畝產量能達到5噸,畝產值2000余元,除去生產成本,1000畝地今年可以增加村集體收入10萬元以上?!钡觊l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馮雪明說。

肅州區標準化肉羊養殖場(央廣網發肅州區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肅州區依托戈壁生態優質牛羊肉品牌,全面啟動綠色有機牛羊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推廣工作,開展綠色有機肉牛肉羊生產基地認證,確定綠色有機牛羊標準化生產示范點3個,創建“鴻澤源”“隴·百草牛”“隴·百草羊”畜產品品牌3個,引導養殖加工企業拓展外銷市場,完成肉羊供銷訂單20000只;新增牧草種植面積2萬畝,青貯玉米面積9萬畝,創建秸稈飼料化利用示范點150個;示范推廣鹽堿水綠色養殖、魚菜共生生態種養、養殖尾水治理、水產養殖用藥減量等6項符合水產綠色健康養殖發展要求的技術模式,建立水產綠色健康養殖示范點5個,引進推廣長豐鯽、福瑞鯉、加州鱸魚等漁業新品種210萬尾。

“下一步,我們將大力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緊緊圍繞畜禽規模養殖廢棄物減量化控制、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等重點目標,積極推廣適合本地資源環境條件、符合現代畜牧業發展方向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實用技術、設施設備、工藝流程和養殖模式,力爭規?;笄蒺B殖廢棄物利用率達到85.5%以上。”肅州區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負責人倪長生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