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資訊:【隴上人物】呂光


(資料圖片)

【隴上人物】

呂光

呂光(公元337年—399年),字世明,略陽郡臨渭縣(今甘肅省秦安縣)人,氐族,前秦著名將領(lǐng)。十六國時期軍事家,后涼開國君主。

呂光出身于略陽氐酋世家,自幼就不愛讀書,只愛田獵武事,成年后性情沉穩(wěn)持重,寬厚有大量,喜怒不形于色。前秦永興元年(公元357年),苻堅稱大秦天王,重用王猛等重臣。當時,呂光的才能并沒有得到重視,只有王猛認為他有過人之才,因而對他頗為賞識。他20歲時就當上了美陽(今陜西武功縣北)縣令,深得治下百姓愛戴。之后被封為鷹揚將軍,多次跟隨王猛征討,屢建奇功,威名大著,又被封為步兵校尉、都亭侯。后又隨北海公苻重鎮(zhèn)守洛陽,擔任其幕府長史。公元378年,苻重在洛陽叛亂。苻堅認為呂光忠誠正直,必不會參與謀反,于是命呂光收捕苻重。呂光果然從命,將苻重以檻車押送回長安。不久,呂光回朝擔任太子右率帥,深得苻堅敬重。公元380年,行唐公苻洛在幽州和龍叛亂。苻堅勸降苻洛失敗后,命令呂光與左將軍竇沖率軍平叛。呂光等在中山以四萬之眾大破十萬叛軍,生擒苻洛,送往長安。不久,呂光便升任驍騎將軍。

東晉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苻堅出師伐晉,任命呂光為持節(jié)都督,率兵7萬,出關(guān)征討西域。西域的焉耆國及其附屬諸國紛紛請降,但鄰近的龜茲國則與其附屬諸國據(jù)城抵抗。于是,呂光將大軍集合于延城南,每隔五里設一營寨,挖深溝,筑高壘,指揮軍隊攻城。他還給木人披上衣甲,列于壘上,作為疑兵以迷惑龜茲軍。龜茲王帛純將城外百姓全部遷入城中,倚仗堅城抵抗秦軍。呂光于是集結(jié)各營兵力,操練勾鎖戰(zhàn)法,并以精騎作為游軍,隨時補充各處缺口。在城西大戰(zhàn),呂光大敗西域聯(lián)軍,斬首萬余級,逼得帛純連夜棄城出逃,遂入居延城。龜茲是西域大國,如今被秦軍征服,西域大震,呂光也威名遠揚。

秦軍占據(jù)龜茲后,士卒皆沉迷于奢侈浮華的生活。呂光也有割據(jù)西域之意。他為了安撫龜茲,冊立帛純之弟帛震為龜茲國王。西域高僧鳩摩羅什當時正在呂光軍中,認為西域乃是“兇亡之地”,不宜久留,建議呂光東還。于是,呂光于公元385年三月引軍東歸。呂光軍到達玉門時,涼州刺史梁熙派兒子率兵在酒泉堵截呂光,結(jié)果被呂光軍大敗而歸。敦煌太守姚靜、晉昌太守李純也先后向呂光投降。不久,呂光入主姑臧,自任涼州刺史、護羌校尉。

隨后,主簿尉佑允吾反叛。太初元年(公元386年)二月,魏安人焦松、齊肅、張濟等人聚集數(shù)千人,在揟次迎立張大豫為首領(lǐng),攻陷呂光的昌松郡。呂光率軍出擊,將他們打敗。之后不久,呂光得知苻堅被姚萇所殺,憤怒哀嚎,下令三軍縞素服喪,謚苻堅為文昭皇帝。十月,呂光宣告大赦天下,自稱使持節(jié)、侍中、中外大都督、督隴右河西諸軍事、大將軍、鄰護匈奴中郎將、涼州牧、酒泉公等,平定張掖、酒泉等地,統(tǒng)一河西,建都姑臧,建年號為太安。公元389年二月,呂光自稱三河王,大赦天下,改元麟嘉,設置百官,改元龍飛,史稱后涼。呂光在位10年,卒年62歲。(本文編輯綜合整理)

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wǎng)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guān)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